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63|回复: 33

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试题及答案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4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试题
一、单选题
1.我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坚持“       ” 防控策略和“        ”总方针。( A  )
A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动态清零       B 外防反弹、内防输入    动态清零
C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全面清零        D外防反弹、内防输入    全面清零
2.        已成为我国境外输入和本土疫情的优势流行株。(  B )
A德尔塔变异株   B奥密克戎变异株  
3.新冠病毒属于     冠状病毒。(  B  )
A  α    B  β    C γ    D  δ
4.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      天.( C  )
A 1-2    B 2-3    C 2-4    D 3-4
5.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监测,一旦发现发热等可疑患者及时开展实验室检测,对病例应在(  B )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A 1    B 2   C  3    D  4
6.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发热等可疑患者后要在( B )小时内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
A 1    B 2    C  3    D  4
7.核酸初筛阳性人员,要在出具检测结果后  小时内进行初筛阳性报告,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应在   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转运至方舱医院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C )
A  2;4     B  4;2     C  2;2    D  4;4
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如后续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需在( C  )小时内订正为确诊病例。
A  6    B  12    C  24    D  48
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应在(  B )小时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报告。
A  3    B  2   C  4    D   5
1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对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等( A )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A 每日   B 每周    C 每月    D 每季度
11.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重点场所辖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感染者后,应及时组织完成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按照每天至少( A )的抽样比例或按照辖区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A  20%    B  10%   C  50%    D  30%
12.纳入社区管理的新冠肺炎出院(舱)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员在出院(舱)后第(  C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A 1、4    B 7、14    C 3、7     D 3、5
13.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后应在( A  )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和隔离医学观察。
A  2   B  3    C  4    D   5
1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病例需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和隔离医学观察,病例治愈出院后,应当继续隔离医学观察( A )天。
A  7    B  14     C  30       D  60
15.密切接触者应安排专用车辆在( C )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做到应隔尽隔、应隔快隔。
A  4    B  6     C  8   D  2
1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高风险区连续(  A  )天无新増感染者可降为中风险区。
A  7    B  14     C  10    D  3
1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高风险区降为中风险区后,连续(  D  )天无新增感染者可降为低风险区。
  A  7    B  14     C  10    D  3
18.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等防范措施,低风险区人员离开所在城市应持( D )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A  6    B  12    C  24     D  48
19.疫情发生地发现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中高风险区域人员流出本地后,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应于(  B )小时内通过国家疫情防控管理平台或函件向流入地发出协查单。
A  1     B  2     C  3    D  4
20.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应于(  D  )小时内发布疫情风险区域等相关信息。
A  2    B  3     C  4    D  5
21.承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标本检测工作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其他部门专业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应当在( C )小时内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
A  4    B  6    C  12    D  24
2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对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外工作人员每周开展( B )次核酸检测。
A  1    B  2     C  3        D  4
23.对于符合条件的( C )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A  3      B  12     C  18    D  20
