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3-21 08:09
03-17 08:04
03-17 08:03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5282|回复: 50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总结分析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总结分析
本季度继续选定神经外科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乳癌根治术、食管癌根治术作为目标性监测项目进行重点防控。现将监测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一、胸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统计分析
1、胸外科食管癌根治术23例,感染4例,感染率17.4%,具体目标性监测信息指标见表1~3。
表1. 胸外科目标检测手术-不同危险指数感染率(75%=220min)
危险指数        手术例数        感染例数        感染率(%)
0级        16        1        6.25
1级        6        3        50
2级        1        0        0
3级        0        0        0
合计        23        4        17.4
表2. 胸外科目标检测手术-不同医师危险因素汇总表
医师        手术时间
(75%=220min)        切口清洁度        ASA评分        危险因素合计        感染数
        ≤75%        >75%        清洁、
清洁-污染        污染        I、II、        III、 IV、V               
                                                               
A        15        5        20        0        18        2        7        4
C        2        1        3        0        3        0        1        0
合计        17        6        23        0        21        2        8        4
表3. 胸外科目标检测手术-医师手术感染专率
手术医师        手术例数        不同危险指数感染专率(感染例数/各等级例数=%)        感染专率(%)        均危险指数        调整
感染专率(%)
                0级
(例)        1级
(例)        2级
(例)        3级
(例)                       
A        20        1/14=0.07        3/5=0.6        0/1=0        0/0=0        25        0.35        71.4
C        3        0/2=0        0/1=0        0/0=0        0/0=0        0        0.33        0
注:(1)某医生感染转率(%)=该医生在该时期感染例数/手术例数×100%。
(2)均危险指数=∑(危险指数等级×手术例数)/手术例数总和。
(3)调整感染专率(%)=某医生感染专率/某医生平均危险指数等级。
2、手术部位感染分析及整改
由表1-3统计显示本季度进入目标检测的手术23例,0级16例,感染1例;1级5例,感染3例;2级1例,无感染;无3级手术。总感染4例,感染率为17.4%,平均危险因素指数0.35,从整体分析手术难度不大,而感染率较高,0及风险手术感染率为7.1%,较上季度10.0%略有下降,1级风险手术感染率为60%,较上季度33.3%增高,1级风险手术均为用时较长手术,为难度较大手术。具体分析如下:
(1)A医师手术13例,感染2例,感染专率为15.4%;0级风险手术10例,感染1例,0级风险感染专率; 1级风险手术3例,感染1例,1级风险感染专率为。
(2)C医生手术3例,全是0级手术,手术风险指数为0,未发生感染。
分析:A医师1例0级手术感染原因:患者于*年*月*日在全麻下行左胸食管癌根治术,术后恢复尚可,16日拆线发现前部刀口1cm愈合差,轻微感染征象,其主要原因与患者肿瘤体质,刀口处清洁保持不到位有关,下一步加强手术刀口处保护。
A医师3例1级手术感染原因:
病例一:301481,病人因“吞咽困难伴恶心、呕吐1月,加重半月”于*年*月*日入院,入院诊断:“食管癌”;病人完全梗阻、严重消瘦、营养不良,肿瘤上方食管明显扩张,分泌物及肿瘤坏死组织混合感染并形成脓肿,*月*日手术探查时肿瘤及脓肿破裂,虽经碘伏、生理盐水、蒸馏水等充分冲洗,但病人术后早期即出现同种菌属所致脓胸及切口感染。分析其主要原因为患者抵抗力差,术中冲洗不够彻底等有关;
病例二:304932,病人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于*年*月*日入院,入院诊断:“食管上段癌、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月*日请山东省肿瘤医院张百江主任手术,病人术后7天行造影证实吻合口瘘,由于术中颈动脉鞘已被打开,3天后因吻合口瘘引起感染所致颈内静脉破裂大出血死亡。分析其原因为;该患者病情较重(经评估后不推荐其手术治疗,家属要求手术,并外请专家)并伴有糖尿病等易感因素,术后吻合口瘘是直接原因;
病例三:305520,病人因“吞咽不畅2月余”于*年*月*日入院,入院诊断:“1.食管癌?2.高血压病”;*月*日行右胸、上腹、左颈食管癌根治术,切口为二类切口,手术创伤大,术中使用国产电刀,止血效果差,需很高功率才能达到良好止血效果,组织损伤大,术后第5天诊断感染。分析其原因为:患者年龄大,抵抗力较差,术中损伤中,出血较多为易感因素,二类切口无菌环境未达到为主要因素。
二、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统计分析
1、神经外科监测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43例,感染0例,感染率为0%,见表4-6统计。
表4. 神经外科目标检测手术-不同危险指数感染率(75%=230min)
危险指数        手术例数        感染例数        感染率(%)
0级        4        0        0
1级        27        0        0
2级        12        0        0
3级        0        0        0
合计        43        0        0
表5. 神经外科目标检测手术-不同医师危险因素汇总表
医师        手术时间(75%=255min)        切口清洁度        ASA评分        危险因素合计        感染数
        ≤75%        >75%        清洁、
清洁-污染        污染        I、II、        III、
IV、V               
A        4        1        4        1        1        4        6        0
C        4        0        4        0        0        4        4        0
E        1        1        2        0        1        1        2        0
F        7        1        7        1        2        6        8        0
G        8        2        10        0        1        9        11        0
J        4        1        4        1        1        4        6        0
H        4        5        9        0        0        9        14        0
合计        32        11        40        3        6        37        51        0
表6. 神经外科目标检测手术-手术医师感染专率
手术医师        手术例数        危险指数        感染专率(%)        危险因素指数        调整
感染率(%)
                0级
(例)        1级
(例)        2级
(例)        3级
(例)                       
A        5        0/1=0        0/2=0        0/2=0        0/0=0        0        1.2        0
C        4        0/0=0        0/4=0        0/0=0        0/0=0        0        1        0
E        2        0/0=0        0/2=0        0/0=0        0/0=0        0        1        0
F        8        0/2=0        0/4=0        0/2=0        0/0=0        0        1        0
G        10        0/1=0        0/7=0        0/2=0        0/0=0        0        1.2        0
J        5        0/0=0        0/4=0        0/1=0        0/0=0        0        1.1        0
H        9        0/0=0        0/4=0        0/5=0        0/0=0        0        1.56        0
合计        43        0/4=0        0/27=0        0/12=0        0/0=0        0        1.19        0
注:(1)某医生感染专率(%)=该医生在该时期感染例数/手术例数×100%。
(2)均危险指数=∑(危险指数等级×手术例数)/手术例数总和。
(3)调整感染专率(%)=某医生感染专率/某医生平均危险指数等级。
2、手术部位感染分析
表4-6统计显示本季度进入目标检测的手术43例,合计感染危险因素指数51,感染率为0%。0级手术4例、1级手术27例、2级手术12例,均无感染,无3级手术。平均危险因素指数1.19,从整体分析手术难度不大,43例手术由7位医生完成,详细信息见表6,均无感染。
3、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监护,对危重、易感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诊疗措施,减少陪人和探视,病房环境保持清洁,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2)对手术患者严格实施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
(3)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在手术和切口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4)加强引流管的管理,严格手卫生,切断感染途径;
(5)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感染控制效果。

