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基础感控
›
清洁消毒灭菌技术
›
卫生部专家有关消毒剂答记者问
公告区
+ 发布
系统消息:
直播预告丨AI技术如何赋能感控工作(以案为鉴第二季01期)开播啦!
02-24 11:57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主题贴
02-17 16:11
高山雪莲W
:
2025年1月份优秀回帖
02-17 16:10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775
|
回复:
10
[资料]
卫生部专家有关消毒剂答记者问
火
[复制链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发表于 2009-9-15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它不同于抗生素,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人们常称消毒剂为“化学消毒剂”,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
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
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氯消毒剂、臭氧、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双链季铵盐等。
中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
低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剂要求的制剂。包括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等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
按化学性质的不同,现在较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由于它们具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30%至90%不等)、过氧乙酸(18%至20%)、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但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需现用现配,使用不方便,且因其氧化能力强,高浓度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其中过氧乙酸常用于被病毒污染物品或皮肤消毒,一般消毒物品时可用0.5%,消毒皮肤时可用0.2%至0.4%,作用时间为3分钟。在无人环境中可用于空气消毒,用2%过氧乙酸喷雾(按每立方米8毫升计算),或加热过氧乙酸(按每升1克计算),作用1小时后开窗通风。二氧化氯可用于物品表面消毒,浓度为每立方米500毫克,作用30分钟。臭氧也是一种强氧化剂,溶于水时杀菌作用更为明显,常用于水的消毒,饮用水消毒时加臭氧量为每升0.5至1.5毫克,水中余臭氧量每升0.1至0.5毫克维持10分钟可达到消毒要求,在水质较差时,应加大臭氧加入量,每升3至6毫克。
含氯消毒剂:指溶于水产生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其杀微生物有效成分常以有效氯表示。次氯酸分子量小,易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膜进入菌体内,使菌体蛋白氧化导致细菌死亡。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10%至20%)、漂白粉(25%)、漂粉精(次氯酸钙为主,80%至85%)、氯化磷酸三钠(3%至5%);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60%至64%)、三氯异氰尿酸(87%至90%)、氯铵T(24%)等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他们的杀微生物作用明显受使用浓度、作用时间的影响,一般说来,有效氯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PH值越低消毒效果越好;温度越高杀微生物作用越强;但是当有机物(如血液、唾液和排泄物)存在时消毒效果可明显下降。此时应加大消毒剂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但是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对人呼吸道黏膜和皮肤有明显刺激作用,对物品有腐蚀和漂白作用,大量使用还可污染环境。因此,使用时详细阅读说明书,按不同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适当浓度和作用时间,一般来说,杀灭病毒可选用有效氯每升1000毫克,作用30分钟。此类消毒剂常用于环境、物品表面、食具、饮用水、污水、排泄物、垃圾等消毒。
按化学性质的不同,其他常用化学消毒剂包括:醛类消毒剂:包括甲醛和戊二醛。此类消毒为一种活泼的烷化剂作用于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羟基,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使微生物死亡。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杀灭各种生物,由于它们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等消毒,一般仅使用于医院中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且经消毒或灭菌的物品必须用灭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才可使用。