24.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群范围扩大至   岁以上,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   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 A )
A  3   3     B  3  12     C  5  18    D  12  20
25.重点提高( D )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的全程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
A  3      B  18     C  50    D  60
26.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范围内发现 ( B )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A  1    B  2     C  3        D  5
27.聚集性疫情应在 (B  )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报告。
A  4    B  2     C  3        D  6
28.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后,应当进行 ( A  )天居家健康监测。
A 7      B  5     C  3        D  14
29.新冠核酸阳性人员复核确认后   小时内到达现场,   小时内完成个案核心信息调查,   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并根据疫情进展动态更新流调报告。( A  )
A  2 、4、 24     B  2 、4、6     C  2、6、12        D  4、4、12
30.高风险区原则上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划定,可根据流调研判结果调整风险区域范围,采取“    ”等封控措施。( A  )
A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B人不出区、错峰取物   C个人防护、避免聚集   D无限制、自由通行
31.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采取“     ”等防范措施。(  C  )
A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B人不出区、错峰取物   C个人防护、避免聚集   D无限制、自由通行
32.中风险区采取“      ”等管控措施。(  B  )
A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B人不出区、错峰取物   C个人防护、避免聚集   D无限制、自由通行
33.协查方收到协查信息后,快速对有关人员进行排查,并按照风险等级分类采取发送短信、核酸检测、健康监测、隔离等管控措施,确保每名风险人员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并于接到协查信息后 ( D )小时内向疫情发生地反馈初步排查管控结果,形成信息闭环。
A 2     B  4     C  12      D  24
34.对有低风险地区 7 天旅居史的人员,3天内应完成( B  )次核酸检测,并做好健康监测。
A  1    B  2     C  3        D  5
35.设置集中隔离场所,以地市为单位按照当地常住人口 ( D  )间/万人口的比例储备足够的集中隔离房间,协同周边城市统筹用好隔离资源。
A  30      B  70     C  50    D  60
36.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应建立     例行新闻发布会机制。( A  )
A 每日   B 每周    C 每月    D 每季度
37.口岸城市要健全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坚持人物同查、人物共防,有效防范境外疫情通过入境人员和进口货物输入传播的风险。离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需持 (  B )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A  24      B  48     C  72    D  96
38.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健全疫情防控指挥体系,指挥体系要保持(  A )小时持续运转,发现疫情后立即转入应急状态。
A  24      B  48     C  72    D  96
39.各省级疾控机构应统一部署本省所有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的保存,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应于(  C )专库/专柜长期保存,阴性标本待核实无误后由各单位妥善处理。
A-20℃   B-4℃    C-70℃    D-50℃
40.疾控机构在接到病例报告后应当立即调查核实,于(  A  )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确认审核。
A 2     B  4     C  12      D  24
41.第三方检测机构发现检测标本结果为阳性的,应当立即上报所在地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并由医疗机构或属地疾控机构在(  A  )小时内将相关信息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
A 2     B  4     C  12      D  24
42.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将辖区内风险职业人群纳入信息化系统管理,( C  )收集辖区内人群、物品和环境核酸检测数量和阳性数,并将汇总数据报送至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A 每日   B 每周    C 每月    D 每季度
43.各地要做好三级流调队伍配备,一级流调人员为核心力量,以地市为单位,原则不少于   人; 二级流调人员可在24小时内增援,以地市为单位,原则不少于   人;三级流调人员为后续储备力量,以省为单位不少于   人。( B   )
A50、100、500    B 50、200、1000    C100、200、1000    D100、500、1000
44.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   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   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D   )
A 14、14     B  4、7     C  7、7      D 2、2  
45.中风险区域连续   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   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降为低风险区。( C )
A 14、14     B  3、3     C  7、7      D 7、5  
46.高风险区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实行全程封闭管理,要做好健康监测和保持一定频次的核酸检测,工作结束后进行不少于 ( C ) 天的居家健康监测。
A 3    B  5    C  7     D  14
47.隔离对象进驻集中隔离点后,医务人员在 ( D  )小时内尽快核实隔离对象基本信息和健康相关情况,做到有序接收,不漏一人、不错一人。
A 2     B  4     C  12      D  24
48患者隔离的场所可采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 ( B  ) 次,每次不少于 20~30 分钟。
A 1-2     B  2-3    C  3-4      D  4-5
49对新冠患者血液、分泌物和呕吐物等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 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 C )的含氯消毒剂(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 干巾)小心移除。
