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的步骤
使用重力回收液体,流动缓慢,洗脱率低;普通环境,敞开容器回收洗脱液,污染风险高;过滤时开放,二次污染;腔体液体残留;采样人员至少2人。。提倡选用封闭式采样器采样。
采样液接种
采样后应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4 h;若样品保存于0℃~4℃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 h。
将洗脱液充分混匀,取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 15mL~20 mL。
注意事项:移开贴膜动作要轻;注意液体外溢;管路的清洁消毒。
滤膜受环境湿度等因素影响较大,若贮放不当,易发生卷曲、收缩及拉伸强度变化及受挤压破损、变形等,从包装中取出后不宜于未固定的情况下于环境中久放,防止收缩/舒张/卷曲。
菌落计数
当滤膜法不可计数时:菌落总数(cfu/件)=m(cfu/平板)×50。
式中:m 为两平行平板的平均菌落数。
当滤膜法可计数时:菌落总数(cfu/件)=m(cfu/平板)+mf(cfu/滤膜)。
式中:m 为两平行平板的平均菌落数;mf 为滤膜上菌落数。
当怀疑管壁内有生物膜时如何采样?
通过无菌毛刷刷洗, 能够通过降低污染物与基底之间的黏着力而发挥作用, 只有经过明显的外力作用才能有效清除生物膜。无菌毛刷通过内镜后剪下刷头连同洗脱液一起送检。
致病菌检测
C.4.1应在可疑经软式内镜诊疗操作导致感染时进行检测。
C.4.2检测方法
a) 如果采用倾注法检测,在进行细菌总数检测的同时,取混匀的待检样品0.2ml,分别接种于90mm血平皿、中国蓝平皿和SS平皿,均匀涂布,置 36℃±1℃温箱培养 48h,观察有无致病菌生长,并进行感染菌株的鉴定。
b) 如果采用滤膜法检测,用接种环取培养后滤膜上的菌落,分别接种于90mm血平皿、中国蓝平皿和SS平皿,置 36℃±1℃温箱培养 48h,观察有无致病菌生长,并进行感染菌株的鉴定。
七、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监测频率
八、内镜用水检测
《中国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二部
4.10.2检验方法:取本品不少于1ml,按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中的薄膜过滤法处理,采用R2A琼脂培养基,30~35℃培养不少于5天,1ml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不得过少于100cfu。
为什么选择R2A培养基而不选择普通培养基?因为其有利于刺激受损细菌和对氯有耐药性细菌的生长。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