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 512-2016)考核试题
姓名: 科室: 岗位: 成绩:
一、单选题 (共20题 每题 3分)
1. 清洁与消毒应遵循的原则及采取的清洁方式是 ( B )
A、先清洁再消毒、干式卫生
B、先清洁再消毒、湿式卫生
C、先消毒再清洁、干式卫生
D、先消毒再清洁、湿式卫生
2. 以下哪项不是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核心措施(D )
A、严格执行手卫生
B、加强环境物表的清洁消毒
C、患者单间隔离或床旁隔离
D、加强空气消毒
3. 地面等处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清理 ( C )
A、直接使用拖把清理掉
B、消毒液倒在表面
C、覆盖消毒(蘸有消毒液的布类或纸巾覆盖)30分钟后清理
D、以上方法都不对
4.使用中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 (B )
A、90 uw/cm2 B、70 uw/cm2 C、80 uw/cm2 D、60 uw/cm2
5. 手卫生是什么的总称 ( D )
A、洗手 B、卫生手消毒 C、外科手消毒 D、以上三项
6.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 C )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7.使用G-I型消毒剂浓度试纸测试使用中的含氯消毒剂浓度应 ( A )
A、每日监测 B、每周监测一次 C、每周监测二次
D、每月监测一次
8. 下列哪个属于潜在污染区(A)
A 护士站 B 处置室 C 医务人员值班室 D 配餐间
9.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体温计用()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C)
A 250 B 500 C 1000 D 2000
10. 呼吸道传播疾病的消毒要求中,以下哪项是错的?(A)
A. 听诊器、血压计等仪器、设备可共用,无需消毒
B. 压舌板应使用一次性压舌板,不得重复使用
C. 各区域抹布及拖把应分开使用,并进行消毒处理
D. 病人转科或出院后需要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1.隔离区物表消毒使用的含氯消毒剂浓度为( B )。
A.500mg/L B.1000mg/L C.2000mg/L D.3000mg/L
12.下面哪个区域不属于医院中风险区域(D )
A、普通住院病房 B、门诊科室 C、功能检查室 D、内镜室
13.清洁与消毒原则哪项不准确( C )
A、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
B、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C、可使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消毒
D、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
14.改善普通患者病房的空气质量首选下列哪项:( A )
A.开窗通风 B.紫外线灯消毒 C.空气消毒机 D.机械通风
15.蓝色为哪一种传播的隔离标识颜色( A )
A.接触 B.空气 C.飞沫 D.严密隔离
16.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卫生审核方法哪项正确( D )
A、目测法 B、化学法 C、微生物法 D、以上都是
17.实施清洁与消毒时的管理要求哪项不正确( D )
A、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按标准做好个人防护,
B、用于保护的覆盖物应一用一更换
C、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D、诊疗过程中发生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在诊疗结束后进行清洁与消毒
18.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A )
A.医用防护口罩 B.外科口罩 C.纱布口罩 D.一次性使用口罩
19. 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何处理( A )
A .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B .没有血渍不用消毒液擦拭
C .仅用清水擦拭
D.没必要处理
20. 个人防护用品包括(D)
A 一次性外科口罩 B 隔离衣、橡胶手套 C 防护服、面屏
D 以上都是
二、多选题 (共10题 每题2分)
1.清洁与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是( ABCDE )
A.由上而下
B.由里到外
C.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
D.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E.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
2. 医疗机构高风险区域包括(ABCD )
A.感染性疾病科 B.手术室 C.早产儿室 D.重症监护室 E.功能检查室
3.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主要是 ( ABCD )
A、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B、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C、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D、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4.不同等级的风险区域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哪些是正确的( ABCD )
A、低度风险区域清洁级
B、中度风险区域卫生级
C、高度风险区域消毒级
D、清洁消毒的方式采取湿式清洁消毒
E、被体液、分泌物污染的环境表面可先消毒再清洁
5.清洁工具的管理要求哪些是正确的(ABCD )
A、应设有专门的工具清洗处理房间
B、清洁工具的数量应满足病区和科室需求
C、使用后及时清洁与消毒
D、应干燥保存
6.下列哪些情况应强化清洁与消毒(ABCDE )
A、发生感染爆发时
B、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时
C、应严格落实隔离措施
D、对原因不明的病原体感染,应落实标准防护
E、强化清洁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
7.应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以下哪些措施,标识正确、醒目(ABC )
A.接触隔离 B.飞沫隔离 C.空气隔离 D.临时隔离
8. 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何处理( AD )
A .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B .没有血渍不用消毒液擦拭
C .仅用清水擦拭
D. 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E .没必要处理
9.什么情况下必须先用流动水冲净双手,然后再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ABC )
A.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时
B.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
C.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时
D.为病人进行身体检查前
E.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
10.下面哪些是高频接触表面( 全 )
A、床栏 B、床边桌 C、呼叫按钮 D、监护仪 E、床帘
三 判断题 (共10题 每题2分)
1. 洗手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 [√]
2. 洗手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
3. 应遵循先消毒再清洁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
4. 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
5. 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使用中清洁剂或消毒剂内 [√]
6.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并入生活垃圾中。[×]
7. 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立即擦拭消毒。[×]
8. 凡开展侵入性操作、吸痰等高度危险诊疗活动结束后,应立即进行环境清洁与消毒[√]
9. 患者自行用于按压止血而未收集于医疗废物容器中的棉签必须要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10. 隔离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医疗废物包装袋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