醇类消毒剂:最常用的是乙醇和异丙醇,它可凝固蛋白质,导致微生物死亡,属于中效水平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破坏多数亲脂性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醇类杀微生物作用也可受有机物影响,而且由于容易挥发,应采用浸泡消毒,或反复擦拭以保证作用时间。醇类常作为某些消毒剂的溶剂,而且有增效作用。常用浓度为75%,据国外报道:80%乙醇对病毒具有良好的灭活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复合醇消毒剂,这些产品多用于手部皮肤消毒。
含碘消毒剂:包括碘酊和碘伏,它们赖以卤化微生物蛋白质使其死亡。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部分病毒。可以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医院常用于外科洗手消毒。一般碘酊的使用浓度为2%,碘伏使用浓度为0.3%至0.5%。
酚类消毒剂:包括苯酚、甲酚、卤代苯酚及酚的衍生物,常用的煤酚皂,又名来苏尔,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酚。卤代苯酚可增强苯酚的杀菌作用,例如三氯强基二苯醚可作为防腐剂已经广泛用于临床消毒、防腐。
环氧乙烷又名氧化乙烯,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灭所有微生物。由于它的穿透力强,常将其用于皮革、塑料、医疗器械、用品包装后进行消毒或灭菌,而且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可用于精密仪器、贵重物品的消毒,尤其对纸张色彩无影响,常将其用于书籍、文字档案材料的消毒。
此外,还有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它们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医院里一般用于非关键物品的清洁消毒,也可用于手消毒,将其溶于乙醇可增强其杀菌效果作为皮肤消毒剂。由于这类化合物可以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常将它们与其他消毒剂复配以提高其杀菌效果和杀菌速度。
消毒剂安全使用和中毒防范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近年来各国着重寻找对环境无害而作用快速的消毒剂,其中以过氧化氢和二氧化氯气体灭菌法更受瞩目,臭氧的消毒也有广阔的使用价值。
消毒剂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为灭菌剂、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低效消毒剂。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高效消毒剂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包括含氯消毒剂、臭氧、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双链季铵盐等。中效消毒剂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低效消毒剂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酯病毒,达到消毒剂要求,包括苯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等双胍类消毒剂,汞、银、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
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按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九大类:
含氯消毒剂
这类消毒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次氯酸钠(10~12%)、漂白粉(25%)、粉精(次氯酸钙为主,80-85%) 、氯化磷酸三钠(3~5%);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60~64%)、三氯异氰尿酸(87~90%)、氯铵T (24%)等。无机氯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热和潮湿的影响,丧失其有效成分,有机氯则相对稳定,但是溶于水之后均不稳定。这类消毒剂使用时溶液pH值越高,杀菌作用越弱,pH值8.0以上,可失去杀菌活性;有机物明显影响其杀菌作用;温度每升高10℃,杀菌时间可缩短50~60%。
1. 漂白粉Calcium hypochloriate mixtures
漂白粉是一种白色颗粒状粉末,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其它有氢氧化钙、氯化钙、氧化钙,含有效氯25%左右。
使用方法和范围:用漂白粉配制水溶液时应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然后边加水边搅拌成乳液,静置沉淀,取澄清液使用。漂白粉干粉可用于铺垫墓葬,地面和人、畜排泄物的消毒,其水溶液可用于餐具、饮水消毒,污水处理,粪便处理等。
安全使用:注意漂白粉对织物的漂白作用和对各类物品如金属制品的腐蚀作用,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漂白粉应保存在密闭容器内,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
毒性:主要为皮肤粘膜刺激作用。大鼠经口LD50 850 mg/kg,人TDLo 经口143 mg/kg。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可出现轻微的呼吸道刺激症状,少数人有眼睛刺激症状。
误用:口服大于5ml/kg时,可以出现口咽、食道、胃粘膜损伤,如恶心、呕吐、烧心、返酸等,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高氯血症、高钙血症等。可因氯气的吸入发生中毒,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眼睛溅入,可出现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皮肤接触高浓度水溶液可出现局部水疱、红肿、皮炎等。
处理:
