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松-Song 于 2019-10-10 10:20 编辑
2019年5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480号),文件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七项工作要求,并同时发布了《十项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试行)》(以下简称“十项感控基本制度”),这些制度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遵守和严格执行的基本要求,具有“底线性”、“强制性”,涉及到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方方面面。
每一项制度都具有深远意义,但具体到执行层面,可能每一家医疗机构、每一位感控同仁都有自己的理解,执行上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偏差,造成具体执行时,五花八门、百花齐放。为了使国家制定的十项感控基本制度真正能起到引领作用,真正化解医院感染风险,保障医疗安全,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邀请了多位来自医疗机构一线的感控工作者,从他们的视角,畅谈自己对这十项感控基本制度的理解。希望通过“十项感控基本制度-大家谈”这个全新栏目,统一全国感控同仁对十项制度的理解,对十项制度的真正落实起到推动作用。
“十项感控基本制度-大家谈”的参与者对十项制度的谈论的不代表政府、不代表国家卫健委、不代表任何官方机构,也不代表全国广大的感控同仁,仅仅是作为最一线感控实践者对10项制度理解的一个小小体现。该专栏初步定于每周三晚在官微推送,欢迎全国感控同仁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者予以关注,并根据制度赋予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和广大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职责,尽到自己应该尽的义务。
本周推出第1期:“十项感控基本制度-大家谈”引言部分之我见(1)。由来自洛阳市中心医院院感科的臧金成医师(SIFIC版主-那颜),尝试就该制度的引言部分进行解析,以供同行参考,因为篇幅较长,针对引言部分的七项要求,我们分成了两个部分进行分享,今天先分享七项要求中的1-3。
本次发文,首先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制度名称的不同,之前大家已经习惯于“医院感染管理”或者“医院感染防控”,很多地方会简称为“院感”、“控感”等,因而有“院感办”“院感科”“控感科”“感控科”等不同的称谓。此处统一称之为 “感控”,就是一个较大的突破,感染的概念也由院内感染拓展为医疗保健相关感染。
也许有人会想,“医院感染管理”变成了“感染预防与控制”,那么医院原有的制度名称、委员会名称甚至部门名称要不要改动?国家医院感染管理专业质控中心付强主任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重在实质工作的开展,而不是名字。如何称呼不重要,关键是有没有把感控工作落到实处,这正是重内涵、轻形式的表现。
一、进一步提高对感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关于感染防控,多数情况下,对感控的深刻认识可能只存在于感控人中,医院其他部门人员也许只知道有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医院感染控制科,并不知道医院感染管理科具体有哪些职责,具体做哪些工作,自己在感控工作中扮演何种角色。
感控工作做的好不好,关键看认识。要想做好管控,首先要了解感控,树立起感控意识。480号文从政治站位强调了感控的重要性。
感控的底线是什么?100多年前南丁格尔就告诉我们:首先不要伤害。医院感染或医院感染暴发就是一种伤害。
底线不可以逾越,法规也是底线,它规定的是最低标准,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要不折不扣执行的,是不可以讨价还价的。感染防控的质量是医疗质量中重要的一环,如果感染防控做不好,那么医院的综合医疗质量也将大打折扣。
二、强化责任意识,落实感控制度要求
480号文明确指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这一点在感控委员会的文件上必须要明确。
同时要明确感控管理部门、医务、药学、护理、临床检验以及各临床科室在感控中的职责分工,并以文件的方式固定下来,使上述部门和科室人员知道感控不是医院某一个部门的事情,指望感控科那几个人做全院感染防控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日常的院感防控职责在每个人,“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绝不是一句空话。
其实感控工作从来就不是额外要求,无论是《外科学》第一章的无菌术,还是《基础护理学》的医院感染防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标准,感染防控是医学生的必修课。在医学实践中,只是要求医护人员把这些规定细化成为制度,不是挂在墙上,而是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感控作为缺陷管理,是个有专业技术要素的管理职能部门,自2003年SARS后逐渐受到重视,但目前感控部门人员的专业结构仍有待优化。江苏省已经开展感控医师高级职称评审的试点,但绝大多数其他专业医院感控专职人员职称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职业发展路径和激励机制缺乏,人们来去匆匆,导致医院感控部门的人员稳定性偏低。
距离1986系统性开展感控工作已经30年多了,感控需要预防医学、护理、临床、药学和微生物专业等人员的加入。但目前,是更多医院,尤其是二级以下医院仍然是单一护理专业人员绝对优势,学历水平专科为主。感控专职人员结构优化需要医院领导的重视,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的要求和感控工作特点配齐,以便于全方位开展感控工作,使医院的感控工作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能够真正发现本单位内部的感控的缺陷和风险,采取针对性的有效的措施化解这些风险,保障医疗安全。畅通感控专职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确保感控专职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三、突出工作重点,做好重点科室感控工作
感染性疾病的多样化,尤其是近年来,面对新发传染病的发生或传统传染病的复燃,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不断发生,感控部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必须把感控工作落到实处,化解风险保障安全。
然而,根据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感控专职人员配备的情况来看,感控想要面面俱到的目标尚且很难达成。所以,应优先关注重点部门、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的感控工作,这些领域安全了,医院感染暴发的风险几乎就化解了一半。
国家制定了几乎覆盖全部重点部门感染防控标准、规范和指南,尤其是2016年底更新了部分规范,细化了相关内容,使这些规范性文件更具有操作性。国家卫健委医院感染管理专业质控中心付强主任曾经说:“要想让每家医疗机构二三名、七八名甚至十几名感控专职人员监督全院几百名、上千名甚至几千名医务人员的感控是不可能的”。感控人要做感控知识的传播者,感控知识只有掌握在临床医护人手中才是真的感控知识,放在感控人员的电脑里,那是文件,只会占内存。
所以,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除了学习和掌握:《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当年或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等基础性的医院感染控制规范;
还应熟练掌握与本专业科室相关的专门的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标准和指南,比如:《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医院手术部管理规范(试行)《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指南和规范的实施一定要适合自己医院的情况,三级感控体系要切实发挥每个层级的职能,避免形式主义和本本主义。感控的控制层和执行层要结合起来,切实为临床考虑,解决实际问题,把感染控制落实到每一次的医疗护理操作中。
临床科室建立健全科室感控组织,明确感控组织中每位成员的职责,做好科室层面的感控培训和督导工作,使感控制度和规范落地,切实化解医疗护理操作中的感控风险,防范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的发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