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做好标准预防,拆招“不明原因肺炎”的感染防控作者:梁琪伟(安徽省儿童医院 ) 审核:黄辉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9年的最后一天,一则#武汉不明原因肺炎#闯入热搜,令人们又回想起03年那场“非典”。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1月5日发布的最新消息:2019年12月31日以来,我委在全市开展了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搜索和回顾性调查工作。截至2020年1月5日8时,我市共报告符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诊断患者59例,其中重症患者7例,其余患者生命体征总体稳定,目前所有患者均在武汉市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无死亡病例。在59例患者中,病例最早发病时间为2019年12月12日,最晚发病时间为12月29日;已经追踪到163名密切接触者并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仍在进行中。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部分患者为武汉市华南海鲜城(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经营户。截至目前,初步调查表明,未发现明确的人传人证据,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已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呼吸道病原。病原鉴定和病因溯源工作仍在进一步进行中。 目前,武汉市在国家和湖北省的支持下,已经采取以下主要防控措施:一是全力救治患者。二是对所有病例均开展隔离治疗。三是继续在全市医疗机构开展相关病例搜索和回顾性调查。四是认真开展密切接触者追踪,对已经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按规定落实医学观察,目前没有发现发热等异常症状。五是对华南海鲜城采取休市措施,并开展环境卫生处置和进一步的卫生学调查。六是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七是配合国家和省开展病原鉴定(包括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培养)和病因溯源,防控工作正有序进行。 专家提示,目前我市正处于冬春季传染病高发季节,市民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可佩戴口罩。如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依据2007年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的通知(卫应急发〔2007〕158号),对于“不明原因肺炎”的定义如下: 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同时具备以下4条,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 (1)发热(腋下体温≥38℃);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4)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 2.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两周内发生的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2例或2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有流行病学相关性是指病例发病前曾经共同居住、生活、工作、暴露于同一环境,或有过密切接触,或疾病控制专业人员认为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其它情况,具体判断需由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诊过程中详细询问病例的流行病学史,或由疾病控制专业人员经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后予以判断。 同时对于相关单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提出了不同要求,其中对于医疗机构的职责要求如下: 1.各级医疗机构负责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诊治、排查工作。医务人员在采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病史时,应注意询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及其周围是否有聚集性发病现象; 2.医务人员在做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诊断后,应立即向医疗机构相关部门报告;医院要及时组织专家组,对医务人员报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会诊; 3.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应采取呼吸道传染病隔离措施和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 4.负责对聚集性病例所在医院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医学观察及资料上报; 5.为流行病学调查及各级专家组会诊提供相关临床资料; 6.医疗机构预防保健或院内感染控制部门按相关规定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网络直报及后续的订正报告; 7.协助疾控机构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8.负责采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临床标本,并妥善保存,以备送检; 9.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与疾控机构配合进行标本转运。 而病毒性肺炎的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多见于冬春季节,临床表现为发热、浑身酸痛、少部分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肺部浸润影等。其传播方式主要是借由飞沫传播,及时治疗大部分预后良好。病毒性肺炎可防可控,其致病力与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径与宿主的年龄、免疫状态有关。 依据卫健委《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 591—2018)的要求和2019年《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的内容,医疗机构还应做好门急诊预检分诊,规范化进行医疗废物处置,遵守呼吸道卫生要求(呼吸道感染患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盖住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并与其他人保持1m以上距离的一组措施),亦可有效遏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在消毒隔离方面,实施消毒灭菌处置前应当对污染的器械/物品进行彻底清洗,但针对被朊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在灭菌处置前应当先消毒,后清洗。 由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均是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轻型病例和隐性感染者除外)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而公众对“不明原因肺炎”难免产生恐慌。作为我国“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重大疾病防治项目之一,“不明原因肺炎”一直都是我国重点监测项目。2018年世卫大会“流感大流行之后100年:为保护所有人的健康做好准备”大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应急办公室主任许树强介绍,中国已建立了408个流感检测实验室和554个监测哨点医院,形成了覆盖全国所有地市的流感监测网络,在全国落实了及时发现报告不明原因肺炎和人感染禽流感病例的制度,以及疫情信息主动公开的制度。十六年之后,我们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公共卫生缺失,仓皇应对的模样。 除去国家卫生部门的种种防控措施外,我们个人亦不用太过害怕,切实做好“标准预防”即可保护自己不受传染性疾病侵害。 标准预防的定义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内涵为: 认为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因此它既能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能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既强调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也强调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患者,因此既保护医务人员,又保护患者,即双向防护。 依据最新发布的2019年国家卫健委《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中对“标准预防”基本内容的论述,做好标准预防分为以下5个方面: 1、手卫生 2、隔离 3、环境清洁消毒 4、诊疗器械/物品清洗消毒/或灭菌 5、安全注射 针对“不明原因肺炎”,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做好患者预检分诊及隔离工作,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患者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医务人员根据级别选择口罩类型。 诊室及隔离病室执行环境物表清洁消毒工作,特别加强高频接触环境物表清洁消毒,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增加消毒频次。同时医务人员根据预期暴露的目标,选择相应的防护用品,如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从事有可能喷溅的操作时佩戴防护面罩,接触患者以及患者的分泌物时应当戴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当病原体逐渐明晰时,必须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按照疾病的传播途径来执行额外的预防措施(空气、飞沫、接触传播)。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44/wps13.png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安心多了?不止一招制敌,两招三招乃至完整的流程、各种情景下的措施预案都一直在不断补充完善。2003年的非典带给中国卫生事业太多的冲击,但也带来思考和行动,可令中国卫生事业今非昔比,足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与挑战。 所以,无需恐慌,做好标准预防,加强空气流通,“不明原因肺炎”也可以离你很远。 参考资料:1.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的通知(卫应急发〔2007〕158号) 2.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480号) 3.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 4.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WS/T511-2016) 5.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 591—2018)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44/wps16.pngEND 编辑:周嘉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审核:徐艳(贵州省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