吸入: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如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刺激症状,给予吸氧及对症治疗,出现急性肺损伤,应早期给予激素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支持。
眼:使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有持续的疼痛、畏光、流泪症状,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
皮肤:彻底使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如皮肤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症状,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
误服: 不主张洗胃、催吐、导泻,可立即口服100~200 ml的牛奶、蛋清或氢氧化铝凝胶,不主张使用酸碱中和剂。
对医师建议:对症处理。
2. 漂粉精Calcium hypochloriate
漂粉精是白色粉末,比漂白粉易溶于水且稳定,成分为次氯酸钙,含杂质少,有效氯含量80~85%。使用方法范围、中毒表现和处理见漂白粉。
3. 次氯酸钠 sodium hypochloriate
无色至浅黄绿色液体,存在铁时呈红色。溶于冷水,在热水中分解为氯化钠、氯酸钠和氧。有效氯含量10~12%。含碱度2~3%的溶液可储存10~15天。
毒性:人(女性)经口TDLo:1 gm/kg。人(男性)静脉注射TDLo:45 mg/kg。小鼠经口LD50:5800 mg/kg。大量吸收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中毒表现:过量吸入次氯酸气雾可引起明显呼吸道刺激反应和肺水肿。误服后口腔、咽喉、食道和胃有烧灼感,恶心、呕吐、呕血,可发生咽喉水肿、胃穿孔和腹膜炎,严重者可出现循环衰竭,皮肤湿冷、青紫、呼吸变浅,继而昏迷。摄入致死剂量的次氯酸钠可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处理:
吸入: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如有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刺激症状,给予吸氧及对症治疗,出现急性肺损伤,应早期给予激素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
眼:使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有持续的疼痛、畏光、流泪症状,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
皮肤:彻底使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如皮肤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症状,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污染的衣服要洗干净后再穿。
误服:可口服100~200毫升的生蛋清、氢氧化铝凝胶或牛奶 。适量输液、利尿以促进毒物排泄。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时,血红蛋白在肾小管的酸性环境中易形成管型,碱性药物可促进其溶解,减少阻塞,加强排泄,改善肾脏功能,静脉滴注50%葡萄糖液以加速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成血红蛋白,促进毒物排泄,口服碳酸氢钠1~2g/次,1日3次,或用4~5%碳酸氢钠静滴。
4. 84消毒液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是次氯酸钠和表面活性剂的混配消毒剂,有效氯含量5.5~6.5%。使用方法范围、中毒表现和处理见漂白粉。
5.优氯净(二氯异氰尿酸钠)Sodium dichloroisocyanurate
有机氯消毒剂,白色晶体,性质稳定,有效氯60%左右,水溶液稳定性较差。
毒性:低毒。人经口LDLo:3570 mg/kg,大鼠经口LD50:420 mg/kg,兔经皮LDLo:3160 mg/kg。眼刺激实验:100 mg/24H,反应是轻微的。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对皮肤粘膜无明显刺激性。
误用:其粉尘对眼和上呼吸道有中度的刺激。可引起眼和皮肤灼伤。浓溶液可引起腐蚀刺激,误服后有明显的胃肠道腐蚀作用,可有肝功能异常。
处理:
吸入: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如呼吸困难给氧。
眼: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症状持续存在,去医院就诊。
皮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发现皮肤刺激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去医院就诊。污染的衣服要洗干净后再穿。
误服:不主张洗胃、催吐、导泻和使用酸碱中和剂,可立即口服100~200 ml的牛奶、蛋清或氢氧化铝凝胶。
对医师建议:对症处理。
过氧化物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有强氧化能力,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这类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和臭氧等。它们的优点是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须现用现配,且因其氧化能力强,高浓度时可刺激、损害皮肤粘膜、腐蚀物品。
1. 过氧化氢 hydrogen peroxide
无色透明液体,深层时略带淡蓝色, 用水稀释的过氧化氢可以降低它的分解活性,微酸性液体,具有漂白作用,其分子内含有活性氧47%。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放出大量的氧、热量和水蒸气。过氧化氢对热、杂质、冲击、酸度、强光等均有敏感,极易发生分解,须加入少量的有机物或无机物作为安定剂,如磷酸及其盐类、锡酸盐、8-羟基喹啉等。
