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
一、病原、宿主动物
有关钩体病的最早记载是1886年,德国医师Weil观察到4例具有传染性的黄疸病例,因而钩体病又称“外耳氏病”。我国于1937年,汤泽光首先报告了3例Weil病,将病人血液注入豚鼠后,在豚鼠肝脏切片中,观察到了典型的钩体。1939年钟惠澜报告2例脑膜炎症状钩体病患者,并得到血清学证实。
钩端螺旋体属螺旋体目,呈细长丝状(直径0.1μm,长6~12μm)、圆柱形,螺旋顺时针盘绕,每个菌体有18个以上螺旋盘绕。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其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运动活泼。所有钩端螺旋体均属问号钩端螺旋体种。迄今,钩端螺旋体分类主要以血清学反应为准。目前,主要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和凝集素交叉吸收试验对钩端螺旋体进行血清群、型鉴定,全球已经分离出23个血清群和255个血清型,中国具有18个血清群和74个血清型,其中1个血清群(曼耗群)和36个血清型(赖型等)为中国首先发现。
我国已从67种动物分离出钩体,其中危害最大的主要宿主动物是啮齿动物(黑线姬鼠、 黄毛鼠、黄胸鼠和褐家鼠),以及家畜(猪、犬和牛)
人对钩体病普遍易感。人因直接或间接与带菌动物的尿污染的水体接触,钩端螺旋体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和中毒血症。本病潜伏期一般为7~14日,平均10日。早期(起病后1~3日)通常表现为“重感冒样”症状。病人出现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肌肉疼痛特别是腓肠肌疼痛和触痛,有的病例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病人早期症状与感染的菌型、细菌毒力、个体免疫力水平等因素有关,临床上有许多患者表现为症状不典型或仅有轻微症状,并极易误诊为流行性感冒。部分患者早期得到及时有效抗菌素治疗后,即可痊愈,而另有部分病例发展到中期(约在起病后3~14日),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如鼻衄、咯血、肺弥漫性出血;皮肤粘膜黄疸或出血点;肾型患者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肾功能损害;脑膜脑炎型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及脑脊液成分改变。病程持续几天至3个星期甚至更长。该病通常有两个阶段:钩体血症或发热期,然后是恢复或免疫期。未经治疗需几个月才能恢复。大部分病例经过两周后进入恢复期,很快恢复健康,黄疸出血型患者恢复期较长,可达3个月或更久。但另有少数患者,在急性期退热后6个月内(个别可长达9个月)再次出现一些症状或器官损害表现。常见的后发症有后发热、眼后发症、变态反应性脑膜炎等。为了临床诊治和抢救方便,一般将钩端螺旋体病分为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及肺弥漫性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脑膜脑炎型和肾型。
(一)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1~30天接触疫水或动物尿或血。
(二) 早期主要症状和体征
1.发热:起病急,可有畏寒。短期内体温可达39℃左右,常为弛张热。
2.肌痛:全身肌痛,特别是腓肠肌痛。
3.乏力: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明显。
4.眼结膜充血:轻者主要在眼球结膜、外眦及上下穹窿部,重者除角膜周围外的全球结膜血管扩张呈网状,无分泌物,不痛,不畏光。
5.腓肠肌压痛:双侧腓肠肌压痛,重者拒按。
6.淋巴结肿大:主要为表浅淋巴结及股淋巴结,一般为1~2cm,质偏软,有压痛,无化脓。
以上三症状(即寒热、酸痛、全身乏力)和三体征(即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是钩体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三) 实验室诊断
1.从血液(头7天)或脑脊液(第4~10天)或尿液(10天后)分离到钩端螺旋体。
2.从血液或尿液或脑脊液检测到钩端螺旋体核酸。
3.病人恢复期血清比早期血清抗钩端螺旋体抗体效价4倍或4倍以上升高。
(四) 病例分类
1.疑似病例
具备(一)加(二)中的1和2、3任何一条。
2.临床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二)中的4或5或6任何一条。
3.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加(三)中的1或2或3任何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