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感控动态
›
史上第一种抗菌药是这位医学教授用女儿做人体实验试出来 ...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237
|
回复:
4
[动态]
史上第一种抗菌药是这位医学教授用女儿做人体实验试出来的
[复制链接]
xucf730
xucf730
当前离线
积分
10219
发表于 2019-8-25 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史上第一种抗菌药是这位医学教授用女儿做人体实验试出来的
医药 2019-08-23 11:22 来源:SME科技故事
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人类在与疾病的抗争中很难取得胜利,而死亡总是比治愈先一步到来,而人类医学的发展和反抗从未停止。
一位医学教授把一种工业染料用成了抗菌药,竟然一举拯救了原本面临截肢厄运的女儿,就连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儿子也受到恩惠。
1
谁能想到,这史上第一种商业化的抗菌药,竟是这位教授用亲生女儿做人体实验试出来的?而他本人凭实力斩获的诺贝尔奖,却被国家官方拒收。
疾患肆虐而医疗水平落后的战乱时期,如果不幸被细菌侵染,大概率也就意味着死亡,即使最初只是不小心划伤了个小伤口。一位名叫格哈德·杜马克的德国病理学家,他也曾目睹过许多类似的病例。而最亲近的一位病人,是他年仅三岁的女儿。
1932年,在一次打针过程中,他的女儿被未经消毒的针头严重感染,链球菌侵染入体内。随后,伤口开始发炎恶化,年幼的女儿高烧不断。而当时青霉素刚发现不久,还没发展到能用于临床治疗的地步。
于是主治医师告诉杜马克,要想保住他女儿的性命,就需要接受截肢手术,截去她因为感染上链球菌而发炎肿胀的手。
眼看女儿病情危急,又不忍心让女儿年纪轻轻就此截肢,同属于医学领域的杜马克能做些什么吗?其实当时杜马克正在研究的项目,恰好就针对细菌感染疾病。
他当时是法本公司的拜耳实验室工作,这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化学公司。而杜马克的工作,则是从染料中寻找具有抗菌特性的物质,研发出抗菌药物。
染料能治病?还有一个实验室的人专门研究怎么用染料治病?没错,这就是当时拜耳实验室正在做的事。要考究起来,如今大名鼎鼎的制药及化工跨国公司,最初是以颜料公司起家的,两位创始人是一位商人和一位颜料大师,和医学可谓是牛头不对马嘴。后来转向医疗药品方向,也是依赖于一个惊喜的发现。
1856年,有科学家发现,一种紫色染料竟然可以穿透细菌的外壳,让细菌也染上紫色。后来也有人发现,一些合成染料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看似完全没有关联的两个领域因为化学品与细菌的关系打通了隔墙,于是1925年,拜耳和其他公司合并为法本公司,摇身一变成为化学制药公司。
杜马克作为其中的一位研究者,其实已经尝试过上千种染料,却都只落得失败告终。这时女儿突如其来的危急病情更是加剧了杜马克工作中的压力,他迫不及待想要找出一种有效的抗菌药物。
2
有时幸运就是在恰当的时候降临,在绝望之境才有焕发希望的可能。
在此之前,杜马克已经在小白鼠身上做了三年的实验,试验过数千种偶氮类*染料。他先用病菌感染小白鼠,然后投药喂食或注射,检测小白鼠对药物的反应。但他却只能目睹着一批批小白鼠被病菌侵染而死。
直到试验了一种叫做百浪多息的红色染料,其中含有一种磺胺类的物质,在体外并不会表现出抗菌活性,但进入小白鼠体内后竟然出现了抗菌效果。
这是一种合成染料的中间体。早在1908年,人们就第一次合成了磺胺,一直以来在染料工业中使用。但要说发掘出磺胺的抗菌效果,杜马克还算是第一人。经过这么多次心灰意冷的失败之后,杜马克终于发现了具有抗菌特性的染料。
但是这种药物只在小白鼠和兔子身上做过实验,而且这类哺乳动物对百浪多息的耐受量大概在500mg/kg体重之下,要是加大剂量就会引起呕吐等异常效果。
即便发现磺胺类药物在动物身上具有抗菌作用,但对于人体是否也有同样的效果?应该选择多大的剂量?一切都还是未知的。
这是药物需要接受临床试验的重要阶段,也是杜马克的女儿亟待接受医治的关键时刻。于是杜马克决定,让女儿从这次风险中获得避免截肢的机会——3岁的小女儿成了百浪多息的第一位临床试验者。
杜马克尝试给女儿服用了几次百浪多息,据记载剂量大概超过了10克,这个剂量是现代标准剂量的好几倍。然而,在医学上也出现了大力出奇迹的神奇效果。几天之后,女儿的病情逐渐好转,看来被感染的细菌确实得到了有效抑制,而原本应该要截肢的手臂也保住了。
