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吴怀英(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审稿丨王玉兰
肝炎日的由来2019年7月28 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的诞辰日,世界卫生组织( WHO)2010年5 月决定,从 2011 开始将每年7月28日定为世界肝炎日,旨在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没有肝炎的未来”。医务人员因为工作原因处于肝炎病毒的暴露危险中,医务人员如何防控病毒性肝炎?需要掌握病毒性肝炎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及防控措施才能实现“没有肝炎的未来”。
认识病毒性肝炎真面目1.病毒性肝炎及临床表现?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乙类法定传染病。肝炎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一般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急性期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慢性感染者可症状轻微甚至无任何临床症状。
2.五种类型肝炎特征
3.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结果意义
4.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
医务人员如何防控病毒性肝炎医务人员在执业的过程中,由于密切接触患者及各种侵入性操作,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很大,特别是血源性病原体乙肝、丙肝、丁肝等,所以重在预防。病毒性肝炎根据其传播途径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
1.乙肝、丙肝、丁肝的防控措施?
乙肝、丙肝、丁肝主要经血液、医源性、母婴、性传播等途径传播,一般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体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也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传播。所以医务人员工作中严格落实标准预防,包括手卫生、根据可能的暴露风险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PPE)、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安全注射等。主要防控措施如下:
(1)安全处置利器
(2)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根据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的风险评估,决定采用适当防护用品。常用防护用品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防护面屏、隔离衣等。
(3)严格执行手卫生
进行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工作时,必须佩戴手套;若手部皮肤存在破损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根据手卫生指征落实手卫生,摘手套后严格落实手卫生。
(4)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取血针和针灸针等针具)。为烦躁不安的患者进行抽血、注射等操作时,双人操作(一人固定患者一人操作),避免操作过程中的针刺伤等发生。
(5)不慎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快进行应急处置,针刺伤:一挤(避免局部挤压)二冲三消毒,粘膜暴露生理盐水冲洗、消毒,防止病毒侵入造成感染发生。
(6)注射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病毒性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比如乙肝疫苗。
2.甲肝、戊肝的防控措施?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水源、食物、手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所以医务人员注意以下防控措施。
(1)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甲肝和戊肝流行时,注意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注意不食生冷食物;
(2)严格手卫生,饭前便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污染环境后、接触患者体液后等落实手卫生;
(3)注意患者污染后环境的清洁消毒;
(4)注射疫苗,比如甲肝、戊肝疫苗;
医务人员疫苗预防注射程序现阶段预防病毒性肝炎大量使用的是甲肝、乙肝疫苗,戊肝疫苗处于III期研究阶段。
1.甲肝注射程序、注射部位?
程序:国内使用的甲肝减毒活疫苗有两种剂型:液体剂型和冻干剂型。接种1针甲肝灭活疫苗的保护率为百分之百,接种2针或者2针以上者,免疫8年后,99% 100%接种者仍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
部位:上臂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
2.乙肝的注射程序、注射部位、注射剂量?
程序: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和6个月的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注射第2针和第3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
部位:上臂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
接种剂量:对成人建议接种3针20 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或20 μg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
3.乙肝职业暴露后注射程序?
(1)有抗体,且大于10mU/ml,无需PEP(暴露后的预防措施);
(2)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 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20 μ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20 μg)
参考文献1.《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2.《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 213-2008。 3.徐学俊,病毒性肝炎的诊治进展,第七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大会交流,324-329。4.丙型肝炎诊断2018。5.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6.陈霞慧,杨红英,甲肝疫苗使用现状和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4年2月第27卷第2期。7.胡必杰等,SIFIC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临床实践指引。8.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编辑: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