使用方法和范围:室内空气消毒时使用1.5~3%过氧化氢喷雾,20ml/m3作用30~60分钟。10%过氧化氢可杀灭芽孢。温度越高杀菌力越强,空气的相对湿度在20~80%时,湿度越大,杀菌力越强,相对湿度低于20%,杀菌力较差,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气雾用于空气、物体表面(墙壁、家具、地板等)消毒,溶液用于餐具、便器、手等消毒。
安全使用:存放60%以上的过氧化氢用纯铝(含铝99.6%以上)、聚四氯氟乙烯、聚三氯乙烯制成容器(严格清洗和钝化),严禁铁、铁锈或尘土等杂质进入(应带有防尘过滤器的排气孔)。20~60%的过氧化氢储存于聚乙烯桶或纯铝桶中。储存场地应防止太阳光直射,应有充足的水源和消防水龙带以及喷雾装置。若发现高浓度过氧化氢泄漏,用水冲洗泄漏液,若发现温度比外界温度升高5℃以上,可加入适量安定剂(磷酸)或用蒸馏水稀释,若无法控制分解,温度比大气温度高10℃以上,可将过氧化氢紧急泄出,若发现容器排气孔中冒出蒸气,所有人员应迅速撤至安全地方。
毒性:大鼠经口LD50:1518 mg/kg(8~20%),小鼠经口LD50:2g/kg(90%),女性经口TDL0:1200 mg/kg(30%),男性经口TDL0:1429mg/kg(30%)。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未发现明显的皮肤、眼、消化道的毒性作用。浓度大于10%的过氧化氢有较强的氧化性和腐蚀性,可引起皮肤、眼、消化道的化学性烧伤。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极轻微的粘膜刺激作用。
误用:口服大量的3%过氧化氢可能会发生呕吐和腹泻。高浓度的过氧化氢(>10%)可引起眼睛、皮肤的灼伤,出现水疱、角膜水肿甚至溃疡穿孔。口服高浓度的过氧化氢(>10%)口腔、咽喉、食道和胃有烧灼感,出现消化道溃疡出血甚至穿孔,严重者可昏迷、抽搐、休克。吸入高浓度的过氧化氢蒸汽(>10%)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甚至化学性肺水肿。
处理:
皮肤沾染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也可用2%碳酸钠溶液冲淡。皮肤刺激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去医院就诊。
眼睛沾染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症状持续应去就医。
误服低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立即催吐或洗胃。口服高浓度的过氧化氢(>10%),出现明显的消化道腐蚀症状后,不主张洗胃、催吐、导泻,立即口服100~200 ml的牛奶、蛋清或氢氧化铝凝胶。
对医师建议:对症处理。
2.过氧乙酸 Peroxyacetic acid
无色液体,有难闻气味。一般商品过乙酸不超过40%,过氧化氢不超过6%,含水和微量硫酸。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包括铝,是强氧化剂,加热至110℃左右或由于自发化学反应发生爆炸,在稍高温度下分解而产生氧气。
使用方法和范围:0.1%的过氧乙酸1~1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0.5%的过氧乙酸5分钟可杀灭结核杆菌和真菌,30分钟可杀灭枯草杆菌芽孢。溶液用于浸泡消毒餐具、便器、体温计等,过氧乙酸气雾浓度达到1g/m3可杀灭物体表面的芽孢,可用于墙壁、家具、地板等消毒。温度越高杀菌力越强,但温度降至-20℃时,仍有明显杀菌作用,喷雾消毒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在20~80%时,湿度越大,杀菌力越强,相对湿度低于20%,杀菌力较差,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有机物可能减低杀菌力。
安全使用:过氧乙酸性质不稳定,其稀溶液极易分解,应于用前配制,并避免接触金属离子。对多种金属和织物有强烈的腐蚀和漂白作用,使用时注意。接触高浓度过氧乙酸时,应采取防护措施。物品用过氧乙酸消毒后,放置1~2小时后再使用。
毒性:大鼠经口LD50:1540 uL/kg,吸入LC50:450 mg/m3。小鼠经口LD50:210 mg/kg。兔经皮LD50:1410 uL/kg。一种强的皮肤、粘膜腐蚀剂。动物实验显示为可疑致癌物。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和眼睛刺激症状。
误用:皮肤接触高浓度溶液可出现局部水疱、红肿、皮炎、溃疡等。
眼睛溅入,可出现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严重者出现角膜水肿、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口服:可以出现口咽、食道、胃粘膜损伤,如恶心、呕吐、出血等,严重者溃疡穿孔、休克、食道狭窄等。
吸入中毒: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
处理:
皮肤沾染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也可用2%碳酸钠溶液冲淡。皮肤刺激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去医院就诊。
眼睛沾染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症状持续应去就医。
误服中毒者,不主张洗胃、催吐、导泻,立即口服100~200 ml的牛奶、蛋清或氢氧化铝凝胶。
吸入中毒: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如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刺激症状,给予吸氧及对症治疗,出现急性肺损伤,应早期给予激素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
对医师建议:对症处理。
3.臭氧ozone
浅兰色的气体或兰色液体,浓度低于2ppm时可闻到令人愉快的特有的气味,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强氧化剂,不稳定。溶液遇振动、热源、明火或浓溶液与强还原剂反应会发生爆炸。杀菌迅速,无残留。
使用方法和范围:熏蒸消毒。用于空气、饮用水、果蔬、餐饮具、生活用水、游泳池水等的消毒。
