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草草 于 2019-12-4 10:02 编辑
我国已进入流感流行季。据了解,流感每年可导致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发病,全球每年约10亿人感染流感。到底什么是流感?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感染流感后,有哪些临床表现?我们该如何预防流感?您了解多少呢?就让我带您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传 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 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 二、什么是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咽部烧灼感,发病同时或几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有咽痛、头痛、流泪,少量咳嗽,一般无发热,全身症状轻。一般经5-7天痊愈。 三、什么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常见病原为病毒,仅少数由细菌引起。 四、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有哪些?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五、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 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 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需 引起警惕。 六、流感的易感人群是? 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系 11 的流感病毒感染。 七、流感的临床表现? 1.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 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 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 2.儿童流感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与成人相似。儿童感染乙型流感,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与成人相比,儿 童流感的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3.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新生儿流感少见, 13 但如患流感易合并肺炎,常有脓毒症表现,如嗜睡、拒奶、 呼吸暂停等。 4.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喉炎、急性中耳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较成人常见。 5.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6.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 3~4 天后体温逐 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 1~2 周。 八、流感的并并发症有哪些? (1)肺炎 (2)神经系统损伤 (3)心脏损伤 (4)肌炎和横纹肌溶解 (5)脓毒性休克 九、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 | | | | | | | | | | | | 有明显季节性(我 国北方为 10 月至 次年 3 月多发) | | | | | | | | | | | | | | | | |
十、如何管理流感的传染源? 1.预检分诊 (1)对怀疑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的患者进行预检筛查 和分诊 ; (2)对呼吸道症状患者,在到达医院的过程中采取适 当的预防措施(如戴口罩、遵循分诊程序); (3)在疫情活跃期,采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就诊(如 对轻症呼吸道症状且不伴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电话咨询); (4)就诊过程中注意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和手部卫生。 2.隔离患者:对流感疑似/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和 确诊患者须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有条件的医 院按病原型别/亚型分别隔离。 患者的活动应尽量限制在隔离病房内,原则上不设陪护。 与患者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外出检查、转科或转院途中给予适当的防护措施。 十一、如何切断流感的传播途径? 1.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根据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 2.采取适宜的消毒技术: (1)空气消毒。 ①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 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 ②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不必常规 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2)医疗器械、污染用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 和消毒。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常规处理。具体方法按照《医院 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处理。 (3)医疗废物的管理。 在诊疗流感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 废物处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 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十二、如何保护易感人群? 1.医务人员 (1)接触确诊/疑似流感患者的医务人员,依据标准预 防原则,在对接触患者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进行充分评估 的基础上,重视呼吸道防护和黏膜保护,采取适宜的、分级 37 的个人防护措施及使用个人防护装备(PPE),并严格执行消 毒隔离制度和手卫生制度。 医院内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如在发热门诊、 急诊、病房做常规诊疗操作时戴医用外科口罩,接触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物品或接触非完整皮肤黏膜 时戴一次性医用手套,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 溅或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应戴口罩(医用外科口 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面屏,穿一次性防渗隔离衣。 (2)医务人员每日接受体温监测和流感样症状排查。 (3)医务人员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要及时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接受排查,被诊断为流感疑似病例或确 诊病例的医务人员,应立即接受隔离治疗。 (4)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并及 时对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 (5)建议流感高发期前,医务人员适时进行流感疫苗 预防接种。 2.陪护人员:原则上不设陪护人员。 陪同人员若需进入患者房间,应先进行急性呼吸道症状 筛查;提供手卫生指导、限制物体表面接触和使用个人防护 设备(外科口罩、手套),提醒呼吸卫生和咳嗽礼仪;陪同 人员不应出现在产生气溶胶操作的现场。 38 辅助护理人员应佩戴外科口罩、穿隔离衣等个人防护, 严格执行手卫生及消毒隔离制度 十三、如何预防流感? (一)疫苗接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三价灭活疫苗 (IIV3)和四价灭活疫苗(IIV4),其中三价灭活疫苗有裂 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可用于≥6 月龄人群接种,包括 0.25ml 和 0.5ml 两种剂型;四价疫苗为裂解疫苗,可用于≥36 月龄 人群接种,包括 0.5ml 一种剂型。0.25ml 剂型含每种组份血 凝素 7.5g,适用于 6~35 月龄婴幼儿;0.5ml 剂型含每种组 份血凝素 15g,适用于≥36 月龄以上的人群。目前批准的四 价灭活疫苗适用于≥36 月龄以上的人群,为 0.5ml 剂型,含 每种组份血凝素 15g。对可接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疫苗产 品的人群,可自愿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 (二)药物预防:抗流感病毒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建议对有重症 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 未获得免疫力)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建议不要迟于暴露后 41 48 小时用药。可使用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等(剂量同治疗量 /次,每日一次,使用 7 天)。 (三)一般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增强体质;勤洗手;保持环境 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 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 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流感样症状应注意休息及自 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十四、从院感的角度如何做好防控? (一)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做好患者分流。提供手卫生、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指导,引导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及陪同人员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二)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分开安置流感疑似和确诊患者,患者外出检查、转科或转院途中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限制疑 似或确诊患者探视或陪护,减少住院患者感染流感。 (三)加强病房通风,并做好诊室、病房、办公室和值班室等区域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 (四)按照要求处理医疗废物,患者转出或离院后进行终末消毒。 (五)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暴露风险进行适当的个人防护。在工作期间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并严格执行手 卫生。出现发热或流感样症状时,及时进行流感筛查。疑似或 确诊流感的医务人员,应隔离治疗,不可带病工作。 参考文献:《医务人员流感培训手册(2019 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