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3|回复: 6

探案丨多方求医不见好,罕见疑难怎奈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28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探案丨多方求医不见好,罕见疑难怎奈何?
作者:李娜 金文婷 马玉燕
审阅:胡必杰 潘珏

一、病史简介
女性,57岁,安徽人,2022-07-08入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主诉:头晕进行性加重1年余,反复发热近2月。
现病史:
2021-03 出现头晕,站立时明显,坐卧位缓解,伴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偶有视物重影,无头痛、黑曚、恶心呕吐、天旋地转感。外院就诊未能明确病因,未予治疗,症状逐渐加重。
2022-01 头晕进一步加重,双膝弯曲后站立困难,偶有下肢轻微疼痛。
2022-05 中旬起反复发热,Tmax 38.5℃,多于午后出现,伴盗汗,可自行退热,头晕、视物重影明显加重,并出现言语含糊,影响日常活动,生活无法自理。
2022-05-18 至当地市人民医院住院查:WBC:6.0×10^9/L,Hb:103g/L,PLT:469×10^9/L;CRP:48mg/L,ESR:59mm/H,PCT:0.09ng/mL。05-19头颅MRI平扫:多发性脑梗,左侧上颌窦炎,右侧大脑后动脉纤细伴远端未显示。颈动脉MRA、颈椎MRI、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未见异常。前庭功能测定:视跟踪试验:III型,左侧向跟踪欠佳;视动性眼震双侧对称,方向一致。甩头试验:RA VOR增益明显低于正常值。05-20胸部CT:两肺下叶少许炎性病变。心超:左室舒张功能下降,升主动脉增宽。
2022-05-23 行腰椎穿刺术(脑脊液压力不详):脑脊液无色透明,有核细胞数4×10^6/L,潘氏试验阴性,葡萄糖3.5mmol/L,蛋白0.27g/L,氯117mmol/L。05-25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颈部神经根性损害。诊断为“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综合征PPPD合并焦虑抑郁状态”,予帕罗西汀+丁螺环酮改善头晕,米氮平改善情绪,布洛芬退热,并先后予头孢曲松、头孢地尼抗感染,症状无好转。
2022-06-06 至当地省三甲医院查:WBC:9.14×10^9/L;CRP:53mg/L,ESR:86mm/H;VitB12:155pg/mL↓;T-SPOT.TB:A/B 4/5,自身抗体全套阴性;血清副肿瘤抗体谱均阴性。06-15垂体增强MRI:右缘结节。予头孢曲松抗感染1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5mg qd×3d→10mg qd×3d→5mg qd×3d),症状无缓解,仍间断发热,因行走不稳跌倒4-5次。07-08为明确病因收住我科。
病程中,精神、胃纳、睡眠欠佳,大小便无殊,近一年体重下降15Kg。
既往史:确诊“特发性尿崩症”6年,长期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每日尿量2000mL左右,夜尿0-1次。发现血压升高数年,未服药。

