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慧敏(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审核:秦海燕
美国CDC“医疗机构环境感染控制指南”建议:医院不必对环境进行常规取样。国内有文献研究提出:常规监测是在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即消毒后,医疗操作前进行采样。
环境卫生学监测一般情况下都能达标,常规监测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环境的污染程度。我们日常工作中的常规监测培养结果大部分都是“0”......
我们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到底该如何进行呢?
v 为了让解开这个谜团,请先了解一下国内规范对采样的频率、方法及采样的内容的要求。
v 科学的认识常规环境卫生学监测
南丁格尔提出,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是清洁空气,二是澄清饮水,三是流通沟渠,四是扫洒屋宇,五是日光充足。
2006年全球病人安全联盟确定全球病人安全策略主题是“清洁的医护才是更安全的”。清洁的医护包括清洁的设备、清洁的操作、清洁的环境和清洁的产品。
由此可见环境清洁之重要性,更无须说医院环境的清洁是医院感染防控方面的首要条件,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或者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居住的病房,环境与物品的清洁消毒更是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
对空气和环境物体表面进行常规监测由来已久,常规监测是指随意的、无目的的监测。但减少或终止常规监测,并不意味着环境微生物监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地位不重要。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监测的数据更有意义,更有说服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改变监测时间,对物体表面灵活机动,比如直接对使用中的空气、物表,或者正在进行无菌操作的手、无菌区域等进行监测,比如直接针对多耐感染病人高频率接触的物表采样,然后与充分准备后(消毒后,使用前)的环境卫生学监测指标进行对比,让我们的监测意义在于评估清洁和消毒措施的有效性、评估环境卫生清洁措施改变的影响等。
参考文献:
[1]赵艳春,贾建侠,赵秀莉,贾会学,李六亿.医院常规环境卫生学监测效果调查[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30(5):632-633.
[2]曹卫平,毛雨,孙炳吉,陶纲,王岚.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其意义[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509-3510.
图文编辑:王小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