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防控医院感染刻不容缓:
面对医院感染的防控压力,临床感控工作者必须聚焦焦点,必须注重细节。医院感染控制的焦点应围绕以下内容开展:
1)预防插管相关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3)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4)预防血源性病原体感染
5)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
4.护士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感控工作的发起者
2)感控工作的主要参与者
3)医院感染的传播者
4)防控措施的落实者
5)患者感控知识的宣教者
6)感染暴发的第一发现者
7)职业暴露的受害者
中山医院护理部与感控部门感控管理经验
中山医院护理部与感控部门多年协作,积累了丰富的感控管理经验,主要有是通过以下方法促进感控工作的提升:
1.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瞄准感控焦点参与感控管理;
2.QCC、PDCA促进临床医务人员主动参与院感质量改进;
3.给予临床实践的问题着手,自下而上解决实际问题;
4.通过改善工作流程、改进感控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5.通过医院感染精细化管理,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6.与从上到下督查考核相结合,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以感控指标促质量改进案例分享
按照PDCA的质量改进方法,首先与科室一起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再进行督导落实,改进效果明显,就以制度的形式固化。
(2013-2017)以临床问题促进质量持续改进的项目主要有:
1.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不合格率;
2.降低留置导尿管感染发生的件数;
3.降低被套被单的污染例数;
4.降低心外科术后伤口感染率;
5.降低护士针刺伤的频次;
6.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例数;
7.降低负压吸引器头端的暴露例数;
8.提高护士对人工气道职业防护知晓率;
9.降低护士职业损伤率;
10.提高病区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以感控指标促质量改进案例一:
完善危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预警机制
具体对策:
1.制定ICU多重耐药菌预警制定,准确识别高危患者;
2.对高危患者开展入院评估,实施预防措施;
3.识别高危患者,预防和控制多耐发生。
以临床问题促质量改进案例二:
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不合格率
首先运用管理工具鱼骨图找出导致床头抬高不合格的原因,查找原因时要关注细节如:床头抬高的角度没有准确的评价工具;没有明确的标准等……
针对临床出现的问题,护理部协同科室结合医院实际细化评价标准,提出以下对策:
1.在床头有明确刻度表明床头抬高的角度,便于医务人员执行;
2.床旁增加温馨提示,提醒相关人员参与感控实践,抬高床头抬高合格率;
3.培训相关医务人员、工勤人员,掌握床头抬高的意义,提高执行依从性。
在运行过程中按照PDCA持续改进,取得明显成效。护理部以点带面在全院推广这项措施,使整个医院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以临床问题促质量改进案例三:
降低医护人员针刺伤的频次
结合全国锐器伤调查情况及本院实际,分析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改进。
护士习惯性的将针头插入输液瓶的瓶头,现在临床使用的输液瓶头是非常小的,每次在我们不经意的插进去时,会损伤我们的手指,会导致针刺伤,所以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质量的持续改进。
以临床问题促质量改进案例四:
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例数
改善重点定位:吸痰护理欠规范、鼻饲护理完善。吸痰时机不合理,翻身拍背不到位,口腔护理落实不到位,鼻饲引流返流……
临床护理过程中觉得可能是这几个问题导致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1.制定按需吸痰标准,并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
2.完善了翻身、拍背时间和方法;(根据科室病人的特点)
3.将口腔护理、口腔擦拭改为了口腔冲洗;
4.制度了口腔冲洗的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
5.对于鼻饲反流的病人进行间断的胃肠减压;
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所有的指标都得到了改善,感控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以临床问题促质量改进案例五:
提高病区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两个方面:一是错误的洗手方法;二是为什么临床医务人员不洗手。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去找原因:
1.由于工作繁忙而疏忽,没有意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2.有的时候意识到了,会觉得戴着手套可以不洗手,所以就会在临床上发现,大家宁可戴手套不愿意洗手;
3.病房内放置的所有的快速手消毒剂是否是便于医务人员使用;
4.临床医务人员觉得使用的手消毒剂的制剂中对手的伤害较大;
对策:
1.加强手卫生宣传力度和覆盖范围
2.开展病区人员手卫生培训考核
3.建立相互监督激励的手卫生氛围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要贴近临床,发挥临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医务人员感控意识,促进感控工作持续改进。
图片来源于VEER
图文编辑: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