安全使用:高浓度臭氧对人有毒,大气允许浓度为0.2mg/ m3,工作场所允许浓度1.0mg/m3。液化臭氧钢并应存放在阴冷处。人不应停留于消毒场所。
毒性:人吸入LCLo:50 ppm/30Min,TCLo:100 ppm/1Min,600 ppb/2H。人(男性)吸入TCLo:80 ppb/6.6H,1860 ppb/75M。大鼠吸入LC50:4800 ppb/4H。小鼠吸入LC50:12600 ppb/3H。臭氧对上、下呼吸道刺激性很强,在0.01~0.05 ppm时,其特征性气味很易识别。臭氧对呼吸系统毒性比氮氧化合物大10~15倍。从动物实验得出0.3 ppm是臭氧毒性表现的起点。人的嗅阈为0.02~0.03 mg/m3,0.1 mg/m3下30min,对上呼吸道开始有刺激,7.85~9.62 mg/m3下1小时,开始发生肺水肿。此外,臭氧还有类离子辐射作用,可引起染色体结构的损伤。
中毒表现:
吸入臭氧后,可出现咽喉干燥,咳嗽、咯痰、胸闷等,可伴有食欲减退、乏力、睡眠障碍等。重者吸入臭氧后数小时可逐渐出现肺水肿。
对眼睛有刺激,可出现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处理:
如果吸入大量臭氧,迅速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如出现呼吸困难,可给予氧气吸入,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出现肺损伤,应早期应用激素治疗,必要时使用呼吸机。阿斯匹林和盐酸异丙嗪联合使用可能防止肺水肿形成。
眼睛有症状时,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症状持续应去就医。
对医生的建议:对症处理。
4. 二氧化氯 chlorine dioxide
室温时为黄色至红黄色气体。具有明显刺激气味。强氧化剂。少量水解生成氯酸、亚氯酸。加热分解放出氯气。遇光不稳定,在暗处稳定。遇太阳光、热、与汞或一氧化碳接触当空气中浓度超过10%容易爆炸。
使用方法和范围:性质极不稳定,临使用时生产或在二氧化氯稳定液中加入活化剂。采取浸泡、擦拭、喷洒等方式消毒,适用于医疗器械、餐具、饮用水及环境表面等消毒。100mg/L作用30min,杀灭细菌繁殖体,500 mg/L作用30min,杀灭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1000 mg/L作用30min,杀灭芽孢,饮用水消毒的剂量为5 mg/L作用5min。消毒效果易受有机物影响,碱性条件下消毒能力下降。
安全使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后应及时清洗。
毒性:大鼠经口LD50:292 mg/kg; 吸入LCLo:260 ppm/2H。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可出现轻微的呼吸道刺激症状,少数人有眼睛刺激症状。
误用:皮肤接触高浓度溶液可出现局部水疱、红肿、皮炎等。
口服可以出现口咽、食道、胃粘膜损伤,如恶心、呕吐、出血等。
吸入二氧化氯气体可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
眼睛溅入,可出现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
处理:
皮肤沾染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眼睛沾染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症状持续应去就医。
误服中毒者,立即口服100~200 ml的牛奶、蛋清或氢氧化铝凝胶,口服活性炭(成人25~100克,儿童25~50克)可以吸附毒物。
吸入中毒者,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及对症治疗,出现急性肺损伤,应早期给予激素治疗。
对医生的建议:对症处理。
环氧乙烷 ethylene oxide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气味似醚。化学性质活泼,可与多种物质反应。遇水则缓慢反应生成乙二醇。各种微生物对环氧乙烷敏感,而且细菌繁殖体和芽孢对环氧乙烷的敏感性差异很小,穿透力强,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
使用方法和范围:密闭熏蒸消毒。常将其用于皮革、塑料、医疗器械、精密仪器、贵重物品的消毒,也可用于书藉、文字档案材料的消毒。
安全使用:消毒过程中注意防火防爆,防止消毒袋、柜泄露,控制温湿度,不用于饮水和食品消毒。
毒性:人吸入TCLo:12500 ppm/10S; TCLo:500 ppm/2M(女性)。大鼠经口LD50:72 mg/kg; 吸入LC50:800 ppm/4H。小鼠吸入LC50:836 ppm/4H。环氧乙烷于低浓度时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则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接触高浓度环氧乙烷气体对眼、呼吸道和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收后全身中毒主要为中枢神经损害,同时也可有不同程度的肺、肾等脏器损害,后肢迟发性、可逆性无力和麻痹是其中毒特点之一。
中毒表现:
急性中毒后主要损害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接触大量环氧乙烷气体后呼出气有特殊的甜味,迅速出现眼、鼻、咽喉、支气管刺激症状,并有剧烈头痛,嗅味觉消失、恶心、频繁呕吐、四肢无力、共济失调。重者呼吸困难、发绀、肺水肿,肌肉颤动,意识朦胧以至昏迷、死亡。尚可见心肌损害、肝功能异常。蒸气对皮肤一般不产生刺激,但若接触部位因沾水或出汗时,因环氧乙烷极易溶于水,便可发生严重皮炎。环氧乙烷液体沾染皮肤时,由于蒸发可引起冻伤或灼伤,以 40~60% 溶液损害最大,皮肤接触先有刺痛和冷感,随后红肿、起疱,愈后可留有黑棕色色素。皮肤反复接触时可产生致敏反应。
处理:
立即移离现场,脱去污染衣物,注意休息、保暖,加强监护。
如环氧乙烷液体沾染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 3%硼酸溶液反复冲洗。皮肤症状较重或不缓解,应去专科医院就诊。
眼睛污染者,于清水冲洗15分钟后点四环素可的松眼膏。
