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川页 于 2019-10-24 08:44 编辑
软式内镜再处理国际调研 众所周知,胃肠道软式内镜在世界范围内用于胃肠道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并能早期发现和治疗恶性胃肠道肿瘤。尽管软式内镜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上取得重大成功,但是近几年频繁爆发的软式内镜相关感染,引起了大众的担忧。因此,一些国家修订了基于证据的软式内镜再处理指南,以减少内镜相关感染并提高安全性,其中我国在2016年也颁布了WS 507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尽管各国都颁布和修订了软式内镜再处理的指南,内镜再处理的细节依然完成度不高,以致埋下感染隐患。
总结一篇来至Nikki Kenters等人的研究结果,该研究发表于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Infection Control杂志上文章:Worldwide practices on flexible endoscope reprocessing(世界范围软式内镜再处理调研)。 近年来,内镜相关感染已经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注意,而且近期的感染爆发多数与多重耐药菌相关,严重威胁了公众的安全。总所周知,软式内镜处理通常分为以下步骤:预处理、测漏、清洗、高水平消毒、清洗、干燥和储存等步骤,任何步骤的操作规范与否将直接影响内镜的处理结果。 虽然各国关于软式内镜再处理的指南也陆续颁布和修订,但是依然存在内镜再处理过程的过失,导致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内镜相关感染风险。即使内镜再处理过程严格遵守指南推荐,依然有内镜相关感染被报道,多数源于内镜设计的复杂性,很难通过再处理有效降低内镜上的微生物负荷。所以该作者希望通过调研方式,展示全球范围内的内镜再处理质量。 该研究以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ISAC,国际抗菌化学学会)的感控组为依托,通过50道题的软式内镜再处理调查问卷进行全球范围的质量调研,并且收集相关结果。 研究以匿名的方式收集了2015年6月-2016年5月来至39个国家的165份结果。其中63%结果来至高收入国家,31%来至中高收入国家,6%来至中低收入国家。 在相关教育方面如图所示,在高收入国家中,更高比例的软式内镜再处理过程是在软式内镜处理中心进行的。换言之,在非高收入国家中的软式内镜的再处理绝大多数由非软式内镜处理中心的专职人员来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专业程度上可能有欠缺。据统计,软式内镜再处理过程由50%的洗消工人和38%的专职接受训练的内镜护士等来执行,相对来说专职接受教育的人员比例较低。 在感控风险意识方面如图所示,高收入国家的内镜处理人员已经充分意识到内镜再处理与患者的安全息息相关,而非高收入的国家在该方面的教育还有欠缺。据统计,近五分之一(18%)的参与机构发现了与软式内镜再处理有关的感染暴发事件。 如图所示,85%的高收入国家拥有软式内镜教育项目在执行,而中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教育项目比例分别为70%和67%。且有三分之一的调查结果显示,希望获得更专业的教育和更多的内镜再处理资源。 最后带来软式内镜处理监测方面的结果,也是软式内镜再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调研的重中之重,如上图所示,25%的机构选择每年两次的细菌培养来监测在处理质量。而ATP作为检测内镜生物负荷的检测方式在41%的医疗机构投入使用。另一项结果显示,作为清洗机清洗效力的检测手段:TOSI模拟污染测试物,高达23%使用于每条在内镜自动清洗机的内镜再处理过程。 该研究从全球范围内展现了软式内镜再处理的概况。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软式内镜再处理对患者安全性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对该研究的分享总结建议各位老师通过定期教育、能力评估和审计提高内镜处理相关人员的专业性,防止再处理过程中的失误导致感染风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各位老师的软式内镜处理干净了吗? 参考文献1.WS 507-2016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2. Kenters N, Tartari E, Hopman J, et al. Worldwide practices on flexible endoscope reprocessing. Antimicrob Resist Infect Control 2018;7:153.来源:3M感控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