A 1000mg/L ~2000mg/L  B 2000mg/L ~ 5000mg/L  C 5000mg/L ~ 10000mg/L  D10000mg/L ~ 20000mg/L
50.新冠患者使用后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  B ),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30 分钟。
A  100mL/m2 ~ 200mL/m2    B  100mL/m2 ~ 300mL/m2  
C  200mL/m2 ~ 300mL/m2   D  300mL/m2 ~ 500mL/m2
51.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清除污染物,再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   碘伏或过氧化氢消毒剂擦拭消毒 3 分钟以上,使用清水清洗干净;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   碘伏冲洗消毒。( B  )
A  0.5%、 0.5%      B 0.5%、 0.05%     C  1% 、 2%      D 2%  0.5%
52.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在住院、隔离观察或健康监测期间应( A  )
A 单采单检    B 双采双检   C混采混检   D单采双检
53.每个病例必须采集呼吸道标本(上呼吸道标本或下呼吸道标本),重症病例优先采集( B  )
A上呼吸道标本   B 下呼吸道标本  C 便标本/肛拭子   D 血液标本
54.鼻咽拭子:采样人员一手轻扶被采集人员的头部,一手执拭子,拭子贴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 由于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待拭子顶端到达    时,轻轻旋转   ,然后缓缓取出拭子,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 病毒保存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A  )
A 鼻咽腔后壁、一周    B鼻咽腔后壁、三周   C 鼻咽腔前壁、一周   D鼻咽腔底部、三周
55.口咽拭子采集部位(  A   )
A两侧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
B两侧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1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1次
C两侧扁桃体稍微用力上下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来回擦拭至少3次
D两侧扁桃体稍微用力上下擦拭至少1次,然后再在咽后壁来回擦拭至少1次
56新冠病毒核酸标本包装要求要符合《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相应的标准。涉及外部标本运输的,应根据标本类型,按照 ( C  )感染性物质进行三层包装。
A    A 类    B  B类   C   A 类或 B类    D    C类
57.新冠病毒核酸标本采集后应当尽快送往实验室,标本采集后室温(25℃)放置不宜超过( B )小时。
A 2    B  4    C  12     D  24
58.新冠病毒培养、动物感染实验应当在生物安全(  C )及以上实验室开展。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59.对本土疫情的指示或首发病例、本土疫情中由不同基因型的毒株导致的新传播链的指示或首发病例,测序完成后应于   小时内将数据报送病毒病所,病毒病所确认数据完整无误后于    小时之内反馈结果。( C   )
A  4、8     B  12、24       C  24、48     D  48、96
二、判断题
1.新型冠状病毒仅通过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进行传播。( B  )  
A 、正确
B 、错误
2.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A  )
A 、正确
B 、错误
3.现有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的重症和死亡仍有效。( A  )
A 、正确
B 、错误
4.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群范围扩大至3岁以上,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12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B  )
A 、正确
B 、错误
5.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旦发现可疑患者及时开展实验室检测,发现初筛阳性人员要遵从“逢阳必报、逢阳即报”原则。( A  )
A 、正确
B 、错误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 A  )
A 、正确
B 、错误
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范围内发现3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B  )
A 、正确
B 、错误
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对快递、外卖、酒店服务、装修装卸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商场超市和农集贸市场工作人员,口岸管理服务人员以及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员等每周开展两次核酸检测。( A  )
A 、正确
B 、错误
9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区域协查人员、涉疫场所暴露人员、解除闭环管理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等,按照防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 A  )
A 、正确
B 、错误
10.出现本土疫情后,辖区药店应对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将信息推送辖区街道(社区)管理,及时督促用药者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可先开展一次抗原检测。( A  )
A 、正确
B 、错误
11.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发现后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进行治疗或隔离观察,转运时尽可能使用负压救护车。( A  )
A 、正确
B 、错误
12.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来源不明的病例,应迅速开展溯源调查;对有证据提示物品、环境是传染源的,应采用先采样、再封控、后消毒的方式,避免证据丢失。( B)
A 、正确
B 、错误
1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入境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在居家健康监测的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A  )
A 、正确
B 、错误
1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人、物离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需持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B )
A 、正确
B 、错误
