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SIFIC自媒体矩阵
›
见稿作品
›
【感染科普笔记-2024-7-23】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 ...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55
|
回复:
1
[感控科普]
【感染科普笔记-2024-7-23】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
[复制链接]
nionline
nionline
当前离线
积分
2351
发表于 2024-7-23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讲者丨陈向阳(郑州人民医院)
整理丨冯佩青(青岛市黄岛区中心医院)
审核丨蓝雪0816来源丨郑州市院感质控中心
正确的标本采集和及时送检是保证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关键,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其目的是要捕捉到与感染相关的病原微生物并保持其活性,同时尽可能减少其它与感染无关细菌的干扰。医院感染控制与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中标本的正确采集是密不可分的。微生物实验室只有接收到合格的标本,后期进行的一系列检测才有临床意义,才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有效的诊断依据。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
一、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的基本原则
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做病原学检查,尽早采集;
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前采集标本,早期采集;
采集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标本被污染,包括执行手卫生、使用无菌容器;
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不得使用消毒剂消毒;
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标本的来源决定致病菌的重点筛查方向、标本的处理流程;
采样后立即送检;
做好个人防护,注意生物安全。
二、如何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提高细菌阳性率的重点是规范的标本采集、转运及保存。
把握标本采集时机,注意采集时间;
规范标本采集方法,不同标本采集与运送方法不同;
关注标本的质与量,标本要合格,数量要足够;
标本的运送与保存,标本要立即送实验室,不能立即送实验室的标本要妥善保存;
实验室要建立标本质量管理要求,制订拒收标准,建立退检机制,通过镜检筛选出合格的标本,不合格的标本需退回重新采集送检;
高质量、多种分离培养基与细菌培养种类有关。不同种类的细菌生长环境所需要的培养基种类不同;
培养环境是接种后将培养基放入培养的环境。分需氧环境、二氧化碳环境、厌氧环境三种。
三、标本的处理
对环境敏感的细菌,比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应保温并及时送检,不得冷藏存放;
厌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厌氧瓶内运送;
采集标本后最好在2h内送检,若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应置于一定环境中保存,如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心包液、痰液、尿液等标本应放在4℃环境中,脑脊液等则要在25℃环境中保存。
四、有价值的细菌学检测项目(一)血培养:血培养是进行血流感染诊断的最佳手段,是血流感染诊断的金标准1.目前血培养存在的问题:采血时机不合适、采血套数不够、采血量不足、只做需氧培养而不同时做厌氧培养、采血前或采血时正在使用抗生素治疗。