吸入中毒时,予以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因喉水肿、痉挛、呼吸道灼伤分泌物多而致呼吸困难或窒息者,应及时做气管切开, 维持呼吸功能。发生肺损伤,应早期给予呼吸机支持和激素治疗。积极防治肺水肿和呼吸道感染,并注意保护各脏器功能。
醛类消毒剂
1.甲醛 formaldehyde
无色液体,有刺激性特臭,久置发生浑浊。40%的甲醛溶液称为福尔马林。
使用方法和范围:2%的福尔马林用于器械消毒,浸泡1~2小时。福尔马林1~2ml/m3加少量高锰酸钾熏蒸用于车厢、船舱、房间消毒。
安全使用:消毒时穿戴防护用具(口罩、手套、防护服等),熏蒸时人员不要停留于消毒空间。
毒性:大鼠经口LD50:100 mg/kg,属中等毒。人(女性)经口LDLo:108 mg/kg。大鼠吸入LC50:203 mg/m3(165ppm),属中等毒。兔经皮LD50:270 uL/kg,属中等毒。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有眼睛和呼吸道刺激症状。
误用:眼睛出现视物模糊、畏光、流泪、疼痛。
短期内接触高浓度甲醛蒸气引起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中度中毒持续咳嗽、声音嘶哑、胸痛、呼吸困难,可伴有体温增高和白细胞增多,重度中毒时可出现喉水肿及窒息、肺水肿、昏迷、休克。甲醛可引起支气管哮喘。
口服福尔马林后,口、咽、食管和胃部立即有烧灼感,口腔粘膜糜烂,上腹剧痛,有血性呕吐物,有时伴腹泻、血便、里急后重及蛋白尿。严重者可发生胃肠道糜烂、溃疡、穿孔,以及呼吸困难、休克、昏迷、尿闭、尿毒症和肝脏损害,可死于呼吸衰竭。
皮肤接触本品后出现急性皮炎,表现为粟粒至米粒大小红色丘疹,周围皮肤潮红或轻度红肿,皱裂部位可见湿润现象,瘙痒明显。
处理:
眼: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症状不缓解去医院就诊。
皮肤: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必要时就诊。
误服:早期置胃管,可给3%碳酸铵或15%乙酸铵(醋酸铵)100ml灌入,使甲醛变为毒性较小的六亚甲基四胺,不主张洗胃、催吐、导泻,给予100~200毫升牛奶、蛋清和氢氧化铝凝胶,必要时应保留胃管,防止食道狭窄。保护各脏器功能。
吸入:转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暖,如呼吸困难,给予吸氧。雾化吸入2%碳酸氢钠、地塞米松和异丙基肾上腺素混合溶液,并给予解痉止咳药物。发生肺损伤,应早期给予激素治疗,必要时给予呼吸机支持。积极防治肺水肿和呼吸道感染,保护各脏器功能。
2.戊二醛 glutaraldehyde
为无色挥发性液体。
使用方法和范围:2%的碱性水溶液用于消毒医疗器械,0.65%的弱碱性水溶液用于消毒人工心脏瓣膜,熏蒸用于消毒物体表面。2%的碱性水溶液杀灭细菌繁殖体及真菌需10~20分钟,杀灭芽孢需4~12小时,杀灭病毒需10分钟。
安全使用: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可腐蚀铝制品。消毒时穿戴防护用具,熏蒸时人员不要在消毒地点停留。
毒性:大鼠经口LD50:134 mg/kg,吸入LC50:480 mg/m3/4H。小鼠经口LD50:100 mg/kg。兔经皮LD50:560 uL/kg。25%戊二醛溶液大鼠经口LD50:2.38ml/kg。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亦有致敏作用。对眼有严重刺激作用(25%水溶液滴眼引起严重损伤)。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可有眼睛刺激症状。少数人可引起哮喘和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误用:吸入中毒时,出现鼻塞、鼻衄、头痛、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心悸、气喘,严重的可有化学性肺水肿。
眼睛溅入,可出现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
皮肤接触高浓度溶液可出现局部水疱、红肿、皮炎等。
口服中毒有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
处理:
吸入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有呼吸困难可给予吸氧。
眼或皮肤污染时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如症状不能缓解或加重,应专科医院就诊。
对于过敏者进行抗过敏治疗。
对医师的建议:对症处理
酚类消毒剂
来苏尔 Lysol
来苏尔为甲酚、植物油、氢氧化钠的皂化液,含甲酚50%。无色或黄色液体。
使用方法和范围:1~2%溶液用于手消毒,3~5%溶液用于器械物品消毒,5~10%溶液用于环境、排泄物的消毒。对一般致病菌包括抗酸菌杀菌效果确实,对芽孢则需高浓度长时间才有杀菌作用。
安全使用:对粘膜和皮肤有腐蚀作用,需稀释后应用。
毒性:大鼠经口LD50 为207mg/kg, 经皮LD50 为750mg/kg。大鼠吸入甲酚的饱和蒸气8小时,无死亡。人的甲酚经口MLD为50mg/kg。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可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少数人有眼睛刺激症状。个别人对甲酚有过敏反应。
误用:
皮肤接触可引起局部灼伤和皮炎。
溅入眼内引起角膜、结膜灼伤。
误服引起消化道灼伤,有呕吐、便血,胃肠穿孔。可出现肌无力、中枢神经抑制、低体温和昏迷,并可引起肺水肿和肝、肾、胰等多脏器损害。
处理:
皮肤污染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50%酒精揩洗数遍,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而后用硫酸钠饱和溶液湿敷4~6小时。
口服中毒者,应立即服植物油15~30ml,早期可用牛奶及清水洗胃,直至洗出物无甲酚气味为止。洗胃插管时必需细心,以免食道穿孔。最后留置植物油30~60ml于胃中或给氢氧化铝凝胶20ml,每日3次。对症治疗包括吸氧、防治肺水肿及肾功能衰竭、保护肝脏等。必要时,及早进行透析疗法。
含碘消毒剂
碘伏 iodine
紫黑色液体。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的不定型结合物。
