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古木迷思 于 2019-12-30 16:28 编辑
对“快去扣他们的钱”的思考
这张图片来源于丁香园微信公众号文章《医院各科室朋友圈图鉴》,作为一名院感专职人员,对这张图我有以下三点想说: 。。。 是的,无语凝噎,你有一万句话想解释,但是这就是事实。 “快去扣他们的钱!”只是丁香君的一句戏谑,但更是医院感染管理这个“科室”目前的真实写照。 扣钱不是目的,只是督促的手段。但是尴尬的地方就在于:你可能只有这一个手段。细细想来,如果临床不听你的,除了扣钱还能做什么? 无能为力。 院感科就是这么一个奇怪的科室,如果不是感染暴发事件,可能外界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甚至在行业内,大多人的理解也只停留在看洗手、查卫生的地步。圈外人不知道也就算了,为何圈内人也不了解呢?
一、边缘上的舞者 你院感科到底是业务管理部门?还是专业技术部门? 你可能会说,我们两者都有,又具备管理职能,又要进行专业技术指导。这里就存在矛盾了,毕竟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工作方法是有很大差异的,工作的根据也是不同的。 而事实很可能是,临床不认可你的专业知识,领导不愿给你管理的权力。当苍白的制度规范碰到鲜活的现实,院感人能做到的只能是把该做的做好,该说的说到,所谓“勿谓言之不预也”,仅此而已。 这个问题细究起来,是要明确这样一件事: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这件事情,是应该通过管理手段(制度)来解决,还是通过技术手段(知识)来解决。并且,是应该由全体医务人员共同解决,还是靠一个部门独自解决。 如果说医务部的根是医疗管理,护理部的根是护理管理,而院感科存在的根,或许只是医院感染暴发。相对于医疗行业整体的广袤苍穹,医院感染暴发只是一颗小小的流星,虽然十分扎眼,但是总会过去。 不要小看“根”的作用,欧几里得用几条简单的几何学公理就推导出了整个几何学的大厦,这其中哪怕一条出了问题,整个几何学就不复存在。 而站在管理与技术的交界处的院感科,就像边缘上的舞者。 二、不相干的顾问 美国作家纳西姆·塔勒布有一本书,书名叫<SKIN IN THE GAME>,用我蹩脚的英文翻译一下就是《切肤相关》,那什么叫做切肤相关呢?简单来说就是,对于一件事情的好坏,你得有“切肤之痛”。书里有一个很好的反例。 前美国商务部部长罗伯特·鲁宾,在他退休之后曾经给美国花旗银行当过十年的顾问,这十年里他总共收到了花旗银行1.2亿美元的顾问费。 但是在2008年前后,美国出现了金融危机,花旗银行也没能躲过。花旗银行的股价最高峰曾达到55.7美元每股,金融危机之后直接给跌倒了0.97美元每股,可以说是亏个干净。那你说这位高薪聘请的专业顾问罗伯特·鲁宾,应当负什么责任呢?你可能觉得他要向大众道歉,或者引咎辞职什么的,甚至应该退回顾问费。那么结果如何呢? 结果是,鲁宾毫发无损。 鲁宾不需要退回顾问费,甚至连道歉都没有。花旗银行挣钱了,他能跟着银行的利润分红,赔钱了,他也能拿到顾问费。如果有人问起来金融危机的事情,他就说这是“黑天鹅”事件,无法预测,与我无关。你可能觉得奇怪,这世界上还有这种好事?那确实是有的,而且花旗银行也没承担什么责任,美国政府搞了个“bailout”,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政府救市”。最后为这件事买单的,是纳税人。
※2008年4月,罗伯特·鲁宾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道:“鉴于我当时所知的事实,我觉得自己没有责任。显然有一些东西出了问题。但我不曾听说有谁能够预见一场大风暴,而我们当时面临的正是这样的风暴。”
※对此,诸葛丞相发表评论:
