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回复: 0

[郑医感控前沿文献速递] 郑医感控前沿文献速递 47丨职业暴露后追踪的信息化是必要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7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医护人员职业接触血源性病毒的流行病学情况、接触后预防和 10 年以上血清转化率

方法:研究在韩国仁川一家拥有 1450 个床位的三级医院进行,调查 2012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 1086 例职业暴露(OBE)和预防(PEP)管理案例。

血液暴露预防计划:研究医院的 OBE 预防计划包括疫苗接种、教育和 PEP。

疫苗接种:对入职筛查后乙肝病毒抗体缺乏的新员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

教育:感控部门从 1995 年开始每年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对员工进行标准预防、BBP 种类、血液暴露的预防方法、暴露后的报告和后续管理、处理方法等方面的教育。

专家评估:熟练的感控护士根据 OBE 报告评估暴露人员的免疫状态、疫苗接种情况、感染源和感染风险,并为需要 PEP 的人转诊至传染病。传染病专家在门诊就诊后根据需要开具 PEP 处方。PEP 用于治疗 HBV、HCV、HIV 和梅毒。PEP 方案持续 6 个月。医院的预约系统根据随访时间表向医务人员发送医疗和检查时间表的通知。

费用:OBE 后与 HCW 的 PEP 相关的所有费用,包括疫苗接种、血液检测和药物治疗,均由医院承担。

结果:OBE 的平均发生率为每 100 张病床 7.82 例和每 100 名医护人员 3.0 例。在 1086 例 OBE 病例中,633 例(58.3%)HCW 需要 PEP,453 例(41.7%)不需要。OBE 后,70.1%(444/633)的 PEP 对象完成追踪,29.9%(189/633)停止 PEP 追踪(P

护士中暴露人员以女性(88.8%)居多,年龄 20-29 岁(80.7%),工作经验 1 年(38.4%),针头分离处置过程中最常接触(29.8%),接触过程在病房(42.4%)。更换针头时,实习生(5.8%)比护士(3.1%)更容易暴露。

PEP 完成率在性别(P = 0.024)、职业(P

最常见的感染源是 HCV,其次是 HBV 和 HIV,完成 PEP 的 444 名医护人员均为 HBV、HCV、HIV 和梅毒。

编按:目前,国内的职业暴露后追踪,大多靠人工,流程繁琐,也不晓得有没有信息化的公司,愿意做个系统

外周静脉导管相关菌血症的发生率、并发症和费用:

方法:调查当前外周静脉导管(PVC)引起血流感染(BSI)的发生率、并发症和费用。在法国普瓦捷大学医院(956 个床位的急症护理医院)进行的一项观察性、回顾性、单中心研究,该研究纳入了 2018 年 1 月 1 日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COVID-19 大流行之前)到急诊科就诊的所有成年(18 岁)患者,入住内科病房进行 PVC 治疗后的患者。排除在诊断 PVC-BSI 之前转至外科病房或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

一种或多种血培养阳性的标本均由三名高级急诊科医师独立审查,以将病例分类为与 PVC 相关或无关的 「 污染 」 或 「 真正菌血症 」。主要结局事件为 PVC-BSI 的发生率,次要结局事件为①描述 PVC-BSI 的特征、致病微生物类型和预后,②估算 PVC-BSI 的成本。

结果:共有 9833 名患者在置入 PVC 后在内科住院。其中,581 人(6%)至少有一项血培养呈阳性,其中 25 人 (4%) 被判定 PVC-BSI,9 名患者出现主要并发症,1 名患者出现严重脓毒症,需要入住重症监护室 11 天,随后出现胸椎(T4-T7)椎间盘炎,需要长期抗菌治疗;1 名患者出现二尖瓣心内膜炎,也需要长期抗菌治疗;1 名患者在初次 PVC 感染三个月后出现骶前脓肿,需要重新入院 19 天进行引流。

病例住院费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范围)为欧元 11,597 (8,479-23,759),对照组为欧元 6,789 (4,019-10,764),导致额外费用中位数为欧元 5,587。虽然入住内科病房的患者发生 PVC-BSI 的风险看似较低,但 PVC-BSI 的并发症很严重,相关死亡率仍然很高。

编按:普遍都认为 PVC 相关 BSI 风险低,发生机率低,但一旦发生,并发症严重程度高,需警惕

疑似脓毒症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污染率:

方法:描述重症监护病房(ICU)疑似 CLABSI 病例中给药装置的污染情况,该研究在哥廷根大学医学中心的两个 ICU 进行。

2017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对所有疑似 CLABSI 的入院患者,从中心静脉导管(CVC)进行四个部分(从 CVC 尖端到连接的管道:CVC 不可更换的管腔内采样段、所有旋塞阀、输注线的相邻管段、尖端)进行采样确定污染情况。

结果:共分析 52 个给药装置 1004 个位点,其中 45 个位点至少一种微生物呈阳性(4.48%)。导管插入持续时间与污染风险每日增加,存在显着相关性。72 小时内 CVC 操作的平均次数为 40 次,与污染风险无关。CVC 的污染风险从近端到远端逐渐降低,CVC 的不可更换组件具有高风险。在给药组中,阳性尖端培养物与微生物生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编按:每日使用次数与污染风险无关

儿科肿瘤和血液病医院家庭计划 (HAH) 中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对 2016.1.1-12.31 纳入 HAH 计划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进行了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共计 144 名 HAH 患者,记录了 492 例次 HAH 停留时间,其中 194 例次 (39%) 停留时间>1 周。

中心静脉导管主要为隧道式导管 (n = 69,48%)、输液港 (n = 59,41%),PICC(n = 16,11%)。累计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日数 4988 天,共 12 名患者发生了 13 次菌血症,总体 CLABSI 率为 2.6‰,感染菌以革兰式阳性菌为主 (7/13,59%)。发生 CLABSI 的儿童年龄明显比总 HAH 人群小 (中位年龄为 2.5 岁 vs 8.8 岁; P

编按:在家中使用隧道式管道进行肠外营养的,感染风险更高,国内这种现象估计很少有

前 46 期的内容请点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