使用方法和范围:0.3~0.5%的碘伏用于手和外科皮肤消毒。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部分病毒。
安全使用:稀溶液毒性低,无腐蚀性。稀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配制,避免接触银、铝和二价合金。
毒性:人经口LDLo:28 mg/kg。大鼠经口LD5014 g/kg; 吸入LCLo:137 ppm/1H。小鼠经口LD50:22 g/kg。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对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少数人有过敏反应。
误用:口服过量可发生腐蚀性胃肠炎样症状,呕吐、呕血、烧心、便血等。
高浓度碘液接触皮肤和眼睛,可引起灼伤。
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喉水肿、哮喘样发作或休克。
处理:
眼或皮肤污染时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如症状不能缓解或加重,应专科医院就诊。
经口摄入中毒后,可服用大量淀粉、米汤,注意防治喉痉挛和肺水肿。
发生过敏反应时给抗过敏药物及对症处理。
醇类消毒剂
可凝固蛋白质,导致微生物死亡,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破坏多数亲脂性病毒。主要用于浸泡、擦拭消毒,需反复应用,可受有机物影响。
1.异丙醇 isopropyl alcohol
无色挥发性液体。
使用方法和范围:70%的溶液用于浸泡、擦拭消毒。
毒性:人经口TDLo:14432 mg/kg(男性),也有报告223 mg/kg。人经口LDLo:5272 mg/kg(男性)。大鼠经口LD50:5045 mg/kg; 吸入LC50:16000 ppm/8H。兔经皮LD50:12800 mg/kg。本品属微毒类,其蒸气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可出现轻微的呼吸道和眼睛刺激症状。少数病例可有接触性皮炎。
误用: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流涎、恶心、呕吐、腹痛、头痛、眩晕、共济失调,重者可发生出血性胃肠炎、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衰竭等。严重急性中毒表现为深度昏迷、低血压、反射消失,甚至死亡。实验室检查可有血丙酮增高,血异丙醇增高,尿丙酮增高,尿异丙醇增高,血糖降低。
处理:
口服中毒者必须反复彻底洗胃。对症、支持治疗,如吸氧,注意保暖,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和肾功能衰竭,维持酸碱和电解质平衡。
严重中毒者可采用血液透析,以减轻症状。
2.乙醇 ethanol
无色、易挥发的液体。
使用方法和范围:75%的乙醇溶液浸泡、擦拭消毒。主要用于手部皮肤消毒。
毒性:微毒。大鼠经口LD50:7060 mg/kg,吸入LC50:20000 ppm/10H。小鼠经口LD50:3450 mg/kg,吸入LC50:39 mg/m3/4H。兔经皮LDLo:20 gm/kg。成人中毒剂量为75~80ml,致死量为250~500ml,血中乙醇浓度达到0.4~0.5%时可致死。小儿对乙醇的耐受性低,儿童致死量为6~30ml。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可出现轻微的呼吸道和皮肤刺激症状,少数人有眼睛刺激症状。
误用:
乙醇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轻度刺激症状。
急性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分三期:
a. 兴奋期:面色潮红、欣快感、言语增多、易感情用事、有时安静入睡。
b. 共济失调期:动作迟钝、步态蹒跚、语无论次、言语含糊不清。
c. 昏睡期:转入昏睡状态,面色苍白、皮肤湿泠、口唇微绀、心跳加快、血压下降,严重者大小便失禁、抽搐、昏迷,最后可发生呼吸麻痹。
其他可出现恶心、呕吐、低血糖、溶血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亦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中毒性肝病。
处理:
轻症者可静卧,保温。
口服中毒者立即催吐,用1%碳酸氢钠或清水反复洗胃。50%葡萄糖60~100ml,静注,同时胰岛素16~20单位,皮下注射,同时肌注维生素B1、B6及烟酸,以促进乙醇氧化,促使清醒。对症及支持治疗,注意保暖,昏迷者使用纳洛酮,每次0.4~0.8mg,可反复应用,慎用镇静剂。维持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血液透析适用于重症中毒时血液乙醇浓度极高者(乙醇浓度>110mmol/L或500mg/dl)。
季铵盐类消毒剂
本类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改变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是菌体物质外渗,阻碍其代谢而使细菌死亡。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benzalkonium bromide
淡黄色胶状物质,有芳香味,振荡可产生大量泡沫。对化脓性病原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穿透力强,毒性低,刺激性甚微。
使用方法和范围:1:1000的溶液用于皮肤、环境消毒,金属器械及橡胶制品可无菌保存在1:1000溶液中,粘膜和深部感染伤口可用1:2000~1:10000的溶液冲洗。
安全使用:本品是阳离子消毒剂,不能与阴离子清洁剂(肥皂、合成洗涤剂)合用,水质硬度过高时,应加浓0.5~1倍,避免使用铝制用具,与碘、硼酸、过氧化物等有配伍禁忌。
毒性:大鼠经口的LD50:230 mg/kg。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无明显毒性作用。少数人可出现过敏,如皮肤干燥。
误用:口服大量浓度较高溶液时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肌无力,昏迷、痉挛,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致死。
处理:
过敏者停用本品,