2.血培养指征(WS/T503-2017):入院的危重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集血培养的重要指征:⑴发热(≥38℃)或低温(≤36℃);⑵寒战;⑶白细胞增多(计数>10.0×109/L,特别有“核左移”)或减少(<4.0×109/L);⑷呼吸频率>20次/min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2mmHg;⑸心率>90次/min;⑹皮肤黏膜出血;⑺昏迷;⑻多器官功能障碍;⑼血压降低;⑽炎症反应参数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1,3-β-D-葡聚糖(G试验)升高等。
3.采血时机即采集血培养标本的最佳时间⑴尽可能在患者开始发热或寒战时采血,如果患者的发热有一定的规律,在发热前半个小时采集,阳性检出率高。⑵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前采血,感染患者入院后先采集培养标本,再使用抗生素治疗。⑶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即抗生素浓度最低的时候采集。
4.采血部位⑴通常采血部位为肘静脉;⑵疑似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⑶对疑为细菌性骨髓炎或伤寒患者,在病灶或者髂前(后)上棘处严格消毒后抽取骨髓1~3ml作增菌培养;常规的血培养不宜从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装置中采集,检出污染菌或定植菌的可能性较大,除非怀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要参照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采血方法。
5.采血套数及部位⑴成人“一套”血培养应该包括需氧瓶和厌氧瓶各一瓶;⑵一个穿刺点采血算“一套”,采集第二套时应从另一个穿刺点获得;⑶儿童一般只需做需氧培养,儿童血流感染,一般都是需氧菌感染,若患儿有厌氧菌感染风险时,可增加厌氧培养;⑷每位患者每次采血最少2套,3套最好,采集2套血培养阳性检出率约为94%,3套血培养的阳性检出率为96%,目前多数医院常规执行2套,2~3套有利于污染的判断;⑸初发患者,绝不能只采1套血培养标本,采集1套无法判断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⑹多个穿刺部位采血,因多部位同时发生污染的几率较小,便于对结果进行判断。
6.血标本采集间隔时间即血培养次数和采血时间⑴只要怀疑血液细菌感染,应立即采集,必须采集2套标本;⑵血培养应该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进行,1h内采集2~3次血培养;⑶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采集血液,或于寒战或发烧后1h进行;⑷入院前两周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连续3天,每天采2份;⑸可疑细菌性心内膜炎,在1~2h内采集3份血标本,如果24h后阴性,再采集3份以上标本,因为心内膜炎的细菌量是播散性的,中间间隔一段时间可以增加阳性率。
7.采集血液量⑴采血量是影响灵敏度的最关键因素,血培养物每增加一毫升,真性菌血症成人微生物检出率增加3%;但是也并非越多越好,超过一定数量的采集量会稀释培养瓶内的肉汤,使肉汤无法有效中和血液中的抑制物资质(补体、抗体、抗生素),血液与肉汤的最佳比例为1:5~1:10;⑵成人一套标本2个培养瓶(需氧+厌氧),每瓶8~10ml,最少不低于5ml;要求至少采两套血培养送检,即40ml;⑶儿童一般只需采集需氧瓶,在保证采集血量<1%总血量下,一般为1~5ml,新生儿0.5ml;⑷采血量不足时应优先保证需氧瓶,因临床90%以上的感染为需氧菌或兼性需氧菌感染。
8.血液标本的采集顺序血培养对无菌操作的要求比生化、凝血等标本高,所以最先采集血培养标本,且行标要求血培养污染率<3%。
9.皮肤及培养瓶的消毒消毒的重点是足够量的消毒剂⑴皮肤消毒程序,严格执行以下三步法①75%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30秒以上;②1%~2%碘酊作用60秒或10%碘伏60~90秒,从穿刺点向外划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3cm以上;③75%酒精脱碘,碘过敏的患者,用75%酒精消毒60秒,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CLSI用70%异丙醇。
⑵培养瓶的消毒程序①去掉培养瓶口的塑料瓶盖;②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60秒;③自然待干;④真空负压采血,采血瓶内处于负压状态;⑤颠倒混匀标本与肉汤,以避免血液凝集,造成假阳性。
10.血培养瓶的储存温度不需冷藏,更不能冷冻,保存在15~25℃的室温即可,温度过低会导致对温度敏感的奈瑟氏菌等死亡。
