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伟权责编:张波、吴怀英
图片简介:
某医疗机构口腔科,按照实际的布局有接诊区、诊疗区(图1,图2)、器械处理区(图3,图4),有物理隔断。
图 1
图1 接诊区进入是检查操作区,面积>20m2,三台牙科治疗台,一个洗手池。医生很认真地操作着,患者问,光敏机是不是不消毒就这么给每个人用啊?
问题解析:
1.墙角发霉,操作台有明显汚渍。曲霉菌抵抗力低下者可通过呼吸道感染,因此对于这种大片的肉眼可见霉斑,口腔科主任应该引起重视,申请处理。
2.医生佩戴的是一次性口罩未戴帽子防护面屏。手机高速运转时会产生大量带有患者口腔微生物和有机物的气溶胶,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止血液、体液喷溅的防护面罩。
3.洗手池为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洗手液,无干手设施。没有正确的干手,就没有手卫生效果,且手卫生依从性也不会高。
4.各个高频接触的把手、物表没有粘贴避污膜。由于操作中需要频繁调节灯源等动作,不可能随时进行手卫生,且没有达到四手操作,所以所以避污膜是最有意义的。
5.满地线路,不易清理。高速手机运转操作时产生的气溶胶会污染线路等,应该规范放置,定时清洁消毒处理。
6.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图 2
图2 诊疗区共放置三个牙科诊疗操作椅、牙椅旁放置医废桶。
问题解析:
1.牙椅操作台上有上个就诊患者使用过的口镜,没有及时清除医疗废物。
2.医疗废物桶盖子处于开放状态,放置位置不规范,不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3.牙椅间无高度>1.2m的物理隔断,高速手机运转时产生的气溶胶会“飞行”污染隔壁及其他患者。
图 3
图3 此图片为牙科器械清洗区域。
问题解析:
1.器械清洗与诊疗区在同一区域,清洗不规范。没有初洗、酶洗、漂洗、终末漂洗清洗池,没有气枪水枪等清洗设备,没有清洗质量监测设施,器械没有消毒环节,因为清洗质量决定灭菌效果,所以不能保障灭菌效果。
2.回收清洗区未见污器械回收装置/容器,没有热水不能保证清洗酶的温度。缺少防止小器械丢失的网篮,没有清洗剂/酶液、超声清洗机、没有软化水等必要设备物品。未见干燥设备、没有清洗个人防护设施、没有防烫伤手套等。
3.治疗车上放置清洗后的器械自然干燥,有明显锈渍、也没有消毒和干燥设备。
图 4
图4 器械灭菌间 。
问题解析:
1.清洗后的复用器械没有检查、保养设施,没有操作台,纸塑包装没有封口监测设施。
2.清洗洁具的污水池不该放置清洁区。
3.检查包装灭菌区流程不合理。
4.洗手池无干手设施、肥皂湿式存放不规范,有污染可能。
5.灭菌质量无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及灭菌器年度参数检测。
人体口腔内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而口腔诊疗操作技术绝大多数是有创操作,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和唾液。一方面,由于口腔器械结构形状复杂、腔隙多、体积小、精密程度高等,增加了清洗、消毒、灭菌的难度,导致患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几率很大;另一方面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大量气溶胶与飞沫,使用的器械锐利,对操作人员构成严重的潜在危险,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因此呼吁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加强对口腔诊疗器械、布局流程、职业防护等方面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患安全。
参考规范与标准:[1]WS/T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2]WS/T313-2019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3]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4]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2013)[5]胡必杰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规范实践指引,2013
图 文: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