15.发现初筛阳性人员要遵从“逢阳必报、逢阳即报"原则,在出具检测结果后2小时内进行初筛阳性报告,经确诊后应在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B )
A 、正确
B 、错误
16.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采集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复核,期间单人单间隔离,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48小时),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 B )
A 、正确
B 、错误
17.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 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在 4小时内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落实“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核酸检测策略,也可同步进行抗原检测,尽早发现疫情。( B )
A 、正确
B 、错误
18.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风险职业人群、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纳入社区管理人群等核酸检测、传染源追踪、流行病学调查、区域人群筛查等途径发现。( A  )
A 、正确
B 、错误
19.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严格做好健康监测,如后续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需在 48小时内订正为确诊病例。( B )
A 、正确
B 、错误
20.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等每天开展2次核酸检测。( B )
A 、正确
B 、错误
21.纳入社区管理的新冠肺炎出院(舱) 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员在出院(舱)后第 1、4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B )
A 、正确
B 、错误
22.无症状感染者参照轻型病例进行管理,在方舱医院进行 7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第 6 天和第 7 天采集鼻咽拭子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 A  )
A 、正确
B 、错误
23.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应继续进行 7 天居家健康监测。( A  )
A 、正确
B 、错误
24.既往感染者出院(舱)后,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阳性,如未出现任何症状体征且核酸检测 Ct 值≥35,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 A  )
A 、正确
B 、错误
25.既往感染者出院(舱)后,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阳性,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或 CT 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治疗。如核酸检测 Ct 值≥35,应判定和管控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 B  )
A 、正确
B 、错误
26.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采取“7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 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A  )
A 、正确
B 、错误
27.密接的密接采取 7 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每日应做好体温和症状监测,在第 1、4、7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A  )
A 、正确
B 、错误
28.密接的密接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且对应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前两次核酸检测有阳性结果,将密接的密接调整为密切接触者,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 A  )
A 、正确
B 、错误
29.涉疫场所暴露人员是指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共同暴露于婚(丧) 宴、餐馆、超市、商场、农贸(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和密闭场所,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判定原则的。( A  )
A 、正确
B 、错误
30.在区域核酸检测能力不足时,可采用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迅速统筹协调核酸检测力量支援。( A  )
A 、正确
B 、错误
31.转运过程中做到有序就座,控制同车人员数量,车辆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将感染者与密切接触者共同转运。( B  )
A 、正确
B 、错误
32.解除隔离时,对“人、物、环境”同时采样进行核酸检测,如结果均为阴性可解除集中隔离;如物品或环境核酸检测阳性,在排除隔离人员感染的可能后,方可解除集中隔离。( A  )
A 、正确
B 、错误
33.集中隔离点检出阳性时,不需要及时排查隔离点是否有交叉感染风险。( B  )
A 、正确
B 、错误
34.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应在社区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单独居住或单间居住,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本人不得外出,共同居住人可以随意进出。( B  )
A 、正确
B 、错误
35.中高风险区等实施封管控措施区域内,重点对小区楼栋、防疫物资保障场所(点)、垃圾储存点、快递集散点等区域环境开展预防性消毒。( A  )
A 、正确
B 、错误
36.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要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核酸检测和闭环作业后的管控措施。( A  )
A 、正确
B 、错误
37.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孕妇、儿童等要尽可能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尤其是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场所。( A  )
A 、正确
B 、错误
38.公民按要求配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本土疫情处置中的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负责。( A  )
A 、正确
B 、错误
39.省级疾控机构应及时将新发现的变异株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和标本报送中国疾控中心进行分析复核。( A  )
A 、正确
B 、错误
40.中国疾控中心发现变异株影响检测试剂灵敏性和疫苗保护效果时,应及时将相关情况上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A  )
