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安全注射管理制度 安全注射是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基本路径和根本保障之一。应定期进行安全注射培训,使医务人员树立安全注射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在预防接种、医疗注射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一)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查对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2、注射前需确保注射器和药物处于有效期内且外包装完整,疑似有污染的器械和药品不得使用。 3、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及其针头不能重复使用(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4、使用同一溶媒配置不同药液时,必须每次更换未启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抽取溶媒。 5、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各种溶媒开启后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灭菌物品(棉球、棉签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6、使用合格的在有效期内的皮肤消毒剂,使用时必须注明开启时间;皮肤消毒后应完全待干再进行注射。 7、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仔细检查药物的质量,如出现药液变质、变色、浑浊、沉淀、过期或安瓿有裂痕等现象,不可使用。 (二) 严防锐器伤,确保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1、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直接分离注射器针头。 2、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 3、进行侵袭性治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4、锐器使用后应立即放入防渗漏、防穿透的锐器盒内,锐器盒放置的位置应醒目且方便使用。 5、锐器盒内的锐器在3/4满时应立即密闭,避免在转运过程中内容物外漏或溢出。 6、接触血液、体液时,需戴手套。 7、建议推广使用回缩自毁型安全注射器。 安全注射措施 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1、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 2、工作人员注射前必须洗手、戴口罩,保持衣帽整洁;注射后应洗手。 3、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并保持无菌。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做好三查七对制度,仔细检查药物的质量,如出现药液变质、变色、浑浊、沉淀、过期或安瓿有裂痕等现象,不可使用;如同时注射多种药物,应检查有无配伍禁忌。 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注射使用的皮肤消毒剂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落实皮肤消毒的操作流程,皮肤消毒后应完全待干后再进行注射。注射室内每日消毒并做好登记。 2、注射时做到一人一套物品,包括注射器、针头、止血带等,所用物品需按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对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的管理制度》进行分类放置。 四、现配现用药液 1、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2、药品保存应遵循厂家的建议,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疑有污染或保存不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妥善处置 五、职业安全防护 1、医务人员做好自身防护,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分离注射器针头,禁止手持利器随意走动,禁止将针头等利器随手传递。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需戴手套。进行侵入性治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利器刺伤或划伤。利器盒放置的位置应醒目且方便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