11.血培养的送检采集后的血培养瓶未能及时送检,存在室温即可,不能冷藏也不能放入35℃温箱,但仍需尽快送检。冷藏可能导致对温度敏感细菌的死亡,温箱会导致细菌进入生长对数期,错过检测的最佳时期。
12.血培养标本的拒收条件(1)瓶子上贴的标签错误或无标签;(2)血培养瓶打破、损坏或渗漏;(3)血液凝固。
13.血液中常见的病原体
革兰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
革兰阴性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卡他布兰汉菌等;
革兰阳性杆菌:结核分枝杆菌、产单核李斯特菌、阴道加特纳菌;
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肠杆菌等;
真菌:曲霉菌、念珠菌等;
厌氧菌:产气荚膜梭菌等。
14.血培养排名前10位的临床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白念珠菌、草绿色链球菌、阴沟肠杆菌。
(二)脑脊液标本采集1.标本采集⑴一般通过腰椎穿刺术获得,患者应先禁食,无菌操作,在患者第3和第4腰椎间或稍低处穿刺取得;儿童则于第4和第5腰椎间穿刺,注入血培养瓶。特殊情况可采用小脑延髓池或脑室穿刺术;⑵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一般不超过1h;⑶腰穿法无菌取脑脊液1~3ml,直接注入血培养瓶中,培养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苛养菌时,应将标本置于35℃条件下保温送检,不可置冰箱保存;⑷脑脊液培养的患者,建议同时做血培养。
2.脑脊液中常见病原体有新型隐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3.临床意义⑴细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类型,其中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为常见,有的呈爆发型,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多发年龄在5~29岁,冬春季多发,可用青霉素、磺胺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最常见,近几年呈回升趋势,为防治重点。
⑵真菌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最常见于隐球菌脑膜炎,其他的真菌性脑膜炎如白假丝酵母菌、球孢子菌性脑膜炎日渐增多,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和恶性疾病患者易并发,如AIDS、恶性肿瘤、严重糖尿病、SLE等患者易发生。
⑶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为患者和家禽、家畜、野生动物,蚊虫为传播媒介,经蚊虫叮咬、吸血而传播,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人无症状而成为隐性感染,但可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见,少数患者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可留有后遗症。
⑷肠道病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危害性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除原有脊髓灰质炎常见外,还可见多种病毒引起脑膜炎或脑炎,还不断发现新的肠道病毒(新肠道病毒68~71型)引起脑膜炎及脑炎。
(三)脓液标本1.标本采集⑴标本准备①物品准备:拿检验条码单领取无菌试管或拭子。②脓性标本用针和注射器抽吸采集,可以避免污染,如果没有得到抽吸物,也可以用无菌拭子在伤口深部采集渗出物。③脓肿标本以无菌注射器抽取为好,也可由排液法取得。④厌氧菌感染的脓液常有腐臭味,采集后直接注入厌氧瓶中,避免接触空气、被正常菌群污染。⑤开放脓肿: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洗病灶表面,用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拭子采集脓液和病灶深部的分泌物,置无菌试管内送检,只取化脓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的脓汁,因为脓汁中心的细菌大部分已死亡,交界处的活菌较多,会提高阳性率,开放病灶不能做厌氧培养。⑥闭锁脓肿:采集前先用2.5~3%的碘酊和75%的酒精消毒脓肿表面皮肤,用注射器将脓肿内容物吸出后放入无菌容器内,不建议用注射器直接送检;如果检测厌氧菌时,可以直接使用注射器送检,也可于切开排脓时用无菌拭子采样。⑦烧伤伤口:清创,出现渗出液后以拭子用力采集病灶基底部或边缘的标本,仅作需氧培养,也可送检活检组织标本。⑧脓疱或水疱:酒精消毒后待干,小号针头挑破脓疱,拭子采集脓疱液和基底部标本。
