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川页 于 2019-7-4 18:22 编辑
警惕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腺病毒感染
近期流行起了一种引起症状与流感极其相似的病毒——腺病毒,且许多儿童均“中招”。腺病毒感染以发热、咳嗽、流鼻涕、咽痛等症状为主,极易与流感混淆,但与流感不同的是腺病毒感染会持续高热。腺病毒具有高传染性,且危害极大,可感染呼吸道、胃肠道、尿道、膀胱、眼和肝脏等脏器,引起并发症。腺病毒类型较多,因此感染后不会终生免疫,且其目前没有特效药和腺病毒疫苗,因此对于腺病毒感染,我们只能以预防作为有效手段,遏制传播,避免病毒带来的危害。
一、什么是腺病毒
大多数人对腺病毒都感到陌生,但它其实并不是新型病毒,早在1953年人类就发现并首次从人类腺样增殖体组织培养中分离出腺病毒,这也是腺病毒名称的由来。依据腺病毒中和试验结果,可将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分为69种不同的血清型和A、B、C、D、E、F、G七个亚群,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眼部、泌尿道等全身多脏器感染。其中3、7型腺病毒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咽结膜热和腺病毒肺炎等常见病毒型别。
二、腺病毒的流行特点
与流感季节性流行不同的是,腺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流行,腺病毒传染性较强,常可引起暴发流行,主要发生在密闭、拥挤和潮湿的环境,冬季和春季因人群聚集活动,容易出现腺病毒感染的暴发流行,如学校、托幼机构等;而夏季发生,则常因腺病毒污染游泳池的水,可引起游泳者咽结膜热,也称“游泳池热”。腺病毒感染发生于全年龄组,婴儿和学龄儿童是腺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三、传播途径
1. 飞沫传播。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如患者咳嗽或打喷嚏等。 2. 接触传播。如手接触腺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未洗手触摸口、鼻或眼睛等。 3. 粪口传播。消化道感染腺病毒可以通过感染者的粪便传播,例如尿布更换期间。 4. 水传播。如腺病毒污染的游泳池水可引起结膜炎。 四、腺病毒感染的并发症和危害
1、呼吸道感染。典型症状为咳嗽、鼻塞和咽炎,同时伴有发热、寒战、头痛和肌肉痛等,包括急性发热性咽喉炎、咽结膜热症状、急性呼吸道疾病、肺炎4种综合征。其中腺病毒肺炎约占婴幼儿期肺炎的10%,大多由腺病毒3、7型引起。 2、眼部感染。腺病毒致轻型眼部感染是呼吸道感染和咽喉炎的并发症。滤泡性结膜炎可由许多型腺病毒引起,类似于衣原体性结膜炎,而且为自限性。由腺病毒8、9和37型引起的角结膜炎为重型感染,具有高传染性,以急性结膜炎开始,扩至耳前淋巴结,随后发生角膜炎。 3、胃肠炎。许多腺病毒在肠道细胞中复制,随粪便排出,但大多数血清型与胃肠道疾病无关。腺病毒可引起婴幼儿的胃肠炎,致腹痛、腹泻。 4、其他疾患。腺病毒能引起儿童急性出血性膀胱炎,尿中出现病毒。37型可引起女性宫颈炎和男性尿道炎,常由性传播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引起偶发或严重的病毒感染,尤其在器官移植病人中发生严重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肝炎。临床发现37%的艾滋病患者病毒性腹泻是由腺病毒所致。
五、预防措施 学校1、 学校教室应常通风,保持学生学习环境的清洁。
2、 学校被污染或者需要预防污染的环境可采用氯、甲醛或者加热等特殊消毒方式进行消毒,为彻底清除腺病毒,腺病毒暴发的场所或地点应该延长消毒时间。 3、 一旦有学生发生急性发热、咽喉疼痛和结膜炎的症状,要及早到医院看病,早隔离、早治疗。 4、 出现5人以上集体发病的情况要及时向所在地区防疫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避免疾病蔓延。 5、 在腺病毒流行季节,托幼机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回家隔离休息,以免造成传播流行。 6、 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对腺病毒的认识,做到从个人防护开始预防腺病毒传播。 个体1、室内多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2、勤洗手,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和口。 3、勤消毒,避免接触患者及其呼吸道飞沫。 4、冬春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时戴口罩,避免接触病人,以防感染。 5、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均衡饮食、科学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
6、尽量避免去不洁净的游泳池,避免“游泳池热”的发生。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杂志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