二、入院检查(2022-07-08 入院)
【体格检查 】
T:36.5℃,P:102次/分,R:20次/分,BP:125/75mmHg。神清,精神可,言语略含糊,对答可。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双眼睑见睑黄瘤,胸腹壁见散在红棕色皮疹,无脱屑。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两肺未及干湿啰音;心律齐;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查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眼球各向活动到位,未及眼震、复视。双侧额纹对称,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四肢肌力IV级。双上肢腱反射(+++),双侧膝反射(++),双侧踝反射(++)。左侧巴氏征未引出,右侧巴氏征(+);左侧Hoffman征(+);双侧掌颌反射(+);双侧Chaddock征(+)。双侧上肢及双侧T4-T12节段分布区可疑针刺觉减退;双侧T2平面下可疑振动觉减退。双侧指鼻尚试验稳准,无法配合闭目难立征。
1.png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5.09×10^9/L,N:68.2%,Hb:94g/L,PLT:473×10^9/L。
尿常规、粪常规+隐血无殊。
炎症标志物:CRP:80mg/L,ESR:61mm/H,PCT:0.15ng/mL。
肝肾功能:ALT/AST 6/7U/L,Alb:33g/L,Na/K:132/3.5mmol/L,Cr 47umol/L,余无殊。
出凝血功能:D-二聚体:1.3mg/L。
心肌酶及心脏标志物、肌酶、糖代谢、脂代谢、甲功正常。
肿瘤标志物、自身抗体、ANCA、免疫固定电泳均阴性。
细胞因子:TNF:17.3pg/mL,IL1β:7.0pg/mL,IL2R:1730U/mL,IL6:40.8pg/mL,IL8、IL10正常。
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138cells/uL,CD4+T细胞:488 cells/uL。
T-SPOT.TB A/B:0/0(阴性/阳性对照 0/106);G试验、GM试验、隐球菌荚膜抗原、CMV-DNA、EBV-DNA均阴性。
【辅助检查】
心电图:正常。
心超:主动脉窦部及升主动脉增宽。

三、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患者中年女性,慢性病程,既往特发性尿崩症史,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体位性头晕,伴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视物重影、言语含糊,并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表现;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正常,血小板升高,CRP、ESR升高,辅检见多发性脑梗、左侧上颌窦炎、颈神经根损害,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不高(脑脊液压力不详);抗细菌治疗效果不佳。考虑诊断如下: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年女性,慢性病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近期伴有发热、盗汗;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 CRP、ESR升高,外院查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糖和氯化物正常,影像学无明显脑膜脑炎表现,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不大,需考虑结核分枝杆菌、隐球菌、寄生虫、病毒(如JC多瘤病毒)等感染可能,但外院及我院查T-SPOT.TB、隐球菌荚膜抗原均为阴性。可考虑复查腰椎穿刺术,检测脑脊液压力,获取脑脊液标本送检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查以明确或排除诊断。
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进行性加重的体位性头晕,伴双下肢乏力、行走不稳、言语含糊,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外院已完善头颅及中枢血管影像学、神经功能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前庭功能测定、甩头试验、肌电图)、腰穿、血清自身抗体及副肿瘤抗体谱,未能明确病因。有消瘦,且近期出现不规则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外周血炎症指标升高,对症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需考虑自身免疫性或炎症性疾病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可进一步完善头颅增强MRI、脑电图、自身抗体等检查;复查腰穿,完善脑脊液压力,送检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抗体、脱髓鞘抗体、寡克隆区带等检查;此外,患者病程长,发热超过3周,亦可考虑行PET/CT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头颅MRI平扫未见颅内占位性表现,不支持颅内原发性或转移性实体瘤,外院完善血清副肿瘤抗体全套检查均阴性,需考虑造⾎系统肿瘤浸润可能,可完善头颅增强MRI,必要时完善骨髓穿刺活检或可考虑行PET/CT检查以明确或排除诊断。
组织细胞疾病:有神经病变(头晕、肌力减退、肢体可疑感觉异常)、多汗、内分泌改变(尿崩症)、皮肤病变等,需考虑组织细胞疾病,如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症(LCH)、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症、POEMS综合征、Rosai-Dorfman病。可完善下肢骨影像学检查明确有无骨质硬化或溶骨性病变表现,或可考虑完善PET/CT检查进行系统性评估,病变部位尽早完善活检等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2022-07-09 行PET/CT:考虑为感染性病变累及多处骨骼、左侧颈总动脉及头臂干可能,垂体未见明显糖代谢异常增高灶。
2.png


2022-07-11 血mNGS(07-09送检):阴性。头颅增强MRI:脑内散在腔梗缺血灶,右侧基底节区、左侧侧脑室后角旁可疑小强化影。行CT引导下右侧股骨下段病灶穿刺活检;骨组织涂片找细菌、真菌及抗酸杆菌均阴性。予左氧氟沙星0.5g qd+多西环素0.1g q12h经验性抗感染。
2022-07-12 眼底照相:眼底动脉硬化。神经内科会诊,加用甲钴胺、维生素B1及B12营养神经。
2022-07-12 右侧股骨下段病灶活检初步病理结果:考虑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
3.png