三、乳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统计分析
1、乳腺外科单侧乳癌改良根治术11例,感染0例,感染率0%,具体目标性监测信息指标见表7~9。
表7. 第四季度乳腺外科目标检测手术-不同危险指数感染率(75%=180min)
危险指数        手术例数        感染例数        感染率(%)
0级        8        0        0
1级        3        0        0
2级        0        0        0
3级        0        0        0
合计        11        0        0
表8. 乳腺外科目标检测手术-不同医师危险因素汇总表
医师        手术时间
(75%=180min)        切口清洁度        ASA评分        危险因素合计        感染数
        ≤75%        >75%        清洁、
清洁-污染        污染        I、II、        III、 IV、V               
                                                               
A        8        3        11        0        11        0        3        0
表9. 乳腺外科目标检测手术-医师手术感染专率
手术医师        手术例数        不同危险指数感染专率
(感染例数/各等级例数=%)        感染
专率(%)        均危险指数        调整
感染专率(%)
                0级
(例)        1级
(例)        2级
(例)        3级
(例)                       
A        11        0/8=0        0/3=0        0/0=0        0/0=0        0        0        0
注:(1)某医生感染转率(%)=该医生在该时期感染例数/手术例数×100%。
(2)均危险指数=∑(危险指数等级×手术例数)/手术例数总和。
(3)调整感染专率(%)=某医生感染专率/某医生平均危险指数等级。
2、手术部位感染分析及整改
(1)继续加强监护,对危重、易感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诊疗措施,减少陪人和探视,病房环境保持清洁,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2)对手术患者严格实施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
(3)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在手术和切口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
(4)加强引流管的管理,严格手卫生,切断感染途径;
(5)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感染控制效果。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松-Song + 2 工作有力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2026
  • 最近打卡:2025-04-02 07:41:55
发表于 2019-10-14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4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规范的监测和总结!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4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4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1378
  • 最近打卡:2025-04-02 07:15:38
发表于 2019-10-14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把感染手术的原因分析了,很值得借鉴。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4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总结分析

https://wenku.baidu.com/view/d8b4f6d7a0116c175f0e48cd.html

供参考!
回复 2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4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即来则安
  • 打卡总奖励:83
  • 最近打卡:2025-02-19 15:56:24
发表于 2019-10-14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工作很细致,向您学习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901
  • 最近打卡:2025-04-02 10:51:19
发表于 2019-10-14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4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规范的监测和总结!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4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5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感染的原因老是搞不清,老师是怎样找到原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5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5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ynosmile 发表于 2019-10-14 15:18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总结分析

https://wenku.baidu.com/view/d8b4f6d7a0116c175f0e48cd.html

谢谢老师分享,已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 打卡总奖励:9
  • 最近打卡:2025-01-02 09:37:08
发表于 2019-10-16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6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7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可以采用表格和图表来做分析说明,做好了常常一目了然而且篇幅较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7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17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借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