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怀英/韩玲样
近日,在《河南省纪委监委关于郑州9名公职人员因疫情防控不力被严肃追责问责的通报》中,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防控科科长被“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这一消息如同一声炸雷,在各个感控群里炸开了锅。什么是“立案审查调查?”什么是“留置措施”?
在某度查询结果如下(仅供参考):立案审查调查:应当是案件的调查阶段,做出是否立案的审查,立案调查是纪委常用说法,指国家工作人员(党员)涉嫌违纪问题,由纪委予以立案,通常下一步措施是两规,查实后进行党纪政纪处分,如涉嫌犯罪则移送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留置措施:根据《监察法》第二十二条,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
(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
(二)可能逃跑、自杀的;
(三)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四)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
对涉嫌行贿犯罪或者共同职务犯罪的涉案人员,监察机关可以依照前款规定采取留置措施。留置场所的设置、管理和监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八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管理和业务工作。主要职责是:
不难看出,院感科的主要职责为培训指导、监督检查,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进行报告、调查和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而在很多医院,院感科一没有最终决策权,二不是直接执行者,三没有人事权和财权,所有制度、措施的最终落地需要“人人都是科学感控实践者”,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郑州六院的感染防控科科长、医务科科长被“立案审查调查”呢?
通报给出的答案是“疫情防控不力”。如何不力?通报没有给出更多细节。但小编查了一下之前关于郑州六院新冠疫情院内感染的通报,该院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防控不力主要表现为“医院管理混乱、院感防控存在薄弱环节”。很显然,通报中给出的这些“不力”原因导致这样的处罚结果(虽然不是最终结果)让院感人多少有点出乎意料,甚至非常意外。
感控人没有推卸责任和袒护同行的意思,感控人也非常认同“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感控科可能有工作不到位的地方”这样的观点和假设,我们只是希望从当地政府披露和还原事件更多细节中,汲取更多有针对性的教训,以避免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假设,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防控科科长因为疫情防控不力最终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知道这个事件会不会成为中国感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负性事件?
回首往事,1986年,在原卫生部的大力支持下,“中-丹医院感染培训”项目顺利举行,国内第一批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由此产生。尽管医院感染管理已正式起航,但由于诸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认知不到位,很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各地不断有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这些事件在为我们敲响警钟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的感控事业发展。笔者将这几个里程碑事件(负性)进行了梳理,分享给大家(前五个事件主要借鉴了宗志勇教授在《医院感染概述和感控人员角色定位》专题讲座中的内容,在此表示感谢)。
第一个里程碑:深圳市妇儿医院手术切口感染
时间:1998年4-5月
地点:深圳市妇儿医院
事件: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感染菌为龟分支杆菌,其中妇产科138例,外科(包括儿科)28例
起因:浸泡刀片和剪刀的戊二醛因浓度配置错误而造成手术器械灭菌失败
处理:该院院长被免职,直接责任人(药剂科某主管药师)被开除。46名患者起诉医院索赔2681万。
启示:让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第一次认识到医院感染可以累及到众多的患者受到伤害,让这么多医务人员受到处罚,医院感染暴发对医院声誉、运营可以产生严重的影响。
意义:从该事件之中,行政部门和各医疗机构认识到了医院感染工作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中的重要性;各地也加强了对妇幼医院、个体行医者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的机构的监督管理;推动了两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达标建设的步伐,加快了消毒供应中心规范的问世。
第二个里程碑:SARS事件
时间:2003年
事件:我国内地累计报告病例5327例,死亡349例,其中医务人员感染966例,占感染总数的18%,牺牲33人。医务人员感染主要发生在疫情早期。感控专家钟秀玲、李六亿等首次从建筑布局、工作流程、消毒隔离、职业防护等方面做了详细要求,之后医务人员感染比例开始逐渐呈下降趋势。
启示:医院感染不仅危害患者,还危害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具有双向性的危害。
意义:感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受到更多人关注。加快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颁布及《传染病防治法》的修订,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院内感染作为重点内容列入其中。
第三个里程碑:西安某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时间:2008年9月
地点:西安交大附属一院新生儿科室
事件:9名患儿发生医院感染,8名患儿死亡。
处理:医院院长和主管副院长被撤职、新生儿科主任和护士长、医务部和护理部负责人被免职、新生儿科室暂时关闭。
启示:在此次事件之前,我们认为医院感染防控与医院自身的资源和自身的管理有关系,医院感染事件主要发生在地市级或更小规模的医院。但此次事件让我们认识到大型三甲医院同样存在医院感染暴发隐患,存在医院感染薄弱环节,如果医院感染管理不到位,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同样可能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意义:推动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架构的规范建设(如成立三级感控组织,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责、感控科独立等),加速了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等重点环节防控指南的制定。
第四个里程碑:浙江省中医院HIV感染事件
时间:2017年
地点:浙江省中医院
事件:该院一名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个人原因在医院外感染HIV,该院一名技术人员违反“一人一管一抛弃”操作规程,在操作过程中重复使用吸管造成交叉污染,导致4例治疗者感染HIV。
处理:院长、党委书记、分管副院长、检验科主任、医务部主任、院感科科长被免职;直接责任人(检验科当事技师)犯医疗事故罪,判刑2年半。
启示:在临床诊疗、护理等操作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仅是违规,还会违法,从而承担法律责任。
意义:推动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规范(不得重复)使用。
第五个里程碑:新冠肺炎全球流行事件
时间:2019年12月至今
事件:在疫情早期,医务人员在防控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累计>3000名医务人员感染,22人感染后死亡。和SARS一样,医务人员感染主要发生在疫情早期。增加各医疗队感控人员力量和提升全体医务人员感控技能之后,感染率明显下降,4万余名援鄂队员零感染。
启示:时隔17年,我们为医务人员防护不到位再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提醒我们,在传染病防控中,医务人员要时刻做好个人防护,在“人人都是科学感控实践者”氛围中、在人人都将感控要求“入脑入心”、人人都怀着敬畏之心扎实落实感控措施的前提下,可以实现“零感染”,否则......