2022-07-12 与核医学及病理科医生沟通,影像学及病理表现均不考虑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可能,进一步查阅文献,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现有检查结果,考虑Erdheim Chester病可能较大,再次与病理科医生沟通,等待免疫组化结果。
2022-07-14 骨组织mNGS(07-12送检):阴性。风湿免疫科会诊,考虑左侧颈总动脉及头臂干继发性血管炎可能。
2022-07-15 血培养(07-10采样):阴性。
2022-07-18 骨组织细菌、真菌培养(07-11送检):阴性。激素:皮质醇、ACTH、生长因子水平均正常范围。
2022-07-19 右侧股骨下段病灶免疫组化:增生组织细胞CD68、CD163呈弥漫阳性反应,CD4、Lysozyme部分阳性反应,免疫组化结果可排除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树突网状细胞肿瘤,未见到Rosai-Dorfman病证据,为骨髓腔内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参考其影像学,Erdheim-Chester病可能存在,建议进一步行Braf-V600E基因检测。
2022-07-20 骨髓细胞液ARMS法基因检测结果:BRAF-V600E基因可检测到第15外显子存在点突变,综合病理所见及影像学结果,符合Erdheim-Chester病。
4.png




2022-07-20 予停用左氧氟沙星及多西环素,仍间断发热,Tmax 38.7℃,予加用NSAID治疗,体温下降,予出院,至血液科进一步治疗。

出院后随访
2022-08-02 至血液科,拟参加BRAF V600E抑制剂的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入组筛选,尚未开始治疗。
体温单

5.png

6.png



五、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后诊断:

Erdheim-Chester病(累及多处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皮肤)

诊断依据:

患者中年女性,既往有特发性尿崩症史,慢性病程,进行性加重,临床表现有全身症状(不规则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神经精神表现(头晕、行走不稳、视物重影、言语含糊、四肢肌力减退、焦虑抑郁),下肢轻微骨痛,皮肤病变(睑黄瘤、腹壁红棕色皮疹);外周血WBC及中性粒细胞正常,CRP、ESR升高,维生素B12水平下降;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糖及氯化物正常;血及骨组织微生物培养、mNGS均阴性;抗感染治疗无效。PET/CT见多处对称性骨(长骨、扁平骨)骨质密度增高伴糖代谢异常增高,左侧颈总动脉及头臂干糖代谢增高。头颅增强MRI示:右侧基底节区、左侧侧脑室后角旁可疑小强化影。右股骨下段病灶活检组织病理:部分骨小梁间可见大量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纤维组织中可见较多泡沫组织细胞样细胞及少数多核巨细胞,增生组织细胞CD68、CD163呈弥漫阳性反应,CD4、Lysozyme部分阳性反应;骨髓细胞液ARMS法基因检测BRAF V600E基因第15外显子存在点突变。故多系统受累的非朗格汉斯组织细胞疾病Erdheim-Chester病诊断成立。