2.脓性标本采集注意事项⑴禁止在给患者伤口换药时,在换下的旧敷料上蘸取标本或直接把敷料剪下一块送检。⑵尽量取化脓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脓汁,因为脓汁中心的细菌大部分已经死亡,交界处活菌较多,提高检出率。⑶除非有渗出物,干燥、结痂伤口一般不做培养。⑷烧伤伤口应在广泛清洗和清创术后采集培养,建议取活检标本,伤口表面分泌物培养不一定有意义。⑸代表性的标本应采自病灶活动区域或基底部而不仅仅是脓液。
3.脓液中常见病原体⑴革兰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消化链球菌、四联球菌。⑵革兰阳性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炭疽芽孢杆菌。⑶革兰阴性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卡他布兰汉菌。⑷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拟杆菌、梭杆菌。其他革兰阳性菌:放线菌(衣氏放线菌、诺卡菌)。
(四)痰及下呼吸道标本1.标本采集⑴自然咳痰法①以晨痰为佳,咳痰前先用清水、冷开水反复漱口,然后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将痰液直接吐入无菌、清洁、干燥、不渗漏、不吸水的广口带盖的容器中,标本量应≥1ml,尽可能在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②痰量少或无痰者可采用雾化吸入45℃的10%NaCL水溶液,使痰易于排出。③对难以自然咳痰患者可用无菌吸痰管抽取气管深部分泌物。
⑵支气管镜采集法、防污染毛刷采集法、环甲膜穿刺经气管吸引法、经胸壁针穿刺吸引法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法均由临床医生按相应操作规程采集,但必须注意采集标本时尽可能避免咽喉部正常菌群的污染。
⑶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将拭子伸入咽部,小儿经压舌刺激咳痰时,可喷出肺部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送检。幼儿还可用手指轻叩胸骨柄上方,以诱发咳痰。注意:对可疑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如SARS、肺炭疽、肺鼠疫等)患者采集检验标本时必须注意生物安全防护。
⑷涂片革兰氏染色评估呼吸道标本是否合格,白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比例≧2.5/1为合格。
2.痰标本中常见病原体⑴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A群链球菌、肠球菌、卡他莫拉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炭疽芽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百日咳杆菌、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⑵真菌:白假丝酵母菌、隐球菌、曲霉菌和毛霉菌等。
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冠状病毒和麻疹病毒等。
(五)粪便标本1.标本采集⑴物品准备:用清洁便盒,不能用大便常规自动分析仪的专用便盒。⑵用药前自然排便,采集脓血、黏液部分2~3g。⑶外观无异常的粪便应从粪便的表面不同部位取材。⑷液体便取絮状物1~3ml,置无菌容器内送检。⑸如排便困难或婴幼儿患者,可用直肠拭子法采集标本。
2.粪便标本送检对住院的腹泻成人患者,应采集住院3日内粪便标本送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
3.粪便检验项目选择⑴粪常规培养:沙门菌,志贺菌⑵粪特殊培养:霍乱与副霍乱菌,弧菌⑶粪真菌培养:价值不明确
4.粪便中常见的病原体⑴肠毒素为主的病原菌:霍乱弧菌、志贺菌(福氏、宋内)、大肠埃希菌(ETEC、EHEC、EAEC)、金黄色葡萄球菌 、难辨梭菌、产气荚膜梭菌 。
