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HELLO,小伙伴们,又见面了。 不知道各位感控人最近有没有一丝丝焦虑与困惑?感觉我们越来越边缘化、越来越无力与无奈,在与各位南北方的同道聊天中,发现大家无不例外透露着这样的感觉,看似每天都在忙碌却不知道忙碌的意义。有人说:“忙碌是为了服务临床。”“忙碌是为了解决临床困难?”“忙碌是提高医疗安全”。 那么我想问你两个问题,你累么?工作有成就感么? 累是因为失去了掌控感。 年龄跟体力永远都不是累的根源,正如最近这些年,美国政坛上,活跃着一群耄耋老人,78岁高龄的特朗普仍然充满活力,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掌控感。 掌控感,是精神头和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没有掌控感的人,难免会不由自主的感到疲惫、焦虑,也是内耗的根源,想一想为什么驴拉磨的时候要蒙起来眼睛吧。 那么思考一下感控工作为什么会失去掌控感,是复杂的原因导致一些临床问题无法解决?是我们费尽口舌临床无动于衷?还是你以为大家对你应该非常重视事实却不是如此? 其实原因也非常简单,美好愿景与现实的冲突,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大家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由于角度不同,做出的评判一定是不同的。有些时候我们是不是太过于心急:临床流程不合理必须马上整改,恨不得明天就整改到位;一个护士离开病房没洗手,恨不得马上叫过来训一顿;出现院感病例恨不得马上找到原因与结果。在急的同时却疏忽了我们自身的能力培养,进而出现了一种“我说话你不听”的无力感与“累”。 事缓则圆、人缓则安。希望我们放慢脚步,遇到事情多分析其中的根因与原由,从小事做起提高掌控感。 工作没有成就感不怨你 医生:一次惊心动魄的手术、一次复杂病例的诊治,一个患者病情逐渐变好,这些事情都会让医生充满成就感。 护士:为血管条件不好老人的一次静脉注射、患者家属的一声真挚感谢、一次熟练的PICC置管,这些也会让护理工作充满成就感。 那么感控工作的成就感从何而来?各位感控人一定感同身受疫情时期我们前赴后继保卫医疗队安全,虽苦虽累但所有人充满了成就感。如今的工作成就感来自于一次病例的判定?一次临床的认可?一次领导的鼓励? 我想都不是,感控工作十分复杂且系统,包含了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管理学、工程学甚至是心理学等等,工作细节也很难用一两句话说的清楚,更别说量化工作体量与成果了。而且许多感控措施的制定不是短期可以体现效果的,各种感染率深受其他复杂的因素影响。 但归根结底,医院感染控制是一个以预防为核心的工作领域。大部分工作成果体现在感染事件没有发生或者感染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感控工作不像临床治疗那样直接面对患者,通过手术或者药物治疗让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你更多的是在幕后,通过制定政策、培训医护人员、监督流程等方式来保障医疗安全。 问题就出在了疫情之后,很多感控人包括我自己都没有学会自洽!其实,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如何自洽,我们需要重塑对工作价值的认知,挖掘预防感染和幕后工作的意义;建立合理评估体系,解析感染率影响因素并肯定自身努力,关注长期效益中的点滴进步;面对资源不足,转化为奋斗动力,针对沟通协作障碍,将其变为共赢机遇,积极化解以收获成就感。 一句话那就是,告别内耗,干就完了。 但同时我认为,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感控学科定位与前景仍不明朗,有多少地区感控人晋升通道仍不明朗,考聘机制仍不明确,在这样的体制下感控工作能留住多少人才?虽然说出来心酸,但是不得不否认至少目前感控还没有成为一门学科,而且还差得很远。 所以,没有成就感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自洽,同时也需要外界大环境的保障。 写在最后 前几天看到一位同道将感控工作比喻成“赵氏孤儿”,心酸中透露着无奈。 总结过往,我们的焦虑与困惑源于多方面,从工作中的无力感,到成就感的缺失,再到学科定位不明、晋升通道模糊等体制问题。但我们不能只陷在这些难题里,不做纠结的人,把握能做的事情无愧于心。 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事缓则圆,在复杂的感控工作中多分析,提升掌控感。我们希望有关专家推动外界大环境改变,让感控学科真正立起来,明确晋升和考聘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 最后用一句诗结束今天的杂谈: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颠。若是命中无此运,孤身亦可登昆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