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松-Song 于 2019-10-21 09:49 编辑
经常会听到有人问到 胃镜清洗效果需要监测吗? 多久监测一次? 清洗效果监测用什么方法吗? 内镜消毒质量监测必须用50mL的洗脱液吗? 全量收集50mL的洗脱液时用什么容器? 一定要用滤膜法吗? 灭菌内镜还需要定期监测吗?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温习规范标准,一起解答这些问题!
Q1: 内镜清洗质量如何监测? 根据WS 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7监测与记录 7.1.1.应采用目测方法对每件内镜及其附件进行检查。内镜及其附件的表面应清洁、无污渍。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应重新处理。 7.1.2可采用蛋白残留测定、ATP生物荧光测定(图1)等方法,定期监测内镜的清洗效果。 这里说的定期并没有严格规定频率,可在每季度对内镜消毒效果进行监测时同时进行清洗效果监测。 Q2: 内镜消毒效果如何监测? 根据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附录A 采样及检查方法 A5.3.3 取清洗消毒后内镜,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从活检口(图2)注入冲洗内镜管路,并全量收集(可使用蠕动泵)送检。 采样前,首先应做好准备:手卫生、戴手套、戴口罩;其次,准备好采样工具:50mL无菌注射器、50mL洗脱液收集容器(图3)、5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 Q3: 采样后的洗脱液如何进行微生物培养? 根据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附录A 采样及检查方法 A5.3.3将洗脱液充分混匀,取洗脱液1.0mL接种两个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mL,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cfu/件)。将剩余洗脱液在无菌条件下采用滤膜(0.45μm)过滤浓缩,将滤膜接种于凝固的营养琼脂平板上(注意不要产生气泡),置36℃±1℃温箱培养 48h,计数菌落数。 Q4: 菌落数如何计算?结果如何判定? 根据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附录A 采样及检查方法 1. 当滤膜法不可计数时:菌落总数(cfu/件)=m(cfu/平板)×50 式中:m 为两平行平板的平均菌落数。 2. 当滤膜法可计数时:菌落总数(cfu/件)=m(cfu/平板)+mf(cfu/滤膜) 式中:m 为两平行平板的平均菌落数;mf为滤膜上菌落数。 即:菌落数的计算需要结合两个平皿的菌落数,而不是只通过其中一个平皿的菌落数决定。 根据WS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7监测与记录 7.3.2 消毒合格标准:菌落总数≤ 20CFU/件。 Q5: 消毒内镜的监测频率? 根据WS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7监测与记录 7.3.1消毒内镜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采用轮换抽检的方式,每次按25%的比例抽检。内镜数量少于等于5条的,应每次全部监测;多于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应不低于5条。 注:对于医院有多处内镜中心分布的,此处的轮换抽检是指对全院的所有内镜,不只是其中一个内镜中心。 7.3.3当怀疑医院感染与内镜诊疗操作相关时,应进行致病性微生物检测,方法应遵循GB 15982的规定。 Q6: 采样剩余的洗脱液需要滤膜过滤浓缩,那什么是滤膜法? 滤膜法是采用真空泵负压抽滤原理,在滤杯内的微孔滤膜(使用前灭菌)上下面产生一个压差,滤杯内的受试品由于压差作用通过微孔滤膜。微孔滤膜具有复杂的蜂孔结构,即使0.45μm以下的微生物亦可被拦截,从而高效地回收微生物,将受试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截留在滤膜上。(图4,只做举例,非产品介绍)。 1. 滤膜法所需仪器 包括细菌过滤器或微生物限度检测仪(配有滤器)和0.45μm滤膜。 1)细菌过滤器:由真空泵系统、收集瓶、连接管、过滤架、过滤杯、火焰灭菌器等组成。 2)微生物限度检测仪:由过滤排液箱体、火焰灭菌器、过滤杯共同组成。 3)过滤杯(滤器):市售有不锈钢材质和改性PP材质的滤杯,均可采用湿热灭菌和火焰枪快速灭菌。 2. 具体操作(图5): 1)取出灭菌好的滤杯与主机相连,确保密封完好; 2)将采用直接接种法后的剩余洗脱液注入滤杯内,通过真空泵负压抽滤,滤杯内的洗脱液由于压差作用通过微孔滤膜(使用前灭菌),将洗脱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截留在滤膜上; 3)取下滤杯,用无菌镊夹取滤膜,转移至配置好的固体培养基上,菌面朝上,平贴,滤膜应与培养基完全贴合,不得有气泡(气泡处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4)盖上培养皿盖子,将培养皿置于36℃±1℃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h并计数; 5)操作结束后,切断电源。
Q7:洗脱液如何配置?什么是中和剂?中和剂怎么选择? 根据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附录B 试剂和培养基 1. 洗脱液是由10.0g蛋白胨、8.5g氯化钠、1.0mL土温80、1000mL0.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加热溶解后调PH至7.2~7.4,于121摄氏度压力蒸汽灭菌20min后制成。 2. 中和剂是指在微生物杀灭试验中,用以消除试验微生物与消毒剂的混悬液中和微生物表面上残留的消毒剂,使其失去对微生物抑制和灭杀作用的试剂。 在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效果监测采样时,应根据使用的消消毒剂毒剂类型选择合适的中和剂。医院常用的中和剂见下表。
Q8: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频率? 根据WS507-2016《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7监测与记录 7.2.1.2 产品说明书未写明浓度监频率的,一次性使用的消毒剂或灭菌剂应每批次进行浓度监测;重复使用的消毒剂或灭菌剂配制后应测定一次浓度,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消毒内镜数量达到规定数量的一半后,应在每条内镜消毒前进行测定。 此项由内镜使用科室自行监测。 7.2.2染菌量监测 每季度监测1次,监测方法遵循WS/T 367的规定。 此项由感染管理部门进行监测。
Q9:灭菌内镜需要定期监测吗? 根据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附录A 采样及检查方法 A.1.2不推荐医院常规开展灭菌物品的无菌检查,当流行病学调查怀疑医院感染事件与灭菌物品有关时,进行相应物品的无菌检查。 根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无菌检查法”,灭菌物品的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而平常采样过程是不具备这样的采样环境的。所以无需对灭菌内镜进行常规监测。
转载:云南感控通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