六、经验与体会
Erdheim Chester病(Erdheim-Chester disease, ECD)是⼀种罕⻅、多系统受累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疾病,旧称“脂质肉芽肿”,2017年版WHO组织细胞疾病和巨噬-树突细胞系肿瘤分类标准中将其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LCH)共同分为L组。ECD的总体发病率不详,⽬前全球已发表⽂献报道的病例不⾜1000例,其中我国报道百余例,平均诊断年龄为50~6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ECD⼏乎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其临床表现因受累部位不同而各异,诊断十分困难,常⻅诊断延迟或误诊。⼀项纳入259例经组织学证实的ECD患者的研究数据:最常⻅的临床表现为⻣痛(26%)、神经系统表现(23%)、尿崩症(22%)和全身症状(20%)。另⼀项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报道的受累部位:⻓⻣(95%,表现为骨质多灶性硬化,仅约半数患者有骨痛),上颌窦、⼤⾎管和腹膜后(各59%),⼼脏(57%),肺(46%),中枢神经系统(41%,预后差),⽪肤(27%,睑黄瘤、红棕色皮疹),垂体和眼眶 (各22%)。其他少见受累的部位包括肾脏、肝脏、脾脏、乳腺、甲状腺、睾丸、⽛龈等。部分患者可能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本例患者主诉进行性加重的头晕、行走不稳,外院已完善多项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及功能学检查未能明确病因,且近期出现不规则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综合考虑系统性疾病多部位累及可能大,于是完善了PET/CT检查,发现全身多处对称性长骨及扁平骨病变,更提示非感染性病变可能。近年来PET/CT在复杂疑难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大大缩短了诊断时间,本例患者骨痛并不明显,PET/CT检查快速锁定靶点,助力后续的顺利诊断。此外,该患者虽有发热、炎症指标升高,但热型不规则,也提示非感染性原因可能。
ECD是⼀种髓系祖细胞恶性肿瘤,⽬前尚未发现感染或环境因素导致的ECD。ECD的诊断需要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实验室检查不具特异性,可有炎性指标CRP、ESR升高,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升高,以及细胞因子(如IL-6、IL-8和TNF-α)升高,另外可有受累脏器功能不全、内分泌异常等。病理诊断是金标准,病变组织活检可⻅⼤⽚富含脂质的泡沫样组织细胞,ECD细胞表达CD68和CD163,S100部分患者可以阳性,但不表达CD1a或CD207;电镜无Birbeck颗粒。50%~70%的ECD患者病变组织存在着BRAF V600E突变,10%~20%患者存在着MAPK信号通路中其他的基因突变。本例患者在获得初步病理报告后,我们即考虑到ECD可能,保持与病理科、影像科、血液科医生沟通,利用微生物学检查后剩余的骨组织匀浆完成了BRAF V600E基因检测,避免了再次骨穿活检以获取用于分子基因检测的非脱钙骨组织。虽最终依靠病理获得确诊,但实际上是一个多学科合作的过程,也是我们团队在复杂疑难疾病诊治方面积累大量经验的体现。
并⾮所有ECD患者都需要治疗,通常仅有症状或有中枢受累或器官功能障碍证据的患者需要治疗。⽬前尚⽆适⽤于所有症状性ECD患者的治疗⽅案,亦⽆治愈ECD的已知⽅案。对于有BRAF V600E突变的患者,建议初始治疗采⽤ BRAF抑制剂(如维莫⾮尼),但不确定靶向治疗是否会改变ECD的⾃然病程,国内近期才开始开展相关临床试验。未检测到突变的患者,建议初始治疗使用大剂量干扰素(600~900MIU,3次/周),⽽不是靶向治疗或全身性化疗。糖⽪质激素对于ECD可能有临床效果,但尚未证实具有⽣存获益。⼿术和放疗对ECD的作⽤有限,主要⽤于治疗局部和/或机械性并发症。随访时需监测髓系恶性肿瘤(见于~10%的确诊患者)。

参考文献:
1.Milne P, Bigley V, Bacon CM, et al. Hematopoietic origin of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and Erdheim-Chester disease in adults. Blood 2017; 130:167.
2.Haroche J, Cohen-Aubart F, Amoura Z. Erdheim-Chester disease. Blood. 2020 Apr 16;135(16):1311-1318. PMID: 32107533.
3.Goyal G, Young JR, Koster MJ, et al. The Mayo Clinic Histiocytosis Working Group Consensus Statement for the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Adult Patients With Histiocytic Neoplasms: Erdheim-Chester Disease,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and Rosai-Dorfman Disease. Mayo Clin Proc. 2019 Oct;94(10):2054-2071. PMID: 314729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8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长知识了,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8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8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9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29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9-3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