很显然,在这个事件里 罗伯特·鲁宾并没有做到“Skin in the game”他连点血都没出,一点责任都没有。 诚然,对于全院的感染暴发来说,院感科处在一个有责无权的位置。但在临床眼里,面对个体的患者,我挣钱了你跟着分我的钱,我病人感染了你也不用过来跟病人解释,我听了你的结果病人感染了,你就说医院感染不可能完全避免,我不听你的你还在后面批评我:你看你看,不听我的,感染了吧? 或许在他们眼里,你只是个穷逼版本的“鲁宾”而已。 有句话叫“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想要听见炮火,你得亲临战场,想要让人信服,你得“切肤相关”。 我们都碰到过所谓的“砖家”,他们有一套看似能自圆其说、却严重脱离实际的立论,他们讲起道理头头是道,却不理解其中逻辑。他们喜欢给建议,喜欢讲道理,如果你照着做了真好使,那你得感谢我,如果不好使,那规范制度也不是我写的你也不能埋怨我,他们喜欢这么做,也是因为没有“切肤相关”,但是请问这跟鲁宾有什么区别呢? 假如你也跟临床玩这一套,那也就不要奇怪临床会在你面前表演洗手、不要奇怪他们对你的建议呵呵了之、不要奇怪他们对你冷眼嘲讽。 管理者可以按说一不二不讲道理,专家可以只为自己的专业性负责,而作为院感科,既要讲管理又要讲道理,要微妙的把握其中平衡,不然就会让你成为被众人排挤的“鲁宾”。 三、问题的思考 笔者入行不深,对于院感道行尚浅,只能从一个外行的角度说两句。 想要改变“快去扣他们的钱”的刻板印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以丁香君在医疗圈的影响力,如果他们都这么认为了,那圈内的认知不会比这个好到哪去。 院感科的职责有些杂乱,涉及面很广。医疗废物得管,施工布局得管,无菌物品得管,院内感染判定得管。从文管到武,从最不干净的管到最干净的。按理来说,你要是个锤子,那就去敲钉子,你要是个扳子,那就去拧螺丝,你不能发明一样东西,又能炒菜又能耕地,还得拿它写文章。 管理是责权分明的,有职责,有权力,所有行为要对医院负责,可以照着规范适当人性化,但是真管起来照样不讲道理。专业指导是有根有据的,是技术水平的问题,你需要对你所说的建议和指导负责,如果你说错了,得承受威望受损,这样你才配做专家。 那些看见你就无脑洗手的医护人员,在他们眼中你是拿着规范扣钱的管理人员,那些因为无菌操作、医院感染病例判定对你恶语相向的科主任、护士长,在他们眼中你是啥也不懂还无权无责的专业顾问“鲁宾”。 如何不当边缘上的舞者? 核心还是定位,这里用企业发展来举例。一个成功的企业,其实最重要的是它的愿景和使命,文化和价值观。 愿景和使命,是你存在的理由,有了存在的理由,你才知道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如何抉择,例如阿里巴巴,它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文化和价值观,是你与世界的关系,比如说你的价值观是客户服务优先,还是回报社会优先,或者是自己的收益优先,而文化是你们内部的关系,是崇尚执行力,或者是崇尚专业学习。 这些东西确定了,才能推导出后面的东西,演化出制度、流程、方法、习惯等等,你的定位也就确定了。 这就像欧几里得几何的公理一样,他们稳固了你的企业才能稳固。当然,公理不止一种体系(比如黎曼几何),好的企业也不止一种。 说回到院感科,我们是否考虑过这些问题呢? 使命愿景历史已经帮我们决定了,前面我们谈过,自身定位的问题只能指望时代来改变了。 剩下的文化和价值观就是各有各的侧重了,好的院感科可以不止一种。但是如果你没有文化和价值观,那就会造成做事无章可循,碰到事情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靠领导或院长的权力来解决,这样的科室天天忙着救火,解决的问题也都是个案,很难通过一件事情把整体事情做好。 而按照目前国内院感科的现状,我这里有一个荒谬的观点:把管理的职责还给医务部、护理部、后勤部、药学部等等管理部门,而院感科作为一个专业科室,依靠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为管理部门预警,为临床医护人员赋能,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坚持真理,不断学习,对自己的专业性“切肤相关”,用技术能力守护患者安全,防止医院感染暴发。(严正声明,以上都是梦话~) 任何人都无法跳出自己的时代局限,作为一个遭人嫌弃的院感人,在“快去罚他们的钱”的同时,也应该同时加强自己技术能力的学习,毕竟只依靠“罚钱”这种手段,生搬硬套规范是无法长久的。这样当时代变革来临时,才能从容应对。
结语:你有多讨厌“快去扣他们的钱”,临床就有多讨厌你。
注: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不喜随便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