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医疗机构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受到了各国医疗及监管机构的重视。就硬质无孔表面的消毒而言,以前多采用液体消毒剂通过喷洒或消毒剂浸湿小毛巾(俗称;“抹布+水桶”)后擦拭的方法。最近几年,消毒湿巾作为一种载体消毒剂的出现,给硬质表面的消毒带来了一场消毒技术的变革。 消毒湿巾有其显著的优点: l 消毒剂浓度是确定的,使用者无需进行计算和配制消毒剂; l 用后即抛,使用和管理非常方便; l 避免消毒剂泄漏/泼溅的风险; l 由于使用上的便利,消毒湿巾的使用依从性较高。 虽然消毒湿巾有着显著的优点,工作人员也乐于使用,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给使用者带来了一些困惑,如: Ø 一片湿巾可以擦拭多大面积? Ø 一片消毒湿巾可以擦拭多少次? Ø 擦拭方式上,单一方向/往复式擦拭? Ø 擦拭后的表面保持多长的湿润时间? 使用者有上面的困惑,研究者就需要给出最佳的实践指南;为此,各种观点/试验精彩纷呈。 下面就有关消毒湿巾使用方面的困惑从作者已经阅读过的文献中归纳几点,以大家供参考。 1. 在现实的使用状态下,使用者是很难评估被消毒物品的面积的,即使是平整规则的台(桌)面也很难确定其面积,更何况硬质表面的形状各异,让使用者评估其消毒面积显然是不现实的。 2. 在实验室严格控制每次擦拭的时间(如:每次擦拭用时60秒)的情况下,多次擦拭(如:3-5次)的消毒效果总是比单次擦拭的消毒效果要好些。然而在现实的使用状态下,使用者虽然可以控制擦拭测试次数在3-5次内,但无法控制其每次的擦拭时间为恒定的1分钟或1.5分钟。 3. 也有文献指出,擦拭消毒的方式存在着将病原体和孢子转移到多个表面的风险。 4. 更多文献,包括行业技术信息报告(TIR)指出:消毒剂的湿接触时间(和/或可见的湿度)才是确保消毒湿巾有效消毒的关键,而且也是在实践中可操作的。 使用消毒湿巾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1. 湿接触时间 2. 消毒剂的干燥时间(酒精等易挥发消毒剂干燥时间很短) 3. 细菌的杀灭时间/杀灭的难易程度 4. 载体(纸/无纺布/超细纤维)的摩擦特性 5. 与被消毒的表面是否兼容(过氧化氢消毒剂会损坏光学元件) 6. 湿巾的味道(次氯酸有较强烈的味道) 正如上面所言,对使用者而言,最关心的就是其消毒效果,如何判定其达到了有效的消毒,最可行的办法是观察经过擦拭后的被消毒表面的可见湿度的长短,也就是湿接触时间。那么,什么是湿接触时间呢? 在AAMI TIR 68:2018中给出了如下定义:Wetcontact time: The entire contact time the item must remain wet with thedisinfectant to achieve stated efficacy. If the disinfectant evaporates or theitem is allowed to dry before the total contact exposure time is met, thedisinfectant must be reapplied and continue with the exposure time until thewet contact time has been achieved. (湿接触时间:为使消毒剂达到规定的效果,物品必须保持湿润状态的整个接触时间。如果消毒剂蒸发或在满足总接触时间之前使物品干燥,则必须重新施加消毒剂,直到暴露时间达到湿接触时间)。 在美国CDC的《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指南(2008)》中指出:在卫生保健机构中对非关键表面使用消毒剂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品标签上规定的接触时间通常太长而无法实际遵循。(EPA注册用于抗HBV、HIV或结核分枝杆菌的大多数产品的标签规定接触时间为10分钟)。 Peter和Teska等人的文章指出,“适用于医疗保健的预防原则建议,如果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例如,未经适当消毒的表面存在与医疗相关的感染风险),我们应采取预防措施保护人类健康,即使面对科学的不确定性的时候。因此,尽管通过政府和监管机构及研究机构的进一步研究和澄清来解决接触时间问题,但为了保护患者安全,谨慎的做法是将消毒产品标签上的接触时间视为最低限度”。 消毒剂的干燥速度由若干因素决定,其中与使用环境有关的因素包括:①被消毒表面的粗糙度,②环境温度,③环境湿度。因此,在使用湿巾进行消毒时,如果一次擦拭后的湿接触时间没有达到标签规定的时间,那最好进行二次擦拭,以确保固体表面上的细菌有足够的时间暴露在消毒剂中。 文献 [1] AAMI TIR 68:2018 Low and intermediate-leveldisinfection in healthcare settings for medical devices and patient careequipment and sterile processing environmental surfaces [2] Peter J. Teska, Xiaobao Li, Jim Gauthier, Wet contact time directlyimpacts antimicrobial efficac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registereddisinfectants Am J Infect Control. 2019 April ; 47(4): 351-478. [3] Berendt AE, Turnbull L, Spady D, et al.Three swipes and you're out: how many swipes are needed to decontaminateplastic with disposable wipes? Am J Infect Control. 2011 Jun;39(5): 442-3. [4] Hong Y, Teska PJ, Oliver HF. Effects ofcontact time and concentration on bactericidal efficacy of 3 disinfectants onhard nonporous surfaces. Am J Infect Control. 2017;45: 1284-5. [5]https://www.beckershospitalreview.com/quality/the-importance-of-contact-time-and-visible-wetness-to-ensure-effective-disinfection.html [6] Alyssa M. West , Peter J. Teska, HaleyF. Oliver, There is no additional bactericidal efficacy of EnvironmentalProtection Agency registered disinfectant towelettes after surface drying orbeyond label contact time. Am J Infect Control. 47 (2019) 27-32 [7] Lauren Ramm, Harsha Siani , Rebecca Wesgate, etal. Pathogen transfer and high variability in pathogen removal by detergentwipes. Am J Infect Control. July 2015, 43(7):724-728 [8]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Guideline for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