杜马克怀揣首例临床试验大获成功,以及女儿疾病痊愈的双重喜悦,又花了三年的时间对百浪多息投入了更细致的研究。1935年,他把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的研究成果整理发表,向全世界宣告发现第一种人工合成抗菌药的喜讯。
百浪多息这种磺胺类药物之所以能从众多染料中脱颖而出,其实也是一场微观层面上的狸猫换太子游戏。
细菌通常离不开叶酸的存在,这是合成核酸、保证细菌生长繁殖的必需物质。而对氨苯甲酸(PABA)是细菌合成叶酸的原料,同时也是磺胺药作用的着手点。磺胺药进入体内,就开始与PABA竞争细菌中的二氢叶酸合成酶。一旦磺胺药争夺成功,与二氢叶酸结合后,细菌也就不能利用PABA正常合成叶酸。少了叶酸这种重要物质,细菌再也没法合成蛋白和核酸,药物就此发挥出阻止细菌生长繁殖的抑菌作用。
3
虽然杜马克用工业染料合成抗菌药的消息十分轰动,但当时保守的医学界大多不敢使用这种新药,直到美国总统的儿子为百浪多息亲身代言。
就在研究论文发表一年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儿子也患上了链球菌咽喉炎。当时即使问诊哈佛医学院的精英,也只能得出死路一条的答案。这是一位医生听说德国出了一种新药,抱着侥幸的心理给小富兰克林弄来尝试,结果真的让他康复痊愈了。
这自然引起了美国民众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于是百浪多息受到媒体广泛报道,从此名声大噪,人们也才放心使用这种具有抗菌效果的新药。
许多药企也开始争先恐后地研制磺胺类药物,不出十年,就已经有超过5000种磺胺类衍生物被研制合成。然而在厂家疯狂驱逐利益中,药品商业化迅猛发展背后,也出现了可怕的药害事故。一家药企突发奇想把固体药物溶解为带有甜味的液体药,却因为选用错误的溶剂,最终造成100多人死亡的磺胺酏事件。5000多种药品中真正具有医疗价值的也只有20种左右。
百浪多息是人类合成的第一种商业化抗菌药,这无疑是值得被授予诺贝尔奖的伟大成就。1939年,杜马克就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是他却无法接受这个殊荣。
就在两年前,希特勒和纳粹党颁布了一项规定,禁止德国公民接受诺贝尔奖。这是因为在1935年,诺贝尔奖委员会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一位反法西斯的德国记者,卡尔·冯·奥斯耶茨基,这彻底激怒了德国当局。
于是杜马克受限于国情,直到1947年才亲手拿到奖牌,但诺奖奖金早已被瓜分完了。
如今,磺胺类药物已经几乎被抗生素或喹诺酮类药物取代,在发达国家的处方中鲜少单独开具磺胺类药物,而在发展中国家,它仍然被广泛用来治疗沙眼、泌尿道感染等细菌感染疾病。
但百浪多息这段传奇的研发事迹却依然在人类医学史中熠熠生辉,它应该让人铭记旧时代饱受细菌感染疾病摧残的人们,以及杜马克的执着和幸运。
参考资料
GerhardDomagk. Science History Institute, 2017.12.04.
Domagk G.Gerhard Domagk - Biographical[J].
评分
参与人数
1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星火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白天使
小白天使
当前离线
积分
53010
发表于 2019-8-25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史上第一种抗菌药是这位医学教授用女儿做人体实验试出来的
敢为人先。。。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ynosmile
ynosmile
当前离线
积分
36778
发表于 2019-8-25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谢谢分享给大家!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吴霖2019
吴霖2019
当前离线
积分
572
发表于 2019-8-26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已学习,感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syf019
syf019
当前离线
积分
1025
发表于 2019-9-11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给大家!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