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9|回复: 4

探案丨双下肢腓肠肌肿痛之“谜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6 08: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河南新乡

探案丨双下肢腓肠肌肿痛之“谜团”
作者:骆煜 金文婷 马玉燕

审阅:胡必杰 潘珏



一、病史简介

女性,68岁,浙江人,2020-09-09入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主诉:发现全身多发肿物伴疼痛1月

现病史

患者2020年8月踩踏玉米梗后出现右腿腓肠肌处肿痛,当时足部无伤口,无发热,偶有盗汗,无咳嗽、咳痰,后出现左腿、双侧手臂、面部左下颌多处肌肉肿痛,无破溃、脓液,表面皮温稍高,伴乏力。

2020-08-28 至宁波当地医院查白细胞总数不高,N 83.3%,L 10.7%,Hb 86g/L,CRP 27.1mg/L,ESR 51mm/H,T-SPOT阴性,抗核抗体 1:100。PET-CT示:左侧颌面部、双侧胸壁、右侧腹壁、四肢皮下及肌肉多发结节及团片影,右侧盆腔、髂血管旁多发长条状淋巴结,伴代谢增高;纵膈多发钙化灶。

2020-09-01 当地医院行右侧腓肠肌活检,病理示:送检骨骼肌组织及散在淋巴细胞浸润伴有多核巨细胞形成,考虑肉芽肿性病变。09-08 行骨穿,骨髓涂片示:骨髓增生低下,粒红巨三系细胞可见,未见原始细胞增生。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中山医院感染科。

既往史及个人史: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否认肝炎、结核等;20余年前因子宫肌瘤切除子宫,18年前右乳良性病灶切除;否认药物食物过敏。



1.png




二、入院检查(2020-09-09)

【体格检查 】

T 37.4℃,P 100次/分,R 20次/分,BP 140/80mmHg

查体:神志清,精神尚可,呼吸平稳,双肺未及明显啰音,心率100次/分,律齐,未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或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腿腓肠肌处、双侧手臂、左下颌可及多处肌肉肿块,皮温稍高,有触痛,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7.24X10^9/L,N 86.6%,L 9.5%,Hb 85g/L,Plt 368X10^9/L;

炎症标志物:hsCRP 99.6mg/L,ESR 35mm/H,PCT 0.06ng/ml,铁蛋白259ng/ml;

生化:ALT/AST 75/75U/L,Alb 37g/L,TB/CB 11.2/3.7μmol/L,SCr 45μmol/L,Na/K 139/3.6mmol/L,LDH 304U/L,CK/CK-MM 1843/1787U/L;

T-SPOT.TB 抗原A/B  0/0;D-二聚体 4.61mg/L;

G试验、隐球菌荚膜抗原、CMV-DNA/EBV-DNA阴性;

免疫球蛋白:IgG 6.15g/L,IgM 1.23g/L,IgE<10 IU/ml;

自身抗体:ANA均质1:100,余均阴性;总补体及C3、C4正常;

肿瘤标志物:NSE 20.4ng/ml,余均阴性;血培养:阴性;

心肌标志物:cTnT 0.22ng/ml,pro-BNP 169pg/ml;甲功正常;

细胞免疫:CD4/CD8 1.8,CD4 321cells/uL,CD8 178cells/uL。

【辅助检查】

心电图:窦性心律,ST段改变。

心超:1.轻度肺动脉高压 2.轻度主动脉瓣反流。



三、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老年女性,近1月出现四肢多处肌肉及左侧颌面部肿痛,伴乏力,皮温稍高,无破溃、脓液,无明显发热,偶有盗汗,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升高,血沉、PCT不高,肌酶升高,PET-CT示四肢皮下及肌肉多发结节及团片影,右侧盆腔、髂血管旁多发长条状淋巴结,伴代谢增高,外院行右侧腓肠肌活检,病理考虑肉芽肿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考虑如下:

结核感染:患者入院时有低热,病程中偶有盗汗,无咳嗽、咳痰,外院右侧腓肠肌活检,病理考虑肉芽肿性病变。但T-SPOT阴性,可进一步行肌肉组织抗酸涂片、Xpert MTB/RIF、mNGS等病原学检测以明确。

多发性肌炎: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近端肌无力,可伴吞咽困难、呼吸无力,部分患者出现Gottron丘疹或向阳性皮疹等特殊皮肤表现,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该患者血清CK升高,但无上述典型表现,Jo-1抗体阴性,可通过肌肉活检确诊。

其他原因引起的肌病:如药物性(他汀类、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代谢性(肉碱缺乏或肌腺苷酸脱氢酶缺乏症)、内分泌相关(甲减、糖尿病)。该患者无服用上述药物,甲功、血糖均正常,发作时与劳力无关,不伴有肌红蛋白尿,暂不考虑。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NTM):可同时累及皮肤、肌肉、淋巴结,部分可有发热、炎症标志物升高,病理表现为肉芽肿性病灶,需进一步行组织分枝杆菌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以明确。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09-10 行超声引导下右侧腓肠肌穿刺活检。

