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善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审核:秦海燕
这个季节,去大海游泳、吃美味的海鲜,超级爽歪歪,但是牡蛎、蚌等美味的海鲜中可是隐藏着一种无情杀手哦,啥?吓死宝宝了,游个泳、吃个海鲜会被“暗杀”?
是的,创伤弧菌就是那个无情杀手,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创伤弧菌的“威力”。
一、病原学
1.创伤弧菌为革兰阴性弧菌,它隶属于弧菌属,镜下观察呈逗点状、直棒状或球粒状。最适生长温度为30℃,兼性厌氧,可在0.5%Nacl及6%Nacl的蛋白胨水中生长良好。是主要的海洋致病细菌之一,根据毒力相关基因,创伤弧菌可分为环境型和临床型两大类,这两种基因型菌株分别携带大量特异性基因,从而增强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和致病性。
2.生活习性:嗜盐,自然生长在温暖海水中,水温低于17℃或污染的海水中难以生长,而在20-40℃生长良好,广泛存在于近海水体、海底淤泥和海产品中,特别是贝壳类海洋生物牡蛎、毛蚶、贻贝、虾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较高,处置不当时可因此感染人类致病,由于创伤弧菌是嗜盐菌,因此在淡水鱼虾中少见。
二、流行病学
创伤弧菌脓毒症常年散发,近年呈上升趋势,具有较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超过95%的致死性创伤弧菌感染发生在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北半球的西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主要包括美洲、欧洲、日本、新加坡、泰国等地),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大陆东南沿海等地。
发病多在3-11 月间,尤其夏季、海面水温在23-29℃为发病高峰,少数病例也可见于寒冷水域。
易感人群包括慢性肝病(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长期嗜酒、血色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绝大多数病例发生在暴露后7-14d 之内。
据美国 CDC 报道,美国每年由各种弧菌引起的病例约有 80000 例,其中 52000 例是由于食用了被污染的水产品,多数患者 1-3 d 内能恢复且无后续影响,但是感染创伤弧菌的患者通常病情较重,需要进行重症监护甚至截肢,约有1/4的创伤弧菌感染患者在发病 1-2 d 内死亡。
三、感染途径
创伤弧菌主要通过伤口接触海水造成感染,也可经口感染,食用牡蛎等贝类是引起人类感染创伤弧菌的主要途径,感染后病情严重程度和致死率远超其他致病性弧菌,死亡率高达 18% ,人食用被污染的海产品感染创伤弧菌后通常易患原发性败血症,即使救治及时,死亡率仍高达 50% ;皮肤有伤口的人游泳或接触被该菌污染的水域是导致伤口感染创伤弧菌的主要原因,严重感染者需大面积清创甚至截肢。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创伤弧菌列为三大致病性弧菌之一。
四、临床表现
创伤弧菌感染主要表现有三种临床亚型,包括原发性脓毒症、创伤感染和胃肠炎(5%)。
原发性脓毒症:主要表现包括急起发热、寒战、休克和典型血性大疱样皮损。明显的皮损往往从下肢远端开始,包括斑丘疹、荨麻疹、多行性红斑和蜂窝组织炎,伴张力性水疱并迅速转为典型的紫色血性大疱,快速进展,数小时内可累及整个下肢,甚至躯干。迅速恶化的全身状态和局部典型的血性大疱样皮损是诊断原发性脓毒症的重要线索。原发性脓毒症患者多于48 h内进展为脓毒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超过50% 以上。
创伤感染:表现为肢体局部的皮肤、肌肉坏死等,亦可迅速发展为继发性脓毒症,危急生命,需要截肢。多见于渔业加工人员,偶有纹身者接触海水后发病。
以上两种感染类型都是异常凶险。
胃肠炎:以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主,症状较轻,一般无需住院。
五、防护措施
虽然创伤弧菌感染在我国报道较少,但是近年来调查表明,我国以牡蛎为主的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的污染率较高,加上大众对于生食海鲜的喜爱,导致我国居民感染创伤弧菌的风险增加,必须引起重视。
人们到海边戏水、吃海鲜、在海边从事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特别是肝功能不良者或身体有伤口时,以免被此菌侵袭导致感染。另外挑选及处理海鲜时,应戴手套,以防扎伤导致感染;海产类食物要煮熟再吃,因高温可以杀死创伤弧菌。
再次提醒慢性肝病(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长期嗜酒、血色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一定做好防护措施,小心这个无情杀手。
参考资料:
1.《创伤弧菌脓毒症诊疗方案(2018)》
2.叶淑瑶,,杨保伟,李凤琴.创伤弧菌致病性及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8 年,30(2);213-219.
3.BIER N,SCHWARTZ K,GUERRA B, et al. Survey on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atterns inVibrio vulnificus and Vibrio cholerae non-O1/non-O139 in Germany revealscarbapenemase producing Vibrio cholera in coastal waters[J]. Front Microbiol,2015,28(6) : 1179.
图文编辑: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