A 、正确
B 、错误
41.具备评估能力的省级疾控机构应对本省新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及时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和疫苗保护效果影响的评估,不需要将评估结果报送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进行复核。( B  )
A 、正确
B 、错误
42暴露于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人员可以判定为密切接触者。( A  )
A 、正确
B 、错误
43.对与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同住、同餐、同工作(学习)、同娱乐(如棋牌、卡拉 OK)等接触频繁人员判定密接的密接。( A  )
A 、正确
B 、错误
44.14岁及以下儿童的父母或家人均为密切接触者, 首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做好个人防护和保持人际距离的情况下,儿童可与父母或家人同居一室。( A  )
A 、正确
B 、错误
45.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可以作为儿童的陪护人员。( B  )
A 、正确
B 、错误
46.疑似病例排除后,其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可解除隔离医学观察。( A  )
A 、正确
B 、错误
47.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应当独立居住,减少与他人接触,原则上不得外出。如须外出,须经管理人员批准,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B  )
A 、正确
B 、错误
48.风险区域解除管控前 24 小时内,应完成一次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 A  )
A 、正确
B 、错误
49.中高风险区域在实施管控后前 3 天连续开展 3 次检测,第1 天和第 3 天完成两次全员核酸检测,第 2 天开展一次抗原检测,后续检测频次可根据检测结果确定。( A  )
A 、正确
B 、错误
50.新冠肺炎感染者原则上由120救护车进行转运,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转运采用大巴车等容纳乘客数量多的车辆进行转运。( A  )
A 、正确
B 、错误
51.转运病例时医务人员应穿防护服,戴手套、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司机应穿工作服,戴医用防护口罩、手套。( A  )
A 、正确
B 、错误
52.转运时控制同车人员数量,尽量间隔就坐, 做好个人防护,规范佩戴N95/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和手套,减少相互交流。( A  )
A 、正确
B 、错误
53.所有隔离对象在观察期间允许与其他隔离对象接触。( B  )
A 、正确
B 、错误
54.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工作期满后, 开展 7 天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第 1、3、5、7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B  )
A 、正确
B 、错误
55.抗原检测不作为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诊断的依据,仅用作核酸检测方法的补充,实现“快筛快检”,提高感染者发现的及时性。( A  )
A 、正确
B 、错误
56.血清抗体检测用作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补充检测,也用于评估疫苗接种后诱发的免疫反应。( A  )
A 、正确
B 、错误
三、多选题
1.国内外现有研究对奥密克戎变异株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BCDE  )
A传播能力更强
B传播速度更快
C感染剂量更低
D致病力减弱
E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2.我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始终坚持科学精准防控,落实“       ”措施。(ABCDE  )
A早预防    B早发现    C早报告    D早隔离     E早治疗
3.我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始终坚持“       ”的原则,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  ABCD  )
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C依法科学D分级分类  
4.根据病原学特点,以下哪些方法能对冠状病毒有效灭活?( ABCDE  )
A 、乙醚    B 、75%乙醇    C 、含氯消毒剂    D 、过氧乙酸    E 、氯仿
5.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BCD     )。
A 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感染剂量更低,致病力减弱,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B 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
C 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D 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高风险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通过以下哪些途径发现?(  ABCD   )
A 核酸检测     B 传染源追踪    C 流行病学调查    D 人群筛查
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主要通过以下哪些途径发现?(  ABCD   )
A 常规诊疗活动
B 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审核分析
C 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
D 重点场所和重点机构人员以及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
8.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对下列哪类人员进行抗原检测(ABCD)
A 发热患者和其他无发热的可疑患者      B 不明原因肺炎患者
C 住院患者中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    D 所有新入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为动态了解病毒基因变异情况,及时发现感染来源,可以对下面哪类病例开展病毒基因序刻测定、分析及病毒分离?( ABCD )
A 本土疫情中的首发或早期病例
B 与早期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关键病例
C 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病例
D 境外输入病例、入境物品及相关环境阳性标本
1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   )。
A 在方舱医院进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第6天和第7天采集鼻咽拭子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B 两次核酸检测 N 基因和 ORF 基因 Ct 值均≥35(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界限值为40),可解除隔离。.
