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活动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新媒体联盟
工具箱
AI文库
AI聊天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感染病与暴发
›
感染病诊治
›
该例病例您怎么看?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3月优秀回帖
04-09 21:27
高山雪莲W
:
2025年3月优秀主题帖
04-09 21:26
系统消息:
qzygbln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
#每日答题#
04-06 23:38
系统消息:
SIFIC正在收录全网微信公众号,快来参与吧!还可以加入“新媒体联盟”哦。
03-21 08:09
系统消息:
SIFIC辩论赛奖励机制
03-06 08:48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025
|
回复:
12
该例病例您怎么看?
[复制链接]
米娅
米娅
当前离线
积分
1906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打卡总奖励:4
最近打卡:2024-09-03 11:09:06
发表于 2018-11-30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中年女性患者,左乳腺癌术后1月余,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放入3天后,输液港切口处出现红肿,有疼痛感,切口边缘伴有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血降钙素原0.86ng/ml。该患者感染部位是?为什么会出现感染?应该如何处理?如何进行预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臣臣
小臣臣
当前离线
积分
2471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打卡总奖励:981
最近打卡:2025-04-16 09:26:30
发表于 2018-11-30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口感染,原因可能是植入时伤口就已经污染,或者是护理时出现问题,等等;建议出现感染后及时拔除置管,并做导管尖端培养,避免感染入血,及时对已感染切口进行清创换药;预防的话参照中央静脉导管置管的预防措施吧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米娅
米娅
当前离线
积分
1906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打卡总奖励:4
最近打卡:2024-09-03 11:09:06
楼主
|
发表于 2018-11-30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参加讨论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llecho
lllecho
当前离线
积分
4304
打卡等级:偶尔看看
打卡总奖励:31
最近打卡:2025-01-29 08:43:26
发表于 2018-11-30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皮肤软组织感染,行血培养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xieTT26
xieTT26
当前离线
积分
4416
发表于 2018-11-30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应该先按表浅切口感染处置。同时行血培养,评估导管情况。如果导管异常再考虑拔管。毕竟现在临床中,输液港植入价格也不便宜。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songlin
songlin
当前离线
积分
5493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打卡总奖励:901
最近打卡:2025-04-16 07:43:48
发表于 2018-11-30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皮肤软组织感染,建议出现感染后及时拔除置管,并做导管尖端培养,避免感染入血,及时对已感染部位进行清创换药。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ynosmile
ynosmile
当前离线
积分
36778
发表于 2018-11-30 2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输液港植入后感染,原因多方面的,关注是切口还是局部表浅组织感染。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冰天雪地6015
冰天雪地6015
当前离线
积分
2008
打卡等级:即来则安
打卡总奖励:90
最近打卡:2025-04-16 11:47:01
发表于 2018-12-1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应该是表浅切口感染,根据:因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最好行血培养及导管尖端培养。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lyluoxiuhua
lyluoxiuhua
当前离线
积分
21841
发表于 2018-12-1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这里学习了老师们的分享建议!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白天使
小白天使
当前离线
积分
53010
发表于 2018-12-1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输液港切口处出现红肿等
是切口感染。
可能与操作时无菌技术不到位有关。
尽早拔除。局部处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3083721889
3083721889
当前离线
积分
1037
发表于 2018-12-1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谢谢各位老师!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米娅
米娅
当前离线
积分
1906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打卡总奖励:4
最近打卡:2024-09-03 11:09:06
楼主
|
发表于 2018-12-3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IVAP,简称PORT)是一种可供反复穿刺的全植入式血管通道装置, PORT使用中发生的感染包括局部感染与全身性感染,以
局部皮肤囊袋感染
多见,严重的会发生港体或导管感染囊袋感染。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可达 3% -10%。
(一)PORT 感染发生机制有哪些?
穿刺部位皮肤污染是引起感染的最主要原因。感染一般是在穿刺点污染,然后沿着注射座移行进入管腔内或通过血液播散,以
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
最常见,其次有革兰阴性杆菌和白念珠菌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随使用时间增加而增加。
(二)PORT 相关感染如何进行诊断?
1) PORT使用中出现穿刺点红肿、渗液,囊袋皮肤红肿伴疼痛,应考虑为局部皮肤囊袋感染。
2)PORT使用后即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寒战,伴有白细胞升高,外周血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或白念珠菌,没有其它可识别感染源时,应高度怀疑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穿刺部位及囊袋皮肤污染是引起导管感染的最主要原因。怀疑导管感染应同时作外周血培养和PORT抽血培养。
3)在排除存在其他感染病灶的情况下,以下情况可作为临床诊断:导管培养阳性,临床表现为脓毒血症,且拔出导管48 h内症状好转;或导管培养阴性,有至少2次血培养阳性,且为皮肤共生。
4)其确诊是在疑似病例中分别从外周静脉以及导管中抽取血液进行培养,并同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
(三)发生PORT 感染如何处理?
1)根据局部炎症反应程度酌情处理。
2)轻度局部感染可使用碘酒、酒精消毒,更换敷料。
3)怀疑为PORT引起的全身感染,需拔出导管并对其尖端作细菌培养,同时,应监测外周血与导管细菌培养结果,观察生命体征,考虑全身应用抗生素。血培养结果尚未报告前,应经验性应用抗生素,选用针对革兰阳性菌抗生素;明确导管感染后,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从外周静脉输注,并对港体及导管采用高浓度抗生素持续填充管腔数小时。
4)一旦经抗感染治疗难以控制或反复出现导管相关感染,考虑导管表面或IVAP内有顽固性细菌群定植,抗生素治疗无法完全杀灭之,建议取出输液港。
(四)如何预防PORT 相关感染?
1)医务人员在输液港植入、换药和维护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同时加强患者的相关健康宣教。
2) 对于输液港相关性感染,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还没有明确的指南推荐。
3)近年来,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有学者提倡应用抗生素锁技术,即用高浓度的抗生素封闭导管抑制细菌生物膜的生长,从而达到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目的,且研究发现糖肽类、氨基糖 苷类抗生素和环丙沙星是有效的抗生素药物锁。
4)输液港相关性感染重在预防。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米娅
米娅
当前离线
积分
1906
打卡等级:无名新人
打卡总奖励:4
最近打卡:2024-09-03 11:09:06
楼主
|
发表于 2018-12-4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该例病例您怎么看?
https://bbs.sific.com.cn/thread-221972-1-1.html
(出处: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12楼)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职业安全
抗菌药物基础理论与规范指南
我要吐槽
感染暴发事件及医院感染纠纷案例
医疗废物/污水
目标性监测
新生儿与NICU
文献与书籍介绍
Copyright © 2007-2025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ific2007@163.com QQ:2420400092(小小牧童)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