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专家谈丨病毒核酸筛查对新冠防控的价值大吗?原创 SIFIC全球抗疫 SIFIC感染官微
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多国暴发,防控形势各有不同,应对策略也千差万别,而国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策略始终不能放松,复工复产复医的紧迫形势又给疫情防控提出了更大挑战。SIFIC作为中国最大的感控-感染学术团体,发挥所长,全新打造了一个国内国际专家抗疫经验分享交流的平台,为世界公共卫生安全贡献力量。
“全球抗疫,SIFIC在行动”直播专栏为大家推出第二季,新平台,新形式,新体验,每周一期,我们将继续邀请国内/国际知名专家在线分享、交流与互动,紧扣抗疫热点问题,与您探讨策略最新变化。 2020年6月8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了8类人群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近日,北京再现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超百,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再次收紧,在此背景下,各地进一步扩大了核酸检测人群范围,而6月17日,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专家吴浩在《新闻1+1》节目中提到:不提倡无风险人员在这段时间内进行检测。
那么,广泛开展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在防控中到底有着怎样的价值?核酸筛查是否应成为当前控制疫情非常重要的策略?在广泛筛查与精准防控之间应该如何找到平衡点?
正方辩手:陈文森(江苏省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处副主任)正方观点:广泛筛查病毒核酸,应当成为当前控制新冠疫情最重要的方法反方辩手:侯铁英(广东省检验科主任)反方观点:广泛筛查病毒核酸不应成为当前控制新冠疫情最重要的方法 主持:高晓东主任 讨论专家: 付强副主任(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吴凡副院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李太生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 胡必杰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感染管理科主任) 整理:雷晓婷 审核:吴怀英 来源:SIFIC全球抗疫 我们在行动 近日,北京再现新冠肺炎局部疫情,多地出现关联病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再次收紧,在此背景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施意见》,规定了8类人群核酸检测应做到“应检尽检”,各地进一步扩大了核酸检测人群范围,开展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在防控中到底有着怎样的价值,“SIFIC全球抗疫我们在行动”针对此问题组织了别开生面的直播隔空辩论大赛《辩而论道:病毒核酸筛查对新冠防控的价值大吗?》,由陈文森主任和侯铁英主任分别担任正方和反方辩手。在辩论结束后,几位专家此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让我们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胡必杰教授:请各位专家谈谈对当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看法。从武汉全市检测、到要求发热门诊患者、全部医务人员检测,到最近要求核酸检测阴性方能离开北京,防疫人员感受到巨大压力。如何完成北京的核酸检测工作量?如何看待目前与核酸检测相关的其它事项?如此检测策略是否有价值?来自于高风险地区的核酸阴性患者真的安全吗? 吴凡副院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基于现在对病毒的认识、传播途径的了解、以及我国防控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来看,截止到目前,我们的防控是有效的。今天的话题,可以从4个不同层面来分析:采取什么策略?使用哪些措施?用什么方法落实措施?实施方法的路径? 策略层面:分区分级,依法、科学、精准、综合施策。无疫苗情况下,围绕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关键环节综合施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措施层面:无论是疫情输入地,还是新发地,采用“检测+隔离+追溯”的措施,即testing+tracing+isolating 组合拳,守住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最后底线。 