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兴凤 (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
责编:帅驭/彭志亮
时钟指向12时,正准备下班,脑外科护士长领着一个面容青涩、眼睛红红的妹纸走进办公室。护士长快言快语:实习护生被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的注射针头刺伤手指了。
小姑娘未语泪先流,哽咽着说:老师,我再也不用双手回套针帽了!
原来,是一例由于不规范操作导致的针刺伤事件!
首先,来了解下针刺伤的概况
针刺伤是医疗机构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危险因素之一,威胁着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和职业安全,且对暴露者心理健康有极大影响。全球每年约有200万与HBV、HCV、HIV暴露相关的针刺伤发生,平均发生率约为3.7例次/100名医务人员,统计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000名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感染HIV、HCV、HBV等血源性传播疾病!在我国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实习护士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人群。
“一针”治病也致病!别看一枚小小的针,它已经成为医务人员的“职业杀手”。
发生针刺伤的高危因素
可以用人、机、法、环、料来概括:
人:思想上不重视,职业防护意识薄弱;人力紧缺,工作匆忙,贪图一时的速度,标准预防依从性降低;工作中处于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注意力不集中。
机:物品配备不足,安全注射装置少,使用率低。
法:预防针刺伤相关制度、规范流程、标准、预案等未建立或未及时修订和完善。
环:操作前培训考核不到位,没有引起医务人员的的足够重视,未掌握预防针刺伤的规范操作;操作环境光线不充足;患者不配合,特别是面对躁动病人、意识不清病人及幼儿不能配合者;操作行为不规范,如:回套针帽、随意丢弃锐器、徒手传递锐器等。
料:锐器回收容器规格不适宜、放置位置不合理、不能就近获取,不方便使用,满3/4时未及时处理。
该如何去做?
做好培训,树立职业防护意识,养成良好的执业习惯,工作中有条不紊,不慌张。
建立完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标准、应急预案。
定期考核评价,规范操作行为。对于实习护生,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传授讲解针刺伤防护措施与技巧,严格要求和执行安全注射。
正确使用锐器盒,将锐器盒放置于方便取用、合理的位置,注射后利用锐器盒取下针头。
选择恰当的操作环境,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进行侵袭性操作,在患者躁动、不配合时请求他人协助。
及时正确收集锐器,处置医疗废物。禁止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禁止弯曲被传染的针具,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禁止用手直接拿取被污染的破损的玻璃物品,应使用夹子、镊子等器械处理,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的健康,为了他人的健康,
重要的事说三遍: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参考资料:
1. 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2018).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
2.安全注射装置是否能减少针刺伤? SIFIC循证 2018-06-08.
封面图片来自VEER
图文编辑:王小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