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ynosmile 于 2018-10-4 14:57 编辑
《手足口病诊断》解读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已发现20余种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2008年纳入丙类法定管理传染病,在我国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居于首位,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制定手足口病诊断标准,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手足口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加强手足口病的防治,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并发布了《 手足口病临床管理及公共卫生应对指南》,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病毒学、实验室诊断、EV-A71 的致病机制、临床特征及病例管理、预防与控制等进行了统一规定。
本标准内容主要包括:前言,范围,术语和定义,缩略语,诊断依据,诊断原则,诊断,鉴别诊断和3个规范性附录。
在诊断依据部分,列出了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原则,一是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课做出临床诊断和分型。流行病学资料可做参考;二是确诊需要手足口病相关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的阳性结果。诊断分为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临床分型分为普通型、重型、危重型。鉴别诊断应注意与其他出疹性疾病、其他病毒所致脑膜炎或脑炎、脊髓灰质炎、肺炎鉴别。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手足口病的诊断。
WS 588—2018手足口病诊断.pdf
(620.1 KB, 下载次数: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