⑵侵袭性为主的病原菌:沙门菌、 大肠埃希菌(EPEC、EIEC)、志贺菌(鲍氏、志贺)、弯曲菌、副溶血弧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结核分枝杆菌、白假丝酵母菌。
⑶病毒:轮状病毒、埃可病毒、Norwolk病毒、戊型肝炎病毒、 腺病毒。
(六)尿液标本每年约850万例尿路感染发生,90%为女性;约40%的妇女在一生中会发生尿路感染(UTI);
下行性感染:血流→肾脏→膀胱(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结核分枝杆菌);
上行性感染:尿道→膀胱→肾盂→血流。
1.标本采集⑴物品准备:领取无菌尿培养杯,未留标本前不要打开杯盖。
⑵采集方法:清洁中段尿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最好留取早晨第一次中段尿标本,嘱咐患者睡前少饮水,清晨起床后用肥皂水清洗会阴部,再用清水冲洗尿道口周围;开始排尿,将前段尿弃去,留取中段尿约5~10ml直接排入无菌试管中,尿量不少于1ml,盖好盖子立即送检,切勿用水冲洗。
⑶耻骨上膀胱穿刺法是评估膀胱内细菌感染的“金标准”,检测厌氧菌时采用膀胱穿刺法。穿刺时膀胱应充盈,皮肤严格消毒后用19或20号针头的注射器在耻骨联合距脐1/3处穿刺,目前此方法基本不用。
⑷小儿收集包:对于无自控能力的小儿收集尿液,标本容易污染产生假阳性,基本不用。
⑸导尿法①直接导尿:会阴局部进行消毒后,用导尿管直接插入膀胱,获取膀胱尿液,有可能将下尿道细菌引入膀胱,导致继发感染,一般不提倡使用,除非是排尿困难的患者使用。②留置导尿:先用碘酒消毒尿道口处的导尿管壁,用无菌注射器的细针斜穿管壁抽吸尿液;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在更换新管时留取尿标本。
2.导尿管中段尿采集注意事项⑴集尿袋内的尿液不能用作培养。⑵导尿管末端的尿液也不能用于培养,避免尿道菌群污染。⑶除非是流行病学调查,长期留置导管病人常规尿培养没有临床意义,大量病原菌常可在这类病人中检出。⑷留置导管尿液标本通过专门的采样端口采集,不能把导尿管与尿袋拔开后收集尿液。⑸采样端口用酒精消毒,先放掉一段尿液,将注射器针头插入采样端口,抽吸出尿液,注入无菌杯或试管中。必要时,夹住导尿管但不能超过30分钟。⑹申请单上注明尿液采自留置导尿管。⑺30分钟内不能送往实验室,将标本冷藏。
3.采集容器的要求洁净、无菌、加盖、封闭、防渗漏、盒盖易于开启,不含防腐剂和抑菌剂。标本采集后及时送检、及时接种,室温下保存时间不超过2h(夏季保存时间缩短或冷藏保存),4℃冷藏保存时间8h内。淋病奈瑟菌培养时标本不能冷藏保存。
4.常见病原体80%为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最常见;20%为革兰阳性菌,肠球菌多见;真菌感染主要是念珠菌。
⑴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分枝杆菌、真菌。⑵革兰阴性菌:淋病奈瑟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沙雷菌、假单胞菌。
(七)其他无菌体液培养无菌体液是指除血液、骨髓以外的脑脊液、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积液和胆汁等穿刺液。
1.医嘱的开立和物品准备⑴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领取黄盖的无菌试管。⑵无菌体液细菌培养及鉴定:领取血培养瓶。
2.采集方法⑴临床医生按相应规程无菌操作穿刺抽取标本或外科手术采集标本。采集量5ml左右。为防止无菌体液凝固,应在无菌试管内先加入灭菌肝素0.5ml(可抗凝5ml标本),再注入各种穿刺液,轻轻混合,立即送检。
⑵标本采集后立即送至微生物实验室,不超过2h。若做真菌培养不能及时送检,只能保存于4℃。疑有淋病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液采集后立即保温送检,不能置于4℃冰箱保存。
(八)生殖道标本1.标本采集⑴采集前清洁、消毒尿道口及外阴,尿道分泌物采集时将无菌棉拭子伸入尿道3~4cm捻转拭子采集。
⑵阴道分泌物采集时用无菌棉拭子自阴道深部或阴道穹窿后部,宫颈2~3cm处,转动并停留10~30s取分泌物。
⑶淋球菌培养需保温及时送检、禁止冷藏;衣原体、支原体等培养无法及时送检时应4℃保存。
2.常见的病原体⑴生殖道标本主要用于检查引起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的病原体。性传播疾病是指以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一组传染病。
