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卡等级:常驻代表
- 打卡总奖励:221
- 最近打卡:2025-04-23 11:26:13
|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天高地厚 于 2019-3-13 09:29 编辑
背景:近期对某监护病房检查中遇到个别护士反映,在使用紫外线灯对床单元进行消毒时,因操作不慎被紫外线灯照伤眼睛,同时提到床单元有难闻气味,考虑是臭氧,说毒性大,多人反映嗓子不舒服,反对在病房内使用紫外线灯消毒。
(这里说的床单元消毒方式是指在床单元打开紫外线灯,然后用隔帘将床单元围绕形成相对封闭空间进行消毒,时间一般在半小时以上,多用于终末消毒。隔帘是透气的,但紫外线灯光不能透过)
考虑:针对该问题,首先被紫外线灯照伤眼睛肯定是有过近距离对视灯管,属于违规操作;其次,对于多人反映嗓子不舒服问题,据现场感受,多为心理主观因素导致,并无一人有实质性病理反映;但最关键的在于,工作人员对此消毒方式有顾虑,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那么此方式很难继续在该科室得到有效的使用,消毒效果更难把握,而且我对此也不是很确定到底有没有危害,以及危害程度。遂决定一探究竟。
问题探究:首先考虑查看说明书,但说明书只说使用方法、不要正视光源以及如果灼伤的处理方式,未提及使用环境。再查GB19258-2012《紫外线杀菌灯》,找到型号命名方式,对应说明书得知该科室所用紫外线灯为无臭氧型,又由该标准找到无臭氧灯的初始臭氧产生率应低于0.05g/(kW·h),而说明书执行标准即为该GB19258-2012,故计划以此臭氧产生率来推算其实际产生数值是否符合要求。(判断标准为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附录C.7臭氧消毒方法中C.7.3.1“有人情况下室内空气中允许臭氧浓度为0.16mg/m³”。)
解题:科室所用紫外线灯功率为30W,假设其臭氧产生率为最高限值0.05g/(kW·h),即1h内消耗1KW产生的臭氧量为0.05g,那么得出30W在1h内产生的臭氧量为1.5mg,而半小时则是0.75mg,病房高3.5m,床为电动可升降,常用高度0.6m,床长、宽分别为2.0m、1.0m,隔帘空间往床两侧各加10厘米,则隔帘内体积为(3.5-0.6)×2×1.1=6.38m³,最终得出30W紫外线灯在该床单元照射半小时产生的臭氧浓度为0.75mg÷6.38m³=0.12mg/m³<0.16mg/m³。(其中臭氧产生率采用最高限值,实际肯定会低许多,且隔帘内空间不是完全密闭,过程中会有部分臭氧从床周边以及隔帘孔隙扩散出,实际应用时浓度会低很多)
结论:根据数据推测,该科室所用30W紫外线灯进行床单元消毒所产生臭氧符合室内空气臭氧浓度要求,该方法可以使用,消毒结束拉开隔帘开窗通风,若不能通风则不建议立即打开隔帘,臭氧在室温下不稳定,但减少仍需时间,其半衰期随温度增加而减少,个人建议消毒结束静置30分钟以上再拉开隔帘。多数紫外线灯实际是上下双管,若同时打开,则其数据就超出标准,但考虑过程中扩散,认为还是可以使用,若想保险起见可单开下管既能照射到主要区域也能避免过量臭氧产生。
局限性:本结论纯属数据推测,若能进行现场检测浓度更佳,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消毒方式本身就是个不分敌我的武器,在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弊端和伤害,需要的是我们人来权衡使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