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1|回复: 2

[国际资讯] 第16期丨手卫生,越多越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27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16期丨手卫生,越多越好?
原创: 韩玲样/江云兰 SIFIC感染官微 2019年5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9〕480号,通知发布的同时,也发布了《十项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十项感控基本制度”),这些制度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的基本要求,具有“底线性”、“强制性”。
为了使通知中要求的“十项感控基本制度”更好地指导我国医院感染防控的实践,“十项感控基本制度-大家谈”自8月14日起分别邀请了多位感控专家学者分享了“引言”、“感控分级管理制度”及“感控监测及报告管理制度”,即日起我们将继续分享第三个制度——“感控标准预防措施执行管理制度”方面的内容。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来自铜川市妇幼保健院的韩玲样主任(SIFIC管理员-昊爱无限)谈一谈她对“标准预防-手卫生”方面的感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847年艾格纳斯·塞米维尔斯(Ignaz Semmelweis,1818—1865年)首次在医疗活动中实施手卫生措施至今,历史过去了170余年;自美国1984年发布全球首部《洗手与医院环境控制指南》至今,岁月走过了35年;从中国大陆2009年颁布首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至今,时间走过了10年……
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止过进步,飞速发展的医学让我们对手卫生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单一干预因素”。但同时,随着手卫生实践的深入,固有的一些认知也在悄悄发生改变。
3步, 6步,7步,越多越好?
6步法:WHO和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提倡的6步揉搓法在医疗机构中几乎人人熟知,甚至耳熟能详,被视为手卫生正确性的金标准。
7步法:6步法基础上增加“必要时,清洗手腕”则是常说的7步法。
3步法:3步法的提出似乎颠覆了人们长期以来对揉搓步骤的认知。
研究人员发现,在临床实践中,与6步法相比,3步法操作起来更简单,更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且微生物分析结果不存在差异。3步法虽然减少了步骤,但特别关注了最可能传播病原体的手部区域,即在直接接触患者时,拇指和指尖构成的“高频率接触”表面。(3步法示意图如下)
关于3步法的相关研究文章在SIFIC感染官微推出后,在网友中间引起一阵波澜,有人支持且期待尽早在临床推广。
也有人和研究者一样,认为该研究在不同层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进一步推广,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去证实。
当然,还有一部分网友吐槽,主要是担心这样 “朝令夕改”不利于工作。
笔者想说:
我们不必过于拘泥于“6步还是7步”,手卫生的重点是揉搓时不遗漏重要的部位,特别是指尖、大拇指等。疑似手腕部污染时,增加 “对手腕的清洗”和倡导6步法并不矛盾。
我们更不应该排斥3步法,如果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3步法在临床有更好的依从性,我们为什么不去改变呢? 如果没有依从性,揉搓的步骤再多又有什么用?
15秒,30秒,我该揉搓多少秒?
自从20世纪60年代末,含酒精的手消毒剂(ABHRs)首次投入市场以来,其被越来越多的用于手部卫生,实践表明,含酒精的手消毒剂在减少手部细菌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且和洗手相比,具有取用方便、皮肤耐受性好等优势。
尽管在过去的这些年里,使用手消毒剂揉搓的时间已经从几分钟减少到20~30秒,但研究显示,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实际的平均揉搓时间为5~24秒。揉搓时间过短手部即干燥可能是取液量未达到推荐值,从而影响手消毒效果。揉搓时间长,抗菌效果会更好,但时间压力和庞大的工作量又是执行手卫生公认的障碍。
假设将揉搓时间从30秒缩短至15秒,会怎么样呢?Axel Kramer, MD等人在NICU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ABHRs产品的揉搓时间从30秒缩短至15秒,对于医护人员手部抗菌效果无统计学差异,但显著增加手消毒频次。

虽然这个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其结果应客观对待。尽管观察员观察了手消毒的频次,但频次并不完全等于依从性;另外,该研究使用的含醇类消毒剂全部为液体,没有包含凝胶,因此凝胶类手消毒在15秒内是否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
无论3步法的提出,还是15秒的挑战,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我们应该怀着包容的心态、客观的态度、辩证的思维去对待这些研究结果和规范要求。
确保双手污染部位被及时、彻底清洗比纠结揉搓步骤、揉搓时间可能更重要。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话题,也是一个需要持续破解的难题,毕竟从塞米维尔斯提出手卫生至今,已经过去了170余年,但大部分医疗机构真实的手卫生依从性仍在50%以下。
在反复的培训、宣传、督导、监测之后,我们应该不断反思并努力探索:如何更有效的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2019版的手卫生规范于2019年11月26日发布,并将于2020年6月1日起执行,关于新版手卫生规范的学习和执行,您有什么困惑或好的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文献:1. Tschudin-Sutter S., Rotter ML., Frei R., et al. Simplifying the WHO “how to hand rub” technique: three steps are as effective as six—results from an experimental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7. Doi: 10.1016/j.cmi.2016.12.030. (翻译后文章见SIFIC感染官微.洗手:6步变3步?https://mp.weixin.qq.com/s/_3qYsquz2K0_5QXKFJjjDA )2. Tschudin-Sutter S, Sepulcri D, Dangel M, et al; Simplifying the WHO protocol: Three steps versus six steps for performance of hand hygiene - a cluster-randomized trial [J],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8, https://doi.org/10.1093/cid/ciy948 (翻译后文章见SIFIC感染官微.洗手:6步变3步,证据更确凿了?https://mp.weixin.qq.com/s/_3qYsquz2K0_5QXKFJjjDA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WS/T 313-201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4.Kramer A , Pittet D , Klasinc R , et al. Shortening the Application Time of Alcohol-Based Hand Rubs to 15 Seconds May Improve the Frequency of Hand Antisepsis Actions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 Infection Control & Hospital Epidemiology, 2017:1-5.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19-12-27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差并不是因为洗手步骤过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27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步骤越简单,越容易执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