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58|回复: 16

【感染科普笔记2018-8-10】王明贵:揭开细菌耐药监测的神秘面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22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家笔记
内容分类: 多耐与微生物 
会议类别: 国家级
举办日期: 2018年
专家名称: 王明贵
会议名称: SIFIC年会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禅静思语 于 2024-9-29 18:51 编辑

揭开细菌耐药监测的神秘面纱
讲者:王明贵
整理:王珍丽
审稿:张美丽  李燕
来源:2018年全国感控与细菌耐药大会
多重耐药菌感染一直是院感防控的重点,各个医院都在进行目标性监测及数据分析。那么,全国的耐药监测数据现状如何?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耐药菌分布如何?常见耐药菌的耐药性变化等等您又知多少呢?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全国感控与细菌耐药大会”上,来自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所长王明贵教授,为我们揭开了中国耐药监测的神秘面纱。
微信图片_20180822080406.jpg
一、细菌耐药监测网有哪些?
微信图片_20180822080415.jpg
各省、市级细菌耐药监测网由30-60所不等的医院组成,而美国HAP指南经验用药数据多来源于各医院监测网数据。

二、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统计与分析

1、临床主要标本占比、构成比变迁
(1)痰标本为主,但血培养标本呈上升趋势(来源:CHINET:2005年占比9%,目前占比15%),血培养对临床指导意义更大;
(2)革兰阴性菌构成比远远大于阳性菌,大致比例为7:3;
(3)临床分离菌TOP10中居于前三位的均是革兰阴性菌,构成比约占50%,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



微信图片_20180822080534.jpg

2、革兰阴性菌构成比的变迁
(1)大肠埃希菌约占27%左右;
(2)肺炎克雷伯菌自2005年的14%升至2017年的20%,呈上升趋势,可能与其耐药性升高有关;
(3)鲍曼不动杆菌2012年前呈上升趋势,2012年后基本以每年零点几个分点的幅度下降,至2017年降至13%左右,其耐药性和危害性逐渐被肺炎克雷伯菌代替;
(4)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也呈下降趋势,耐药性也在下降。
微信图片_20180822080609.jpg
3、常见耐药菌的耐药性变化
(1)MRSA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
自2005年的69%降至2017年的35%,可能与成人感染率下降有关。但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MRSA发生率呈上升态势,可能与用药有关,也可能与儿童ICU成立增多后耐药菌产生较快有关,也可能与儿童可选用药较少,容易耐药有关。
微信图片_20180822080637.jpg
(2)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的检出率较低(源自CARSS数据)。
与美国相比十分之一不到,可能与我国万古霉素用药未使用口服制剂,从而不容易耐药有关。
微信图片_20180822080702.jpg
(3)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相对比较稳定,变化不大。
儿童PNSP比成人的发生率高,可能与儿童用药较多有关;
(4)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发生率较高,占50%左右。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发生率排除CRE的干扰后,占40%左右。
微信图片_20180822080727.jpg
(5)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3%升至2017年的20%,是目前较严峻的问题。
CRE多寄居在肠道,治疗相当困难。它不像MRSA多集聚于皮肤,通过手卫生等防控措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从而使得MRSA感染率明显下降。而CRE最有效是做到隔离,但现有国情无法落实到位。另一方面CRE筛查难度较大,因此CRE的防控是我们感控面临的一大难题。
微信图片_20180822080753.jpg
(6)研究数据显示CR-KP构成比的升高多与亚胺培南耐药有关。
自2011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以来,抗菌药物DDD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DDD却呈上升趋势,因此2017年国家卫计委在抗菌药物管理中提出了专项管理。CARSS数据显示不同省市CR-KP分离率有所不同,上海、北京、河南检出率>20%。不同人群中CR-KP检出率也有所不同,在儿童及ICU血液分离菌中的检出率较高。

(7)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略呈下降趋势,可能与耐药性下降有关。

(8)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三、上海三网监测项目介绍

1、组织结构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于2017年5月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包括行政管理专家、感染病诊疗临床专家、临床微生物学专家、临床药学及药理学专家、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专家等组成成员。

2、联动措施
“三网联动”:细菌耐药监测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医院感染控制监测网联合行动,共同遏制细菌耐药。

(1)信息互通,提高监测数据的使用价值。
(2)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多学科人员专业知识的拓展。
(3)三网同时召开年度总结、报告会,出版一本年度报告。
(4)评估各医院的抗菌药管理现状。
根据监测网数据,建立三个权重指数。包括:细菌耐药权重指数、抗菌药临床应用权重指数、医院感染控制权重指数。根据三个权重指数,形成综合指数,
(5)组织多学科专家组,到医院进行指导。
(6)人才培养:培元计划、培英计划、培微计划、SHIP
核心专业:感染医师、感染药师、微生物专业人员、感控专业人员的培养,强调专业人才队伍建设,MDT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3、运作模式
(1)依托于“领航行动”进行,原来由“上海市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网”组织,以细菌耐药监测促抗菌药合理应用。2018年起由“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专家委员会”组织(更多学科专家参与)。
(2)保留原有培训方式。
(3)多学科专家到部分医院指导,分析细菌耐药及抗菌药合理应用情况,深入开展工作,针对每一项不合理项,探讨改进办法。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总结

通过王明贵教授的讲解,使我们深刻的意识细菌耐药监测及多重耐药防控需要多部门协作、多学科参与,大家“联动”起来,借鉴上海“三网监测”的工作理念和运作模式,更加有方向性、有针对性的开展、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尤其是针对目前严峻的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防控。


                                                                                                                                                              图文编辑:王小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2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2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2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重耐药防控需要多部门协作、多学科参与,大家“联动”起来!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2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2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菌耐药监测及多重耐药防控需要多部门协作、多学科参与,大家“联动”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2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2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菌耐药监测及多重耐药防控多部门协作、多学科参与,大家“联动”起来,减少多重耐药菌产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2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2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菌耐药监测及多重耐药防控需要多部门协作、多学科参与,更加有方向性、有针对性的开展、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2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2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2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2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3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使用高端抗生素少,耐药菌的比例很小。但也会认真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8-27 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玉儿 发表于 2018-8-22 11:31
细菌耐药监测及多重耐药防控需要多部门协作、多学科参与,更加有方向性、有针对性的开展、落实医院感染防控 ...

                           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15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网联动”:细菌耐药监测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医院感染控制监测网联合行动,共同遏制细菌耐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