意义:再次推动了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措施的落实。感控的重要性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第六个里程碑:广东顺德新生儿感染事件和江苏东台丙肝暴发事件
时间:2019年
事件:广东顺德某医院新生儿病房发生感染暴发事件,共导致19例感染,其中5例死亡;江苏东台某医院血透室发生丙肝病毒感染事件,累及69例患者。
处理:顺德医院、佛山市卫生健康局、顺德区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人、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理;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撤销顺德医院三级甲等医院资格、收回证书和标识,责令顺德医院针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予以通报批评;东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和分管副院长被免职。
启示:医院感染暴可能导致医院被取消三级甲等医院资格。感控工作在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具有“一票否决”的重要性。
意义:推动了医院感染管理十项基本制度的落地。该制度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的基本要求,具有“底线性”、“强制性”,强调了“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
第七个里程碑:郑州六院新冠疫情暴发事件???
时间:2021年
地点:郑州六院
事件:2021年7月份,郑州六院发生多名医务人员、陪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疫情进一步从院内扩散到社区。9月4日,河南省纪委监委对郑州9名公职人员因疫情防控不力进行追责问责,其中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卫健委党组书记、卫健委副主任、医政医管处处长、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分别被免去其现任职务或党内严重警告等处分;郑州六院院长和医务科科长,被立案审查调查;六院副院长和感染防控科科长,被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
启示:???
意义:???
郑州六院新冠肺炎院内暴发事件和之前其他个别医院内发生的新冠肺炎暴发事件有相同也有不同,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可能在于“相关负责人、主管责任人”的处罚明显不同。
从郑州六院暴发事件中,我们能汲取很多很多教训,比如陪护和患者应封闭式管理、病房不得加床且床与床之间应保持适当床间距、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应科学和规范、疫情信息上报应及时、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全覆盖等,这些均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除了在疫情防控和院感防控中我们应该汲取的教训外,我们还想知道此次事件在别的方面给我们什么启示(比如:感控专职人员在感控管理中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定位?)
严格来说,郑州六院此次事件并没有完全尘埃落定,但“立案审查调查、留置措施”这几个词还是让大家特别关注,有很多感控的老师开始退缩:“打算辞职!“转岗”;有的发出疑惑:“人人都是科学感控实践者在权责统一方面如何得到更好的体现?感控措施执行不到位谁该负主要责任?”“责任和关怀哪个来的更快?”;有的开始反思:“我怎么努力才能保证医院不发生暴发事件呢,毕竟我不能每时每刻监管到每个人的每个操作环节呀?!”;有人开始担忧:“以后谁还愿意来感控科呢?感控队伍如何做大做强?”.....
郑州六院新冠肺炎暴发事件会成为感控发展里程碑事件(负性)吗?
通过负性事件的惨痛教训和事件发生后的痛定思痛,通过全国感控人的坚守与执着,我们一步一步迎来了感控事业的今天。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我国感控队伍从弱小走向强大;我们的感控组织从单一走向多元;我们的感控内涵从形式走向循证......
感控三十多年,栉风沐雨;感控三十多年,沧海桑田!感控,应该被重视!感控,应该更科学!感控人,应该被关怀和尊重!感控人,应该是人人,人人都应该是感控人!
最后提醒“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感控专职人员,“风物长宜放眼量”,在这特殊时期更要坚持、严格、落实落细培训指导督导检查力度,从而保障医、患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图文:王小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