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1-03 17:36
01-03 09:00
01-02 17:30
01-02 11:15
查看: 150|回复: 1

[中山探案] 【感染科普笔记2024-3-15】3.15丨这些感控说法是真的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15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作者:王鹏

责编:吴怀英
每到3.15,央视都会推出一档打假类晚会,而小编在打假宣传的日子,也来凑凑热闹,给大家聊聊感控的“假说法”。

qw1.jpg

说法一:中医治疗拔火罐里面有血迹,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就可以了,是真的嘛?答:是假的根据《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中第8条“拔罐类器具的使用与处理”描述的比较全面:8.2.2.2 手工清洗流程。8.2.2.2.1 应先去除污染。罐内如存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排放达标的医疗机构可直接倒入污水处理系统;无污水处理设施的医疗机构,应先用吸湿材料吸附去除可见污染。再将罐具置于流动水下冲洗后,用医用酶洗液浸泡刷洗、清水冲洗。手工清洗时水温宜为 15℃~30℃。8.2.2.3.2 将清洗后的罐具完全浸泡于有效氯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血罐的消毒液浓度应为有效氯 2000mg/L)或其他同等作用且合法有效的消毒剂中,加盖,浸泡时间>30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或采用湿热消毒,应符合 A0值 3000(相当于 90℃/5min,或 93℃/2.5min)的要求。干燥后保存备用。所以,本说法是假的!希望大家去诊所拔罐时注意监督。
说法二:工作人员进入血透室、ICU不用穿鞋套,是真的嘛?答: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上确实没说要戴鞋套。“第三十二条医务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治疗或者护理操作时应当按照医疗护理常规和诊疗规范,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 血透室是Ⅲ类环境,在《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没有规定要穿鞋套。
  • 2023版《医院隔离技术标准》中,6.8 鞋套的使用:6.8.2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从缓冲间进入负压隔离病室时和进入洁净医疗用房应穿鞋套。

所以,综上所述,依据《医疗机构环境清洁消毒技术规范》WS512,血液透析室、ICU属于重点科室,高感染风险区域,每天要求清洁消毒2次以上,遇污染随时清洁消毒,所以无需穿鞋套,造成资源浪费,且文献研究,鞋套对于感染防控意义不大,但是如果遇下雨天,鞋底污泥较多,需要戴鞋套,避免地面污染,因此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说法三:软式内镜注水瓶内的用水、吸氧、呼吸机湿化水可以使用血液透析水?答:此说法是假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5.2.6 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88号:湿化水应使用无菌水。
内镜室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因要注入病人的胃肠道,可能要接触破损皮肤黏膜,而透析用水是自来水经过水处理系统的砂滤、软化、活性炭吸附、沙滤和反渗(一级、二级)后,生成的髙纯度的水,即满足微生物和化学污染物要求的水,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包括:透析液的制备,透析器复用,浓缩液制备和在线对流治疗的置换液制备。透析用水监测:微生物≤100 CFU/ml,干预值:>50 CFU/ml ;透析用水内毒素:≤0.25EU/ml ,无菌水是无菌的, 由此可见,透析用水未达到无菌标准,因此,不能用于软式内镜注水瓶内的用水。此说法是假的!
说法四:口腔科治疗操作时无需带防护面罩?答:假的。口腔科操作过程中,使用高速运转手机、刷洗复用口腔科器械等,易产生气溶胶,为防止职业暴露需要戴防护面屏。且需要掌握护目镜、防护面罩使用指征。《医院隔离技术标准》WS/T311:6.3 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指征。6.3.1 在进行可能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喷溅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因此,此说法是假的!
说法五:请问各位老师:切口感染与愈合不良是一回事?是真的嘛?答:不一定。
  • 切口感染一般局部应该有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严重的伴有发热全身症状,切口愈合不良可能存在切口感染。
  • 单纯切口愈合不良也可能存在,可能与蛋白低下、营养不良、局部血运差等有关。但是需要与临床主管医师沟通,感控的目的不是判断感染,是防止感染,保护医患安全,感控与临床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敌人是感染致病菌。所以要沟通,要互相理解,要让临床寻求我们的帮助。
  • 是否切口感染还需要正确留取培养标本,查看是否有致病菌。

所以,综上说述,两者不是一回事。
上面是最近在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上,讨论较热门的一些问题或者一些做法,是真的嘛?是否有相关依据?借3.15的声势普及感控知识,希望大家质疑打假。
欢迎投稿:sific2007@163.com“本平台所有文章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群内学习,但若需转载至公众号或其它平台发布,请先联系小编确认同意”图文:王小虾
本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WLQ8ToVvr18138rPMBHm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1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王鹏老师用规范打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