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 糖尿病患者在整個手術期間,血糖水平應該控制在11mmol/L以下。 |
聽聽臨床的聲音
圍術期血糖管理的要點:控制高血糖,避免發生低血糖,維持血糖平穩。根據患者術前血糖水平、治療方案、有無併發症、手術類型等進行全面評估,制定個體化的血糖控制目標及管理方案。
圍術期血糖監測頻率:圍手術期血糖監測是血糖管理的主要要素,精準掌握血糖變化是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礎,監測頻率主要根據血糖控制水平確定。《高血糖患者圍手術期血糖護理工作指引》和《圍術期血糖管理專家共識(快捷版)》建議: 正常飲食患者監測空腹血糖、三餐後血糖和睡前血糖; 禁食患者每4~6小時監測一次血糖; 對危重患者/大手術或持續靜脈輸注胰島素的患者,術中血糖波動風險高,應1~2小時監測一次或每0.5~1小時監測一次; 對特殊的手術或臨床情況,根據需要適當增加監測頻率; 體外循環手術中和降溫復溫期間血糖波動大,每15分鐘監測一次;血糖≤3.9mol/L時每5~15分鐘監測一次, 直至低血糖得到糾正; 病情穩定的門診手術患者,如手術時間≤2小時,在入院後和離院前分別監測一次血糖。
圍術期血糖控制目標:《圍術期血糖管理專家共識(快捷版)》中建議:圍術期血糖控制在7.8mol/L~10.0mol/L,不建議控制過嚴,採用適當寬鬆的血糖控制目標已成為廣泛的共識。總體來說,圍術期血糖控制目標應強調個體化,根據患者手術類型、術前血糖水平、臟器功能,建立圍術期血糖控制目標, 對於高齡、有嚴重合並症、頻繁發作低血糖的患者,血糖目標值可適當放寬;整形外科手術對傷口癒合要求高,血糖控制水平應相對較嚴格。 圍術期血糖控制方法:主要為胰島素治療,具體的給藥方法和劑量應根據患者血糖水平及手術特點決定,包括胰島素持續泵入、間斷或單次靜推、皮下注射及口服降糖藥等。 我們該如何做?
圍術期血糖管理對於減少SSI、促進患者術後康復、改善手術患者預後具有重要意義。綜合各方指南和文獻,並結合我國圍術期血糖控制工作實際,建議:
近期沒有進行篩查或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的擇期手術患者都應在術前監測血糖,以提高術前未診斷糖尿病患者的篩查率。 對於已知的糖尿病患者或應激性血糖升高人群, 圍術期應做好血糖監測和控制,並重視出院前持續血糖管理。 血糖控制目標及方法,應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基礎疾病、手術類型等,制定個體化的管理方案。血糖水平建議≤11.2mol/L,不宜控制過嚴。 對於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是否應該為糾正血糖而推遲手術,需要權衡總體收益與風險,聽取多學科專家會診意見。 最後,我們要強調的是:圍手術期血糖管理涉及多學科團隊,需要各部門的合作,包括手術科室、麻醉、內分泌專家及護理團隊的共同參與。重視圍術期血糖管理,形成良好的圍管理路徑,保障患者安全,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參考文獻: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guidelines on the prevention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2】Deverick J,Anderson MD MPH,Kelly Podgorny DNP,et al. Strategies to prevent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in acute care hospitals: 2014 update.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S]. 2014,35(6):605-627. 【3】中華護理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高血糖患者圍手術期血糖護理工作指引[J]中華護理雜誌,2014,49 (1):794-798. 【4】宋保華,蔣平君,王志紅.心臟手術患者圍手術期嚴格控制血糖與常規控制血糖比較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誌,2012, 12(10): 1229~1234. 【5】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圍術期血糖管理專家共識(快捷版)[J]. 臨床麻醉學雜誌,2016,32(1) :93-95. 【6】章揚,汪歡,耿英傑,等.圍術期高血糖調控的研究進展[J]. 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 ,2015,49(1) :88-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