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禅静思语 于 2024-9-30 21:02 编辑
薛博仁丨防治结核,台湾go 终结结核,台湾can
讲者丨薛博仁(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 整理丨宋慧敏 责编丨叶青/李燕 来源丨2018年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大会
编者按: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死亡率减缓,平均寿命延长,社会高龄化成为全球性无法避免的问题。台湾目前有许多特殊长期照护机构,负责高龄老人的看护。这些机构存在着“居住人群高龄、居住空间狭小、人群密集”等特点。如何避免居住在这些机构内的老人发生交叉感染,尤其是肺结核感染,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来自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的薛博仁教授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背景 背景1——高龄化社会
背景2——长照机构的状况
背景3——结核病,被遗忘了的瘟疫 从台湾结核病发病的年龄发生率统计,65岁以上发病率一直居于首位。 2014-2017年台湾长照机构内每年都有4-8起结核病聚集事件发生。 台湾长照机构内老年人结核病发生率(693/10万人口)是一般老年TB发生率(192/10万人口)的3.6倍。
机构内结核病发生率高的原因: (1)机构内居民年龄多在65岁以上,大多有罹患慢性疾病,免疫力较低; (2)机构内空间密闭,容易导致结核菌传播; (3)潜伏的结核菌会活化,容易发病。 台湾长期照护机构防治结核病策略 1. 存在问题: (1)无论是否定期进行胸部x片检查,机构内均时有肺结核感染病例发生; (2)长照机构及管理机关都面临巨大的压力。
2. 原因分析——肺结核自然病程的特点: 经过飞沫传播接触后,6-8周可能出现皮试阳性,但是大部分暴露于结核菌的人并不会发生感染,无临床症状; 约有30%的接触者受到感染; 终期一生约有10%的发病机会,距离受感染的时间俞近,发病机会愈大;(还有90%的未发病,但有感染的可能,有一定的潜伏性) 年龄小于4岁或大于65岁者,或其免疫力低下的情况,发病率提高。
两个概念比较: 感染vs发病 感染:会呼吸的人都是结核病的易感宿主 发病:新近感染及免疫力减弱为主要危险因子
潜伏结核感染vs结核病
3.解决办法 (1)制定目标: A. 加入WHO 2035消除结核计划,全球目标:2035年消除结核,发生率<10例/10万人口,第一期计划目标:2020年发生率<32例/每10万人口。 B. 核心策略: 强化防疫基础建设与预防,包括主动筛查、发现高风险族群,潜伏结核感染治疗,高风险环境感染控制。
(2)开始行动: 重点是:A.主动发现个案;B.潜伏感染治疗
步骤一:制定计划,选定台湾7家不同类型的长照机构进行初步调查。 步骤二:制作视频,积极宣传。 步骤三:参照WHO肺结核7分筛检法进行筛查。每2周到这7个长照机构进行肺结核7分筛检法筛查活动性肺结核和潜伏结核感染的人群。 步骤四:将筛查阳性的人群送至转介医疗院所进行评估、治疗及追踪。
7分筛检法:体重减轻1分,食欲减退1分,胸痛1分,咳嗽咳痰2分,咳嗽2周2分。总分超过5分时会高度怀疑肺结核感染,需要进一步进行胸部x光或者验痰。 (通过2千多次的筛检,得到的结果是大部分为0分,只有1人为5分。继续为评估为5分的住民进行痰检及胸部x光检查未发现阳性结果,未发现活动性肺结核住民。这个筛检法的敏感性值得商榷。)
(3)初步结果及分析 A.活动性肺结核筛查结果:未检出阳性 B.潜伏结核感染(QFT)筛查结果: 对4家养护中心,3家护理之家的住民及工作人员共261人进行筛检,经过初筛、复检,QFT的阳性人数为70人(26.8%); 男、女QFT阳性率无显著差别; 较年轻的老人(<65岁)的QFT阳性率略高; 工作人员的QFT阳性率比机构内居住的老人高(必须重视此类人群); 活动能力强(能行走较远距离)的老人QFT阳性率略高。
C.筛查后的转介治疗情况:
(4)2017年结核病防治研究成果
(5)2018年防治结核病工作安排 A.计划参与单位:17家县市卫生局;29家机构;至少4,528位住民及工作人员 B.制订2018定期症状筛检法:
4.未来展望 将潜伏结核感染检验规划成为新住民及新近工作人员体检项目; 研拟长照机构适用之症状筛检法,及早发现可能个案,避免疾病传播; 建立护理之家、赡养及养护机构的结核病防治相关规范的拟定及持续管理; 相关部门对长照机构进行通风环境调查,制订技术文件可作为未来机构设立及评价的依据。
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编辑:王小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