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怀英(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责编:王春虾(包医二附院)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流感高发季,再加上新冠病毒感染低流行,病区护士长急来询问流感发生,病区防控怎么做?
近期中国疾控检测信息,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率在低位波动,3月2日阳性11339人,阳性率1.3%。近1周(2月24日-3月2日)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增加,3月2日达30.4万人次。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比连续4周上升,2023年第8周(2月20日-26日)达3.8%。预计还将继续上升;流感阳性率从0.2%、0.5%、0.7%、3.4%、14.3%上升至今年第8周(2月20日-26日)的25.1%,即1/4的流感样病例检出流感病毒,阳性率已连续5周上升。预计还将继续上升。
3月2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组织召开了全国流感医疗救治工作视频会议,坚持关口前移,强化重症预警,关注儿童、老年人、孕妇等高危人群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同时,要加强科普宣传和健康教育,引导群众正确了解相关疾病知识,提高预防和早诊早治意识,保障人民健康。
流感防控知识宣传普及也是感控人的义务,那么病区出现甲流该怎么办?下面和大家讨论如何做?为什么这样?
使大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流感的概念流感是流行性感冒(influnenza)的简称,属于“丙类传染病”,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包括甲、乙、丙、丁四种类型,一般是甲、乙型病毒引起感染流行,其中甲型流感较为常见,而其他类型的流感病毒感染多为散发。
流感感染传播链
病区出现甲流该怎们办?病区针对流感传播链采取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感染防控措施。
隔离传染源:
甲流属于丙类传染病,对有症状的感染者通过及时检测抗原或抗体或核酸或病毒分离培养,尽快明确诊断,确诊者进行单间或同种病原体入住一室进行隔离。
确诊后医疗人员按丙类传染病上报公共卫生科;如果超过平均潜伏期判定为医院感染病例的还要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病区发现感染聚集病例,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或通过院感信息系统发现感染聚集病例,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干预,与科室负责人查找发生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减少交叉感染发生。
切断传播途径
患者居住室内地面、物体表面注意清洁消毒,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病区加强管理,防止患者陪护串门,禁止探视,减少人员聚集;
严格手卫生,宣教患者、陪护等人群六步或七步洗手法,勤洗手;
注意向患者、陪护人员宣传践行咳嗽卫生礼仪。
保护易感人员
日常生活中流感防控措施注意适当运动,作息规律,饮食合理搭配,多食新鲜蔬果,营养丰富,提高机体抵抗力;多喝水,无疾病限制正常成人一般每天饮水量1500ml-2000ml;
手卫生:注意手卫生,比如回家后、接触钱币后等;
行为隔离屏障:流行季节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正确佩戴口罩。患病期间注意与家人和同事间隔离,注意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
注意咳嗽卫生礼仪:咳嗽的时候不应该用手遮挡,而应该用前臂或纸巾遮挡。因为手接触的环境物品较多,容易成为移动的传播源传播病毒;
注射疫苗:《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指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
注意室内物表清洁卫生,房间每日通风2次以上,每次30分钟;
出现流感样症状,学校等人群聚集场所,学生应居家或宿舍隔离,减少大量感染病例。
参考文献
[1]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
图片来自网络
图文:王小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