C 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界限值低于35),可解除隔离。
D 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可正常进行上下班。
11.发生较大规模疫情时,为缓解集中隔离点资源严重不足,对密切接触者可采取哪些管理措施?(   ABCD    )
A 5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5天居家隔离医学观祭
B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C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2、5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D 解除集中隔离后应“点对点”闭环返回至居住地
12.与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同住、同餐、同工作等人员可采取哪些管理措施?( ABCD  )
A 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B 每日应做好体温和症状监测,在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C 如密接的密接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且对应的密切接触者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前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可于第7天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D 如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检测有阳性结果,将密接的密接调整为密切接触者,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
13.对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低、中、高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BC    )
A 对有高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采取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B 对有高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中隔离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C 对有中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
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D 对有中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6、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1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集中隔离场所“三区两通道”为(   ABCDE   )。
A 隔离区
B 缓冲区
C 工作准备区(生活区与物资保障区)
D 工作人员通道
E 隔离人员通道
1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如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冷链食品,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ABD   )
A 接触阳性物品的从业人员需进行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B 与阳性食品接触频次较高的从业人员采取7天居家健康监测
C 接触阳性物品同批次物品的从人员需进行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间隔48小时)
D 与阳性食品接触频次较高的从业人员,应在居家监测的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
测。
16.现阶段,疫情防控的原则是什么( ABCD )
A 预防为主   B 防治结合     C 依法科学     D 分级分类
17.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解除集中隔离前,需对下列哪些物品进行核酸检测( ABCD )
A  手机表面          B  行李物表
C  枕头表面          D  卫生间门把手
18.采取“7+3”管理的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 ABCDE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A 第一天    B 第二天     C  第三天     D 第五天    E 第七天
19.出现本土疫情后,辖区药店应对购买(  ABCDE  )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将信息推送辖区街道(社区)管理,及时督促用药者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可先开展一次抗原检测。
A退热   B止咳   C抗病毒    D抗生素    E感冒
20.对与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 ABCD   )等长时间密切接触人员判定为密接的密接。
A同住    B同餐     C同工作(学习)   D同娱乐(如棋牌、卡拉 OK)   E同小区
21.现阶段我国对入境人员实施哪些健康管理措施?(  ABDE    )
A实施7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 天居家健康监测
B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 1、2、3、5、7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C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 1、2、3、4、7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D在居家健康监测的第 3 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E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 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2.与入境人员、进口冷链等货物及环境直接接触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脱离工作岗位后,需采取哪些健康管理措施?(  AB   )
A 7天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B观察期间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C观察期间第1、2、5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D在居家健康监测的第 3 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23.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包括哪些内容?(  ABCDE    )
A 勤洗手、 文明用餐       B科学戴口罩、遵守 1 米线      C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
D常通风、做好清洁消毒    E核酸检测、疫苗接种
24.新冠肺炎监测目的是什么?(  AB   )
A及时发现和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和聚集性疫情,及早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B动态监测病毒变异情况,了解病毒变异对核酸检测 试剂和疫苗保护效果影响。
C开展疫情形势分析和风险研判,提出防控建议。
D开展疾病传播特征、重点场所感染风险点等专题调查,为加深疾病的认识,解决防控中存在问题和调整防控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25.集中隔离场所启用期间,定期开展环境核酸检测。重点对生活区、工作人员通道和隔离人员通道 ( ABCD  )等部位进行采样检测。
A门把手   B垃圾   C台面  D清洁工具
26.下列哪些机构在辖区内出现 1 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应及时组织完成 1 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按照每天至少 20%的抽样比例或辖区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ABCDEF )
A学校和托幼机构、培训机构
B养老和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
C精神专科医院
D监管场所
E生产车间
F建筑工地
27.下列哪些人员需在作业期间每天 1 次全员核酸检测?(  ABCDE   )
A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洁、维修等人员
B口岸进口物品搬运人员
C进口冷链食品储存加工企业一线人员
D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
E定点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