方法层面:有很多可行的方法。不同流行模式下,对哪些人检测?用何种方法检测?例如,学校对重点地区来的学生,一次核酸检测后进行相对封闭管理,不需再次检测。因管理、工作方式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的组合,科学精准检测。 路径层面:涉及到最末梢、最具体的问题。在现行有效方法下,做最符合成本效益的考虑。核酸检测基础上,结合PPE。医院不同部门的感染风险不同,不同风险群体如何做才能实现相对安全,需要感控专家来回答。个人认为,有必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取得循证依据,例如:,研究武汉出现暴发流行、北京出现局部流行后,医院不同部门医务人员抗体阳性情况,来为我们的决策提供科学、精准的依据。 关于北京疫情的个人观点:来源不明的新冠病毒病原体在环境中繁殖后,多人同时暴露于共同污染环境而造成局灶性暴发。目前看,北京对新发地的控制、对高危重点人群的把控比较完整,相信疫情能有效控制。对于病原来源途径,三文鱼是污染还是感染?作为科学问题来讨论。文献报道,三文鱼可以感染冠状病毒,但此次三文鱼中检出新冠病毒是感染还是污染?目前研究倾向于污染。对所有科学问题,我们应保持开放观点。 胡必杰教授:无论是防疫策略上、方法上,还是研究层面上,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都需要深入思考、研究和探索。 付强副主任(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个人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进行核酸筛查的合理性,理解为何国家有此决策。 一、两害相权取其轻。权衡核酸检测利弊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回答目前情况下有无更好的方法能替代核酸检测进行广泛筛查。就目前来说,核酸检测是能够短时、快速、灵敏、简便检出病毒携带的办法。 二、偏听则明,不以偏盖全。不因小概率事件动摇大概率策略的实施。核酸检测有其局限性,而对传染性疾病的认知,需要在防治过程中,不断深化。不以个别事件作为不实施的理由。局限性可以完善和补救。 三、聊胜于无。核酸检测方法至少能对个体当时及既往感染情况作出大体评估,比没有检测方法要好。核酸检测策略有必要性和合理性,也有科学性,能筛查出目标病例。从题目设定来看,“最重要”不是唯一,“当前”不是永远,“广泛”不是指全部,检测措施需要有动态调整。虽提出八类重点检测人群,但此次新发地的聚集暴发人群多为餐饮业、农贸市场经营者,故因地因时不同,需要检测的重点人群不同。 四、需要关注几个问题: 筛查结果为阴性可能带来虚假安全感。如不能正确解读核酸筛查的结果,可能降低人群对防控措施的依从性。 尽管核酸检测能最快发现暴露者中的感染者,但不能发现0号病人;而从防控角度看,即使不检测核酸,做好通风、戴口罩、手卫生等基础措施,也能切断0号病人的传播。 正确辨识和准确理解核酸检测手段的应用。武汉全市核酸检测的主要目的不仅是发现潜在传染源,还具有流行病学调查意义、评估意义,也是对防控策略、阻断措施和效果的评价。核酸检测的目的不局限于发现病人。 传染源包括人和环境,环境检测有困难,而人是有流动性的传染源,更应关注。 可以通过采样、优化试剂等方法学改进来降低核酸检测的局限性。 信息公开透明,才能改善社会承受能力。没有定论的观点不利于民众正确解读,需要我们拿出证据性强的、公开透明的结论。如何正确认知核酸检测的优劣势很重要。 总之,核酸广泛筛查是没有更好办法下的办法,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是众多防控措施中的关键组成,但不是一锤定音的充分条件,不是唯一。坚持标准预防等常规防控措施才最重要的,传染源越不清、传播途径越不明,标准预防越显弥足珍贵。 胡必杰教授:在无更好方法的情况下,新冠病毒核酸广泛筛查,才能保持前期的防疫成果。 李太生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 同意付强教授观点。不反对特定情况下进行重点人群核酸筛查,核酸检测仍是目前最好方法。巨大采样量下,标准防护非常重要。SARS与新冠流行以来,传染病院的感染率并不高,甚至0感染。医护人员尤其高风险人员需要筛查核酸,但筛查不是上保险,标准预防、良好的院内感染基本防控措施很重要。在此基础上增加重点人群的核酸筛查、密切接触者的随访。 胡必杰主任(中山医院感染病科/感染管理科) 没有一项技术有绝对优势,核酸检测对于快速发现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早期发现、隔离、诊断、治疗患者,改善预后,对整体疫情防控有重要意义。同时,核酸检测也有明显不足:花费高、低危地区广泛检测的阳性率很低,需要考虑性价比。目前情况下,应科学认识核酸检测在疫情防控当中发挥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