⑵STD有二十几种,1991年8月我国卫生部确认8种STD为重要防治与监测的病种:艾滋病、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⑶其它病原体分别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杜克雷嗜血杆菌、沙眼衣原体(L1、L2、L3血清型)、支原体和衣原体、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人类单纯疱疹病毒2。
(九)眼部标本培养1.采集方法⑴物品准备:领取无菌拭子。
⑵结膜标本①脓性分泌物:采集时无菌操作以稍蘸无菌盐水的拭子采集结膜病变明显处的脓性分泌物或排出物、采取后拭子应立即送检,保持湿润,以防干燥。②结膜囊标本:无菌操作以浸无菌生理盐水的拭子,在下穹隆内1/3轻擦,并旋转360°,采集标本后立即送检或将拭子插入运送管中,2h内送检。③刮片:表面麻醉,翻转眼睑,暴露睑结膜,以消毒刮刀或虹膜恢复器垂直睑结膜面,轻轻刮取结膜上皮细胞层。可在不同部位刮取,不能在同一部位反复刮取。
⑶角膜标本:表面麻醉,用手或开眼器分开眼睑,令眼球固定不动或用固定镊固定,用消毒刮片或虹膜恢复器与角膜45°刮取角膜溃疡边缘或进行缘,勿刮取角膜溃疡之基底部。如怀疑真菌感染可刮取基底部,不宜过深。
⑷泪囊标本:以无菌棉签轻压下睑鼻侧部分(泪囊区),并向泪小点方向推挤,同时以拭子擦取泪小点溢出的脓性分泌物,将拭子插入运送管中,2h内送检。
(十)耳、咽、喉标本1.采集方法⑴物品准备:领取无菌拭子。
⑵耳标本①内耳:先以无菌拭子蘸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外耳道壁,以空针抽取中耳腔内液体或以棉拭子采集耳膜破损流出的中耳腔液②外耳:用湿拭子将耳道的碎屑或痂皮拭去,在外耳道用力旋转拭子取样,因为表面取样可能采不到病原菌。
⑶鼻咽、咽拭子标本嘱患者用清水反复漱口,由检查者将舌向外拉,使悬雍垂尽可能向外牵引,用无菌棉拭子越过舌根到咽后壁或悬雍垂的后侧,涂抹数次,采集鼻咽红肿处标本。
⑷鼻拭子标本最好用扩鼻器,先用拭子拭去表面的分泌物并丢弃,用第2个拭子蘸取无菌生理盐水插入鼻孔采集病灶标本。
⑸喉拭子使患者对光而坐,头部上仰口张大,用压舌板轻轻压舌根,直接用棉拭子擦拭患者喉部的病灶分泌物做直接涂片和细菌培养。
⑹注意事项①耳、鼻、喉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防止干燥,禁止冷藏;②应注明标本来源;③因鼻、咽部有口腔正常菌群,不建议用鼻咽喉拭子标本做常规细菌培养,只用于特定微生物检测(如淋球菌、酵母菌咽拭子培养等)。耳、鼻、喉拭子标本一般不能做厌氧培养。
(十一)厌氧培养标本的采集厌氧菌在标本运送过程中容易死亡;有一些厌氧菌的耐氧能力很弱,1h内或0.5h内,如果接触到氧气,细菌会死亡,如产气荚膜梭菌;也有一部分厌氧菌具有一定的耐氧能力。
1.标本采集与运送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是否适当对厌氧菌培养能否成功至关重要。标本不能被正常菌群污染;尽量保持厌氧环境,避免接触空气造成厌氧菌死亡。
⑴一般情况下,应从无正常菌群寄居的部位采取标本。
⑵不宜做厌氧菌培养的标本:鼻咽拭子、齿龈拭子、痰和气管抽取物、胃和肠道内容物、肛拭子、接近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褥疮溃疡及黏膜层表面、排出的尿或导尿、阴道或子宫拭子、前列腺分泌物等与外界有接触的标本。
⑶经皮肤黏膜组织采集标本时,皮肤表面需要2%碘酒消毒,以防正常菌群的污染。
⑷采取标本时应尽量避免接触空气,多使用针筒抽取后直接封口送检,减少标本与空气接触的机会。
2.临床常见的厌氧菌厌氧菌(anaerobic bacteria):是指一大群在有氧条件下不能生长,必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厌氧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芽孢的革兰阳性梭菌,另一类是无芽孢的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杆菌与球菌。根据革兰染色性、形态、鞭毛、芽孢、荚膜和代谢产物等可将无芽孢厌氧菌分成40多个菌属,300多个菌种和亚种;有芽孢厌氧菌只有一个菌属,即梭菌属,共130多个种。
3.重要的厌氧菌种类及其在正常人体的分布皮肤表面主要是无芽孢的革兰阳性杆菌、丙酸杆菌;上呼吸道、口腔、牙龈表面都存在厌氧菌,如放线杆菌;肠道内存在的厌氧菌最多,需氧菌很少;尿道、阴道内也有厌氧菌存在。
4.临床意义⑴正常情况下,厌氧菌同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之间保持着微生态的动态平衡。⑵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发生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力下降或细菌进入非正常寄居部位时,厌氧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导致内源性感染。⑶厌氧菌分布十分广泛,是体内正常菌群的组成成员,多为条件致病菌;厌氧菌的感染见于临床各科,多为厌氧菌和需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厌氧菌对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而对甲硝唑普遍敏感。