口服中毒者宜用淡肥皂水洗胃,烦躁、痉挛时可注射安定或巴比妥类药物,呼吸肌麻痹给予呼吸机治疗,加强对症治疗。
双胍类消毒剂
本类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比新洁尔灭消毒作用强,对绿脓杆菌、真菌也有效。
氯己定(洗必泰)chlorhexidine
为白色晶体,消毒使用为乙醇溶液或水溶液。对细菌和真菌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无刺激性。
使用方法和范围:
0.02%的溶液浸泡3分钟用于手消毒,手术皮肤准备可用0.5%的醇溶液,创伤冲洗用0.05%水溶液,器械消毒用0.1%水溶液。
安全使用:与肥皂、碱合用影响效力,不能与碘酊、高锰酸钾和升汞配伍,对热不稳定。
毒性:大鼠经口的LD50:9200μl/kg,人皮肤刺激实验1500ug/3D,反应轻微。
中毒表现:
正常使用:无刺激性,少见过敏。
误用:口服大量可有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处理:
口服中毒给予催吐、洗胃,对症处理。
消毒剂误用或中毒后的紧急处理:
大量吸入:要迅速从有害环境中撤到空气清新处,更换被污染的衣物,洗手和其他暴露皮肤,如大量接触或有明显不适的要尽快的附近的医院就诊。
皮肤:接触高浓度消毒剂后及时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用淡肥皂水清洗,如皮肤仍有持续疼痛或刺激症状,要在冲洗后就近去专科医院就诊。
眼:溅入后立即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不少于15分钟,如仍有严重的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要尽快到附近医院就诊。
误服中毒:对成年人要立即口服不超过200毫升的牛奶,可多次服用。也可服用生蛋清3-5个。一般不要催吐、洗胃。含碘消毒剂中毒可立即服用大量米汤、淀粉浆等。出现严重胃肠道症状者,要立即到附近医院就诊。
消毒剂中毒的预防:
正确选用、按说明书使用消毒剂,不是浓度越高越好,施药过程中要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口罩、手套、防护服、眼罩等),熏蒸消毒时,人员不要在消毒地点停留。消毒完毕后,通风1~2小时再进入消毒地点。大面积消毒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家庭中存放的消毒剂要放置在小儿不能接触到的地方,或上锁保存。避免使用酒瓶、饮料瓶盛装消毒剂,以免误用。
http://blog.163.com/houdan_159/blog/#pn2
评分
参与人数
1
+10
收起
理由
wen8023_绿茵场
+ 10
非常全面,谢谢您的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绿茵场
绿茵场
当前离线
积分
6074
发表于 2009-9-15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消毒剂安全使用和中毒防范”方面有比较好的阐述,非常好的学习资料,谢谢 zhang管的分享!:handshake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茉莉花开
茉莉花开
当前离线
积分
7533
发表于 2009-9-15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费心了!很全的资料!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wuwei
wuwei
当前离线
积分
1711
发表于 2009-12-7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谢谢,您辛苦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yaoal
yaoal
当前离线
积分
2055
发表于 2009-12-9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很全,已下载学习,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梅子@
梅子@
当前离线
积分
1336
发表于 2009-12-26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很好的很全面的消毒剂知识,已下载!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冰玉
冰玉
当前离线
积分
2540
发表于 2012-8-2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对临床工作很有帮助!下载收藏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随风1
随风1
当前离线
积分
532
发表于 2013-2-27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对临床工作很有帮助!下载收藏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茉莉花星
茉莉花星
当前离线
积分
987
发表于 2013-7-10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已下载学习,谢谢分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幸运星
幸运星
当前离线
积分
1262
发表于 2016-3-31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卫生监督所检查考试:
选择题:乙醇对下述哪些细菌或病毒,杀灭或灭活能力弱?(考官答案 A)
A乙型肝炎病毒 B白色葡萄菌球 C甲型肝炎病毒 D大肠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请教老师们,该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hhlq420
hhlq420
当前离线
积分
526
发表于 2016-4-9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正好准备课件,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