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4|回复: 8

健康报:“甲流”蔓延,需要重视但不必恐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7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9月4日,健康报刊登文章——“甲流”蔓延,需要重视但不必恐慌
     本周,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甲流”疫情再次吸引人们的目光。一方面,几个月来“甲流”所展示的“温和”形象似乎在不断消磨着我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在各种场合又不停地发出警告:今年秋冬季,“甲流”有可能出现“爆炸”疫情,防范“甲流”绝不能掉以轻心。面对一场可能出现的“战争”,我们该采取怎样的行动?

  “甲流”未来走势之谜仍未被破解
  日前在京召开的甲型H1N1流感应对与准备国际科学研讨会上,一位来自美国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突然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出一个词——“第二波”,英文为“the second wave”。“我们必须为甲型H1N1流感可能的第二波疫情做好准备。”他说。
  甲型H1N1流感疫情今年3月在墨西哥暴发后,“第二波”一直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科学界对第二波疫情的高度重视,源于20世纪几次流感大流行带来的教训。上世纪资料保存最完整的3次大流感疫情分别是1918年的H1N1大流感、1957年的H2N2大流感和1968年的H3N2大流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这3次大流感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少的也有100万人,而1918年那次死亡人数甚至可能超过5000万人。此次“甲流”第一波疫情展示了与前述几次疫情部分相同的特点,如出现的时间、起源地及病毒最初的温和特性,都与1918年的那次大流行很相似。人们的担心由此而来。
  “第二波”真的会来吗?届时,“甲流”是像现在这样继续不温不火地蔓延,或者是像SARS那样突然消失,抑或是突然毒力大增,演变成1918年那样的大流行?
  今年5月,以美国人为主的全球流感防控专家曾经列出甲型H1N1流感的几大悬疑:
  一、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否会变异?如果变异,是变成另外一种、两种或多种病毒?它们之间将是什么关系?
  二、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冬季会肆虐到什么程度?季节性流感一般在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2月(北半球冬季)达到顶峰。而南半球的冬季在每年的6月至8月,流感病毒在南美洲、大洋洲的流行方式和最终结果,能否成为其在北半球冬季流行方式和最终结果的预演?
  三、随着疫情在全球的扩散,甲型H1N1流感病毒会变得更致命,还是变得更无害?
  四、流感病毒之所以能每隔几十年便引发一次大流行,在于其抗原的突变。流感病毒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不能导致抗原的变化。即便抗原发生微小的变化,大多数人的免疫系统还是能够迅速克服这种变化,产生适当的抗体,并最终康复。那么,甲型H1N1流感病毒会否发生抗原突变,如果发生突变,要过多久病毒才会演变为大流感病毒?
  3个多月以来,全球各地的研究小组针对这些疑问展开了细致的工作。尽管在某些领域比如“甲流”病人临床特征、治疗方案等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关于“甲流”未来走势的“达·芬奇密码”仍没有被破解。
  “病毒毒力及其变异方向存在不确定性,对这方面的监测需要全球合作和分享信息。”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谈到防控甲型H1N1流感中国所面临的挑战时说。
  “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经出现了变异。但它会不会出现变异,何时会变异,秋冬季节会不会出现流感大暴发?现在都很难预测。”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专家杨宝平说。
  “目前各国卫生部门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甲型H1N1流感可以在几周内肆虐全球,影响到每个人。有些人会自己痊愈,但对有些人却会是致命的。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还不知道答案。”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说。
  正如一位媒体同行所言,对甲型H1N1流感,也许现在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对其未来走向并不确定。
  秋天来了“第二波”渐行渐近
  就在几个月前,科学界有不少人包括美国疾控中心的专家可能还存有一点侥幸心理。甚至有人因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引发严重症状,而认为世界卫生组织把警戒级别提至最高级是“小题大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倾向于认为,“甲流”今年秋季和冬季在北半球的大流行将很难避免。
  根据各国专家对全球疫情的持续跟踪观察和研究,“甲流”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于季节性流感:
  一、“甲流”不受季节影响,有可能演变成一种“全天候”疾病。
  二、在抵抗“甲流”病毒方面,青少年免疫力最低,65岁以上老人免疫力最高。
  三、在鼠、猴等动物身上的最新试验表明,“甲流”病毒对肺部的破坏力比较大,极易导致肺炎。
  四、统计数据显示,“甲流”传染率为7%~10%,未超出季节性流感5%~20%传染率范围。
  五、迄今尚未发现真正意义上的“甲流”病毒变异并传染的案例。已经发现几例“甲流”病毒抗药性(用达菲治疗无效)病例,均为孤立现象。
  8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公告称,估计目前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人接近21万人,死亡人数超过2000人。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在死亡病例中青壮年比例相对较高。该组织提醒各国继续加强对于“甲流”的监控。尤其是在高峰已经过去的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应该警惕第二波疫情的到来。
