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安全注射,这里有最全的感染防控措施 原创: 兰乖平 [url=]感控plus[/url]
作者:感控plus运营团队 兰乖平 编辑:高少卉 导读: 注射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安全注射有七个方面。 一、治疗准备室(配药室)环境 1.室内物体表面、地面清洁,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 2.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洗手液、干手设施(用品),速干手消毒剂等;速干手消毒剂应标启用时间,并在有效期内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含醇类启用有效期30天,非醇类为60天。 3.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 二、人员的准备 1.医务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手卫生,戴口罩。 2.除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许在室内逗留。 三、物品的使用与管理 1.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锐器盒放置于治疗车的侧面;进入病室的治疗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2.检查药物、无菌物品包装及有效期,确保所有注射所需物品合格有效。
3.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4. 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的容器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 5.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6.尽可能使用单剂量注射用药。多剂量用药无法避免时,应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严禁使用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再次抽取药液。 7.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8.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针灸针具(毫针、耳针、头针、长圆针、梅花针、三棱针、小针刀等)做到“一人一针一用一灭菌”。一次性针灸针具等严禁重复使用,用后按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理;可重复使用的针灸针具、物品使用后按规定进行清洗与灭菌。 9.药品保存应遵循厂家的建议,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疑有污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要求处置。四 四、熟练掌握标准操作规程
1.操作前严格执行手卫生 2.消毒方法正确,抽吸药物规范。 3.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4.肌肉、皮下、静脉注射、针灸部位、各种诊疗性穿刺部位的消毒,主要是碘伏涂擦消毒,以注射和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cm×5cm。消毒范围及方法正确,完全待干后再进行注射。 5.疫苗接种部位使用75%酒精涂擦消毒,待干,方法同上。 6.皮肤消毒后不应再用未消毒的手指触摸穿刺点。 五、预防锐器伤 1. 预防锐器伤口诀:四个禁止,两个操作中。 l 四个禁止 1)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2)禁止徒手传递锐器。 3)禁止用手分离注射器针头。 4)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 l 两个操作中 1)操作中保证充足光线。 2)操作中从容不迫。
2. 锐器盒放在方便投递的位置,使用后的锐器及时投放于防渗漏锐器盒中。 3. 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置流程: 安全注射,“手”当其冲! 六、手卫生 1. 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 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 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 速干手消毒剂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 5. 手卫生设施 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6. 暂居菌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7.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8. 手卫生的五个重要时机:两前三后 两前: 1. 接触患者前 2. 清洁无菌操作前 三后: 1. 接触患者后 2.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3.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后 七、医疗废物管理 1. 注射产生的医疗废物用黄色包装容器收集。 2. 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对包装物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无渗漏及其他缺陷。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3. 医疗废物处置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