09-10 腓肠肌组织涂片找细菌、真菌及抗酸杆菌均阴性。

09-1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4.6U/L。

09-11 考虑分枝杆菌感染不除外,予口服阿奇霉素0.25g qd,静滴左氧氟沙星0.6g qd+阿米卡星0.4g qd。

09-14 腓肠肌组织病理报告:镜下横纹肌萎缩,其间见较多肉芽肿,伴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倾向肉芽肿性肌炎,抗酸染色阴性。



2.png




09-14 腓肠肌组织NGS阴性。

09-16 请风湿科会诊,结合病史及检查结果,考虑结节病性肌炎可能。予停用抗菌药物,口服美卓乐20mg qd,来氟米特10mg bid治疗。

09-19 行下肢软组织MRI平扫:双侧小腿肌肉炎性改变。



3.png




09-24 诉双下肢疼痛及乏力较前减轻,复查CRP 4.3mg/L,血沉2mm/H,CK 643U/L,CK-MM 533U/L。

09-25 病情较前好转,予出院,嘱继续口服美卓乐、来氟米特治疗。

出院后电话随访,服药1月后四肢肌肉结节好转,乏力改善。



4.png




五、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终诊断

结节病性肌病
诊断依据

患者老年女性,近1月出现四肢肌肉肿痛,伴乏力,表面皮温稍高,CRP升高,血沉、PCT正常,血清肌酶升高,行PET-CT示:左侧颌面部、双侧胸壁、右侧腹壁、四肢皮下及肌肉多发结节及团片影,右侧盆腔、髂血管旁多发长条状淋巴结,伴代谢增高,下肢软组织MRI示:双侧小腿肌肉炎性改变。行超声引导下右侧腓肠肌穿刺活检,腓肠肌组织抗酸涂片及mNGS阴性,病理示:镜下横纹肌萎缩,其间见较多肉芽肿,伴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倾向肉芽肿性肌炎,抗酸染色阴性。使用激素及免疫调节剂治疗后症状较前好转,炎症指标及CK降低,故考虑该诊断。


六、经验与体会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病理特征为受累器官存在非干酪样肉芽肿。可侵犯全身各个脏器,肺部和淋巴系统最常受累,而肌肉受累少见。结节病性肌病通常为无症状、隐匿性、近端肌受累,急性期可伴有发热、肌痛、多关节痛以及结节性红斑等。

有症状的结节病性肌病临床上可分为3类:包括慢性肌病、急性肌炎和结节性肌病。其中结节性肌病最少见,可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双侧的、触痛性结节,好发于下肢。结节大小不一,通常可触及且疼痛,偶有肌无力或活动受限。该患者以双下肢腓肠肌肿痛伴乏力起病,可触及肌肉多发结节,故需要考虑该诊断的可能。

结节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影像和病理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需要具备以下要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符合结节病、排除其他可能表现相似的疾病,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非干酪样肉芽肿。不同结节病患者的受累组织或器官、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预后都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呈现自限性病程,约25%左右的患者表现为慢性、进展性病程。该患者表现为痛性肌肉结节,查肌酶升高,MRI显示T2WI多发片絮状高信号灶,PET提示四肢肌肉多发结节及团片影,伴摄取增高。行肌肉穿刺活检病理倾向肉芽肿性肌炎,均符合该诊断。

结节病治疗的主要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对于结节性肌病患者,初始剂量为泼尼松每日0.5-1mg/kg。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因为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不能逆转肌肉萎缩。所有结节病伴肌无力患者都应评估是否适合理疗,并指导其定期锻炼。糖皮质激素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在4-8周内逐渐减至7.5mg/d以下,然后在接下来的4-8周内逐渐减停,使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总持续时间小于3个月。



参考文献:

[1] Crouser ED, Maier LA, Wilson KC, et al. Diagnosis and Detection of Sarcoidosis. An Official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20; 201(8): e26-e51.

[2] Maeshima S, Koike H, Noda S, et al.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sarcoidosis manifesting as generalized chronic myopathy. J Neurol 2015; 262:1035.

[3] Guimar&#227;es JB,  Nico MA,  Omond AG, et al. Radiologic Manifestations of Musculoskeletal Sarcoidosis. Curr Rheumatol Rep. 2019; 21(3): 7.

[4] Cohen Aubart F,  Abbara S,  Maisonobe T, et al. Symptomatic muscular sarcoidosis: Lessons from a nationwide multicenter study. Neurol Neuroimmunol Neuroinflamm. 2018; 5(3): e452.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22-8-16 09: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广州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11: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杭州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6 12: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苏苏州
感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9 17: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重庆长寿区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