  这种警示基于最新的监测数据。截至目前,整个拉丁美洲“甲流”致死病例已经超过1300人。其中,阿根廷最多,超过400人,巴西的死亡人数接近400人。目前,“甲流”在南半球的传播已开始呈减弱趋势。根据历史经验预测,“甲流”未来在北半球的传播会更严重。而来自多个流感疫情暴发地的证据也显示,无论南、北半球,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经快速蔓延,成为世界大多数地区最主要的流感病毒。
  在亚洲,日本的“甲流”疫情同样引起世卫组织关注。目前,日本的流感活跃水平已经跨过季节性流行门槛,显示今年流感季节早早来到。日本政府8月18日宣布该国正式进入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
  在我国,据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甲流”病例占全部流感病例的比例,已从6月初的2%快速上升到目前的5%~8%。“南半球的情况是到高峰之后不断下降。现在我国‘甲流’的监测数字不断上升,发生的频率也在增加。而且‘甲流’的季节性已经表现出来,但是流行性高于季节性流感,严重性大于季节性流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高危人群人数多须从严防控“甲流”
  随着疫情蔓延,不少国家相继对未来“甲流”大流行可能的规模作出预测。世界卫生组织早些时候曾估计,未来2年可能有多达20亿人感染“甲流”,占全球人口的将近1/3。8月底,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估计,今年冬天“甲流”的暴发将可能感染30%~50%的美国人口,致死人数将达3万~9万(不包括每年因普通季节性流感引起的3万例死亡)。日本厚生劳动省8月28日发布预测说,日本年内可能有20%~30%人口感染“甲流”,感染率是季节性流感的两倍,高峰期间,每天新感染病例将达76万人。欧洲的预测是,今年秋冬,欧洲可能有1/3人口感染“甲流”。
  据中国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疫情的预测数字是根据计算机模型推算出来的。目前,我国也正在着手建立这样的模型。该模型以流行病学为基础,结合人口统计学和人口移动数据,用空间结构随机模型来模拟流行疾病的扩散趋势,进而为疫情应对提供科学依据。至于“甲流”大流行会导致多少人死亡,专家表示,这主要取决于大流行暴发前“甲流”病毒是否变异,有多少人接种“甲流”疫苗及“甲流”疫苗的效果如何。从以往规律看,“甲流”病毒在大流行之前变异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甲流”疫苗的实际效果要到大流行暴发后才能得到验证。
  很显然,与上世纪相比,人类应对传染病的手段已突飞猛进。病毒正在科学家谨慎的监测下传播。以前的任何一次流感大流行都没有这么早被发现或从一开始就得到这么仔细的实时监测。“各国进行了仔细的监测、彻底的调查和坦诚的报告,使得我们对病毒的传播及可能造成的一系列病症有了初步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一次演讲时说,这为人类科学应对可能的流感大流行提供了基础。
  应对能力的提高还表现在药物储备、疫苗研发等领域。杨宝平说,截至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分离出13个备选疫苗毒株,有超过400家科研机构、企业参与“甲流”疫苗研发生产,预计9月底、10月初可进行人群接种。
  流感大流行的应对离不开全球合作。在研讨会上,陈竺提出倡议:各国在做好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应把履行防止疫情扩散的国际社会义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应进一步加强全球流感大流行信息交流平台系统建设,及时分享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要尽快研究制定病毒发生变异、毒力增强后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具体到中国而言,由于人群对新病毒普遍易感,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我国可能面临“甲流”和季节性流感交织的局面。“流动人口多,高危人群人数多,而中国的医疗救治能力是一个软肋。我们必须适当从严防控甲型H1N1流感。”曾光说。
   http://211.144.158.172/jkb/html/2009-09/04/content_55068.htm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9 收起 理由
星火 + 9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正确!重视很重要,但不必恐慌,毕竟还是可以治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7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正确对待,没有必要惊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7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动人口多,高危人群人数多,而中国的医疗救治能力是一个软肋。我们必须适当从严防控甲型H1N1流感。”曾光说。

究竟谁是一个软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7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比例1/3的感染率,中国会有5亿人感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7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才能以最小的防控治疗成本,达到最大的防控、治疗效果?怎样才能把甲型流感对我们经济、生活、健康、生命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这是我们的政治家、流行病专家、感染控制专家、临床医生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就是现在,多少符合居家治疗的普通患者还在住院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8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问题是卫生行政部门光是口中高度重视,但是落实起来又未必认真,比如很多学校停课了,但是发热的学生却并不一定居家隔离,似乎管理力度也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8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赞成:“比如很多学校停课了,但是发热的学生却并不一定居家隔离,似乎管理力度也不大。”这个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1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最小的防控治疗成本,达到最大的防控、治疗效果”这可是高标准、严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