5.厌氧菌感染的条件⑴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的氧化还原电势可阻止厌氧菌的繁殖,组织缺氧或氧化还原电势降低时可造成厌氧菌生长繁殖的适宜环境,易遭受厌氧菌感染。⑵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厌氧菌感染。如接受免疫抑制剂、抗代谢药物、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的患者,其全身免疫功能受损,厌氧菌感染率相当高。
6.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厌氧菌感染与常规细菌感染临床症状不同,凡有下列情况者应怀疑厌氧菌感染:⑴感染组织局部产生大量气体:某些厌氧菌可产生大量气体,造成组织肿胀和坏死,皮下有捻发音,通常是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特征。
⑵感染部位多发生在黏膜附近:口腔、肠道、鼻咽腔、阴道等黏膜,均有大量厌氧菌寄生,这些部位及其附近有破损,极易发生厌氧菌感染。
⑶深部外伤如枪伤后:人或动物牙齿咬的较深伤口继发感染,容易引起厌氧菌感染。
⑷分泌物呈现特殊颜色:分泌物有恶臭,或为暗血红色,并在紫外光下发出红色荧光,均可能是厌氧菌感染。发红色荧光的分泌物,可能有产黑色素普鲁沃菌和不解糖紫单胞菌;分泌物或脓汁中有硫磺颗粒,为放线菌感染,应提醒临床医生进行厌氧菌培养。
⑸长期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新近有流产史者,以及胃肠手术后发生的感染,均有可能是厌氧菌感染。
⑹分泌物涂片经革兰染色,镜检发现有细菌,而常规培养阴性者;或在液体及半固体培养基深部生长的细菌,均可能为厌氧菌感染。
(十二)人体各部位常见正常菌群
皮肤:葡萄球菌属、JK棒状杆菌、痤疮丙酸杆菌、革兰阳性厌氧杆菌、革兰阳性厌氧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口腔:肺炎链球菌、草绿色溶血链球菌、肠球菌、奈瑟菌属、大肠埃希菌、嗜血杆菌、厌氧球菌和杆菌、念珠菌属、类白喉杆菌、卡他菌属、表皮葡萄球菌。
鼻咽部:葡萄球菌属、腺病毒、肺炎链球菌、草绿色溶血链球菌、奈瑟菌属、大肠埃希菌、嗜血杆菌、厌氧球菌和杆菌、念珠菌属、变形杆菌。
肠道: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产气荚膜杆菌、拟杆菌属、双歧杆菌、厌氧杆菌、念珠菌属。
前尿道: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非致病抗酸杆菌、肠球菌属。
阴道:乳酸杆菌、棒状杆菌、大肠埃希菌、拟杆菌属、肠球菌属、瑟菌属、厌氧球菌。
小结微生物标本规范化采集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致病菌培养的正确性与阳性率的高低,是临床微生物检验成功的关键;标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正误,不当的标本可导致假阴性、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因此标本采集与处理的规范化是准确、及时地向临床提供重要的临床感染信息的基础;好的微生物检验标本可提升实验室工作效率及病患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欢迎投稿:
sific2007@163.com
(来稿请注明SIFIC科普笔记投稿)“本平台所有文章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群内学习,但若需转载至公众号或其它平台发布,请先联系小编确认同意”封面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官网图文:王小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火龙果1
火龙果1
当前离线
积分
594
发表于 2024-7-25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已下载学习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