28.根据需要组织开展疾病传播特征、定点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重点场所等风险点等相关专题调查。其中疾病传播特征主要包括哪些?( ABCD   )
A疾病严重性、潜隐期、排毒期、症状期    B传染性    C传播途径    D疫苗效果
29.密切接触者依据以下哪些原则进行判定?(  ABCDEF  )
A.共同居住生活人员;
B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
C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D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
E在办公室、会议室、车间、班组、宿舍、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F密闭或通风不良环境下共用卫生间、共乘电梯、共餐(同桌/邻桌/频繁经过)、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 乐服务的人员;
30.采取“5+5”管理的密切接触者,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ABCD )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 2、5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A 第一天    B 第二天     C  第三天     D 第五天    E 第七天
31.密接的密接在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第 ( ADE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A 第一天    B 第二天     C  第三天     D 第四天    E 第七天
32.风险区划定的主要考虑因素有那些?( ABCD  )
A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条件、居住环境、居住地周边的自然屏障(公路、河流、山川等);
B相关区域内人群防护情况、人群聚集情况、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与其他人员接触的频繁程度;
C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工作、活动的时间、范围以及相关场所的密闭性、通风情况;
D疫情发现后开始调查时间的间隔长短等。
33.出现以下哪些情形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不纳入风险区域判定?(ABCDE)
A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经调查评估无集中隔离点之外传播风险。
B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经调查评估无家庭外传播风险。
C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严格闭环管理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 和无症状感染者,经调查评估无闭环外人员传播风险。
D出院(舱)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经调查评估无传播风险。
E解除隔离后核酸检测阳性且持 90 天内新冠感染证明的入境人员。
34.集中隔离点的管理对象有哪些?( ABCD   )
A密切接触者   B入境人员    C高风险区外溢人员     D其他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应隔尽隔人员
35.集中隔离点应具备以下哪些条件,经院内感染防控等专家或有关部门评估满足启用条件后方可启用。( ABCDE  )
A集中隔离点需按照设置要求改造,验收合格。
B防疫和应急物资到位。
C工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后进驻集中隔离点。
D建立工作制度和相关台账。
E配有转运车辆。
36.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管理对象有哪些?( ABCD  )
A密切接触者中的特殊人群   B密接的密接
C中风险区外溢人员         D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
37.新冠病毒病例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等室内空气的终末消毒可参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WS/T368-2012),在无人情况下,可选择以下( ABC  )消毒剂,按 20mL/m3 用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法进行消毒。
A5000mg/L 过氧乙酸     B3%过氧化氢      C二氧化氯    D 含氯消毒剂
38.新冠病毒污染后的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床围栏、床头柜、家具、门把手和家居用品等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可用( ABD  ) 等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 作用 30 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A  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          B   500mg/L 的二氧化氯消毒剂       C   1000mg/L 的二氧化氯消毒剂
D  2000mg/L 的季铵盐类消毒剂      E   2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
39.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健康的服务对象有哪些( ABCDEF   )
A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属           B隔离人员及家属         C病亡者家属
D医务人员等一线工作人员       E特殊困难老年人         F困境儿童等
40.新冠病毒标本采集对象包括哪些?( ABCD   )
A新冠肺炎病例   B可疑感染人员     C其他需要进行检测的人员     D可能被污染的环境或物品
41.关于新冠病毒核酸标本保存说法正确的是( ABCDE   )
A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当尽快进行检测,可在 24 小时内检测的标本置于 4℃(2℃~8℃) 保存。
B 24 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
C血清标本可在 4℃存放 3 天,-20℃以下可长期保存。
D境外高风险区域人群以及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人员的核酸检测标本,检测后,应当在-20℃保存 7 天。
E其他一般人群筛查标本,则可在 4℃保存24 小时。
F不用设立专库或专柜单独保存标本。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贡献排行榜:
发表于 2022-8-4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4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4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5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5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5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5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下载学习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5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5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5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5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的分享,正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5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5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5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0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无私奉献,下载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2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下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7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8-17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