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活动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新媒体联盟
工具箱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SIFIC自媒体矩阵
›
专家笔记
›
【感染科普笔记2023-9-20】沈银忠丨HIV感染诊治与防治进 ...
公告区
+ 发布
系统消息:
SIFIC正在收录全网微信公众号,快来参与吧!还可以加入“新媒体联盟”哦。
03-21 08:09
高山雪莲W
:
2025年2月份优秀回帖
03-17 08:04
高山雪莲W
:
2025年2月份优秀主题贴
03-17 08:03
系统消息:
SIFIC辩论赛奖励机制
03-06 08:48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17
|
回复:
6
【感染科普笔记2023-9-20】沈银忠丨HIV感染诊治与防治进展
荐
[复制链接]
nionline
nionline
当前离线
积分
2401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打卡总奖励:1037
最近打卡:2025-04-01 09:28:15
发表于 2023-9-20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专家笔记
内容分类:
传染病
会议类别:
国家级
举办日期:
2023年
专家名称:
沈银忠
会议名称:
SIFIC年会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吴晓梅 于 2024-9-27 16:02 编辑
讲者丨沈银忠(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整理丨狄寒玲(江苏省中医院溧阳分院)
审核丨吴怀英(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来源丨SIFIC 2023“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联合大会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亦称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一直是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SIFIC 2023“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 联合大会上,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沈银忠教授,对HIV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最新进展做了详细的介绍。
一、HIV病原学特征艾滋病最早可以追溯到1981年,在美国洛杉矶报道了5例合并多重感染的病人,这些病人被认为是最早的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反转录病毒,它的结构包括了包膜和核心,核心由衣壳蛋白组成,衣壳内包括两条完全相同的病毒单股正链RNA、核衣壳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需的酶类,主要包括反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等;包膜上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蛋白——gp120和gp41。HIV病毒主要通过受体进入体内,经过转录,整合,形成新的病毒而引起感染。HIV导致人体感染机制,包括引起机体免疫缺陷,造成异常免疫激活,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二、AIDS的诊断进展在临床上,患者感染HIV会出现三个阶段,包括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合流行病学史,诊断患者是否感染HIV。AIDS患者在感染的不同时期,检测时机也是不一样的。在疾病最早期,重点是针对核酸的检测,不管是定性检测还是定量检测。其次是抗原检测,抗体出现时间相对较长,所以检测窗口期相对而言要长一些。
在临床诊断过程中,由于核酸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早期发现HIV感染。核酸在HIV复制周期过程中有两种形态——RNA和DNA,RNA在反转录过程中会形成DNA,DNA可以整合到染色体,称之为“前病毒”。前病毒DNA有时处于静息状态,一定条件下会活跃复制形成大量病毒颗粒,无法被清除。临床上可以通过定性或定量检测HIVRNA和DNA,我们通常将前病毒DNA含量多少称为“病毒储存库”。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RNA检测,因为RNA检测既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既可诊断也可用于疗效判断,还可以进行耐药检测。AIDS诊断进展主要是核酸检测技术的应用,成就了HIV早期发现,而且可以很准确地评价临床上HIV感染患者病情轻重程度。
三、AIDS治疗进展AIDS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机会感染、机会肿瘤和合并症治疗等。
(一)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治疗AIDS最核心措施,任何艾滋病患者都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通过降低体内病毒载量,重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HIV病毒播散,减少终末阶段疾病状态发生,同时减少HIV病毒感染他人的可能性。所有艾滋病患者一旦确诊,要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即Rapid ART,在诊断当天就启动抗病毒治疗,或者诊断七天内启动抗病毒治疗。HIV复制周期包括了结合、反转录、整合、释放等,在进行这些生命周期时必须依靠蛋白酶、整合酶、反转录酶等,抗病毒治疗药物就是针对HIV复制周期中相应靶点而研发,包括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整合酶抑制剂(INSTIs)、融合抑制剂(FIs)及CCR5抑制剂等,这些药物逐渐向高效、低毒、简便和耐药屏障高的方向发展。
临床上通常是用“二加一”原则去组合使用这些药物去治疗HAIDS,即两个核苷类药物+第三个药物组成一个三联用药方案,第三个药物可以选择蛋白酶抑制剂、整合酶抑制剂或者非核苷类药物。经临床验证使用效果比较好、使用比较多的一些组合,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整合酶、替诺福韦+恩曲他滨+整合酶等,这些药对机体影响相对较小,副作用相对较低,抗病毒疗效相对较理想。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与世界的基本一致,抗病毒药物逐渐向高效低毒简便方向发展。患者每天只需要吃一片单片制剂,很多患者期待未来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吃一片药,这并不是梦,未来有可能实现。近年来,我们认为尽管患者需要吃三种药物,但可以是一片药物里面包括了三种药物,还可以是只使用两种药物。因为其中有一种药效果非常强大,一个药物可以抵上两个药物的作用,所以可以只使用两种药物。治疗进展告诉我们,未来在抗病毒治疗领域里,我们仍然是有作为的,永远可以为优化患者诊疗方案做出努力。
个体化治疗是指我们应该借助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理念,为每个患者打造适合患者个人的方案。设想一下,如果一个患者从小感染HIV,那么随着年龄增长,状态不断发生改变,我们必须要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所以我们有理由做到个体化治疗,也必须做到个体化治疗。个体化管理是近年来在普遍治疗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保证所有患者接受治疗,而且做到个体化精准治疗,这是该领域非常快速的进展。
AIDS患者终身需要接受治疗,我们需要思考在不影响疗效的同时,能否减少药物剂量,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尽可能减少患者用药负担,让患者治疗在过程中最大程度收益,让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社会角色的扮演不受影响,让患者不仅活得更长,而且活得更好,让患者像普通人一样享受工作生活带来的快乐。团队针对十个患者所做的一项小样本研究,在传统替诺福韦+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用药基础上,替诺福韦从300mh降低到200mg,依非韦伦从600mg降低到400mg,迄今为止仍然有非常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做了一个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对照组使用传统标准剂量,实验组使用低剂量,结果显示患者不管是CD4细胞增长情况,还是病毒载量降低状态以及不良反应都是非常理想的。这告诉我们,我们在临床上仍然是有所可为的,仍然可以为优化患者诊疗方案做出努力。
