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昨日(2020年1月22日)组织制定了《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以下简称“指南”)。今天,SIFIC团队为大家及时转载分享,具体见本公众号今日另一篇推文。收到指南文件后,SIFIC团队连夜对原文进行了通读学习,可以说,在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导致多名医务人员被感染“人人自危”的背景下,这个指南对医疗机构内的感染防控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很多防控措施都有了更为具体和细致的指引。
但是,本指南的附件内容《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中,众人对其中进入隔离病区穿戴防护用品的要求产生了困惑,我们先来看下这一段的原文:(一)医务人员通过员工专用通道进入清洁区,认真洗手后依次戴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帽子或布帽、换工作鞋袜,有条件的可以更换刷手衣裤。(二)在进入潜在污染区前穿工作服,手部皮肤有破损或疑似有损伤者戴手套进入潜在污染区。(三)在进入污染区前,脱工作服换穿防护服或者隔离衣,加戴一次性帽子和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共穿戴两层帽子、口罩)、防护眼镜、手套、鞋套。从这个指南附件的描述中可以看到,指南推荐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区时应佩戴“防护口罩+外科口罩”,即佩戴两层口罩,同时还应佩戴两层帽子,这一做法与感控人的既往观念有非常大的不同。众人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困惑:
过滤系数
众所周知,符合标准的医用防护口罩(包括我们常说的N95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可以达到95%,而外科口罩的过滤效率一般为30%,在防护口罩外面再加一层外科口罩,对提升细菌过滤性来说,作用微乎其微。
所以,“外科口罩+防护口罩”的做法,真的能更好的保护佩戴者吗?
来源:医用外科口罩(YY0469-2011)
脸部贴合
影响一个口罩的防护性能,除了过滤性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口罩的密闭性,因为脸部肌肉与皮肤较为柔软,正常情况下,医用防护口罩边沿与脸部一般都能较好贴合。但是,如果在已经贴合完全的医用防护口罩外面再加一层外科口罩,就会给里层的防护口罩施加一个力,从而导致里层的防护口罩被压迫变形,这还能保证它的密闭性吗?是否会适得其反,反而让医用防护口罩的防护能力减弱呢?来源:SIFIC版主分享舒适通气
如果您真的佩戴过医用防护口罩,您就会知道,规范佩戴的防护口罩会给人的呼吸增加多大的阻力,一个正常人佩戴2-3个小时就已经非常吃力。再加上一身的防护服,和紧张的工作氛围与心理压力,对于佩戴者来说,医用防护口罩的舒适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但是,如果我们还在医用防护口罩外面再加一层外科口罩,这对佩戴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来源:新京报社内层保护
讨论中,也有同行提到,根据本次指南中的穿脱流程整体来看,本指南中推荐的“脱卸”流程与以往有较大不同,本指南是要求将防护镜、手套、防护服在污染区脱卸并丢弃(以往一般推荐在潜在污染区(如缓冲区)脱卸),而外层的外科口罩和帽子也被要求在污染区中脱卸,不能离开污染区。因此,有同行觉得:其目的是希望在脱掉外层所有物品后,可使用内层的防护口罩和帽子来保护操作者安全进入潜在污染区,最大可能避免潜在污染区的交叉污染。也就是说,外层外科口罩和帽子的真实目的,并不仅仅为了加强口罩的“过滤性”,还希望其能保障内层防护口罩和帽子的“不被污染”。
可操作性
上述观点,得到了部分同行的认同,但也有其它同行提出了异议。昨日,大家应该已经在网上看到,湖北省已向国家发起紧急求助,希望国家能支援4000万个口罩,500万套防护服,以解决疫情防控的物资短缺问题。感染防疫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说各类治疗药品是战争中的子弹和大炮的话,那应急防护物资就是战争中的粮库,是非常重要的后备辎重。任何一个口罩都是非常紧缺的物资,怎么能将如此重要而紧缺的外科口罩,仅仅是为了拿去当“挡溅牌”呢?!难道我们就不能用其它非紧缺物品代替吗?比如:防护面屏!
国际做法
感控措施的制定是一个循证的过程,任何指南都应该有循证依据的支持,或者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但不论是WHO还是美国CDC,或者其它国际组织发布的指南中,我们几乎没见过“外科口罩+防护口罩”这样的组合方式。
当然,本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趋势仍较为严峻,国家制定指南时可能还考虑了其它因素,我们只是从一个纯粹的感控人角度,从纯粹的技术层面进行分析,不一定是全面而正确的。
对于这个话题,不知您是如何想的?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