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即来则安
- 打卡总奖励:137
- 最近打卡:2025-04-25 14:07:55
|
我找了一篇美国《感染控制和医院流行病学》1997年的一篇文献《医院获得性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电子耳探针温度计可能传播》,简单翻译一下:
RACT 通过轮廓钳同源电场凝胶电镜鉴定了社区教学医院一间病房的 7 名患者中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的克隆传播,电泳培养物从共用电子耳探针温度计的手柄中分离出相同的菌株。该病房两个地理上独立的单位之间克隆菌株的交叉污染,共享设备但不共享人员,表明存在环境来源的可能性。
近年来,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医院内病原体。缺乏对VRE的高效抗微生物治疗强调了预防感染和开发新的治疗剂的必要性。强调了患者胃肠道定植作为感染储库的作用,以及随后的患者间感染。通过人员之手传播。然而,VRE已从感染患者周围的环境中分离出来,至少有一次疫情是由受污染的electro-直肠温度计与温度计手柄污染相关的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的暴发加强了电子直肠温度计传播院内感染的可能性。类似于rec-Tal体温计、电子耳探式体温计都设计成使用一次性护套,理论上应该可以防止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在当前的研究中,发现耳探针温度计的手柄上定植有与医院病房克隆传播相同的 VRE 菌株。流行病学数据表明,温度计可能是造成这一流行病的原因之一。
这篇文章说的是,使用一次性耳温计,也是更换耳温套的,因为手柄引起VRE的传播,那么,没有更换耳温套,岂不是更容易引起感染?何况万一有个外耳道流脓的患者呢?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with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 .pdf
(919.99 KB, 下载次数: 0)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