(二)机会感染治疗
艾滋病患者有很多机会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艾滋病患者随着疾病进展进入到艾滋病期,其免疫功能非常低下,CD4+T淋巴细胞数<200个/μL,很容易合并各种感染,继而出现免疫重建不良状态甚至死亡,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艾滋病患者机会感染的筛查非常重要,在临床上要重点筛查两类疾病——真菌感染和结核。
(三)非艾滋病定义性疾病筛查与处理
目前,随着艾滋病诊疗防治措施的不断完善,ART应用把艾滋病变成了慢性病,让艾滋病患者多活几年这个目标已经非常简单,让患者活的好成为了一个挑战。艾滋病患者随着年龄增加,会出现很多伴随问题,包括代谢的问题、心理问题和肿瘤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虽然与HIV关系并不大,但是处理这些问题涉及到HIV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关注到这些相关问题。总体来说,要基于这样一种全程管理、个案管理、精准化治疗以及慢病管理方式来应对这样一个挑战。
举个例子,一项研究研究了艾滋病患者在没有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状态下,出现心血管的风险有多高。这些患者出现代谢问题的占比非常高,不管是血脂升高的状态还是出现CD4降低的状态,都比普通人群要高很多,而这些人群没有认识到风险,所以没有接受相关干预。我们使用相关的一些模型进行评估,这些患者在五到十年以后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很多。这些病人如果接受抗病毒治疗,一些药物会引起代谢问题,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可能进一步升高。所以在临床上我们不仅仅要关注患者的病毒载量、免疫状态,还要关注HIV可能带来的其他一些问题。这说明随着时间的进展,人类对艾滋病的认识不断提升,我们的关怀和关心模式也在这里面不断改变,所以在临床上对慢病筛查应该成为一个常规,在每次随访的时候都要关注到。
(四)社会心理综合关怀
现在人们倡导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世卫组织倡导患者经过综合关心关怀治疗以后,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生存。社会心理综合关怀包括心理健康筛查、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生育指导、疫苗接种指导、旅行健康指导和舒缓医疗指导等等,这些问题是感染科医生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世卫组织尽管提出了在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但这个挑战压力非常大。不管从艾滋病诊断层面,还是从治疗层面,还是从真正效果层面,艾滋病的防治都有很远的路要走。
四、AIDS预防进展
艾滋病预防有很多策略,包括安全套使用、基因检测、治疗作为预防、母婴传播阻断、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等,这些策略联合运用才能使效果最大化。比如ABCD原则:
1A:Abstinence(禁欲);
2B:Be faithful(忠诚);Be responsible(负责任);
3C:Concept(观念);Condon(安全套);Consulting and Testing(咨询于检查);
4D:Disease treatment(治疗性病等疾病);Drug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暴露后药物预防);Drug pre-exposure prophylaxis(暴露前药物预防);Drug Antiretroviral therapy(抗病毒药物治疗)。
艾滋病预防工作不仅仅是疾控中心的工作,也是临床医生要做的工作。比如暴露前预防,患者在没有感染HIV的情况下,未雨绸缪地使用一些药物,帮助患者降低患HIV的可能性。暴露后预防策略,一旦某人出现了HIV暴露风险,使用一些药物减少感染风险。国内外指南指出,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是控制HIV流行很重要的策略。广泛抗病毒治疗是控制病毒流行的一个很重要策略,抗病毒治疗不仅仅是减少病毒载量,也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目前有75%的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所以这个工作仍然需要不断推进。艾滋病预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策略——母婴传播阻断,目前倡导消除HIV母婴传播。
总结
艾滋病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在不断推进,但事实上还远远不够。近年来仍然有不断新发感染,截止2020年底,全球现存活HIV/AIDS患者3770万,当年新发HIV感染者150万,有2750万人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预防HIV感染,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共同实现到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目标,期望下一代生活在一个无艾滋病时代。
“本平台所有文章欢迎大家转发到朋友圈、群内学习,但若需转载至公众号或其它平台发布,请先联系小编确认同意”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图文:王小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寻觅
寻觅
当前离线
积分
5947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打卡总奖励:1128
最近打卡:2025-04-01 15:47:33
发表于 2023-9-20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whwh
whwh
当前离线
积分
582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打卡总奖励:830
最近打卡:2025-04-01 08:10:54
发表于 2023-9-21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mjm19900801
mjm19900801
当前离线
积分
942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打卡总奖励:855
最近打卡:2025-04-01 09:45:03
发表于 2023-9-2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snow0904
snow0904
当前离线
积分
284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打卡总奖励:13
最近打卡:2024-09-27 09:48:59
发表于 2023-9-21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c陈思s
c陈思s
当前离线
积分
1456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打卡总奖励:630
最近打卡:2025-03-25 09:17:25
发表于 2023-9-22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GHM530131
GHM530131
当前离线
积分
838
打卡等级:初来乍到
打卡总奖励:9
最近打卡:2024-08-15 08:18:47
发表于 2023-9-23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7-2025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ific2007@163.com QQ:2420400092(小小牧童)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