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可参照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附录3 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 诊疗操作名称 | | | 血管(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及导管内溶栓术 | 不推荐常规预防用药。对于7天内再次行血管介入手术者、需要留置导管或导管鞘超过24小时者,则应预防用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过敏患者可考虑氟喹诺酮类 | | | | | | | | | | | | | | | | | 一般不推荐预防用药;如为高危切除(大面积切除,术中穿孔等)建议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 | | | | | | 术前尿液检查无菌者,通常不需预防用药。但对于高龄、免疫缺陷状态、存在解剖异常等高危因素者,可予预防用药 | 氟喹诺酮类;SMZ/TMP,或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氨基糖苷类 | | | | | | | | | |
注:1.操作前半小时静脉给药。 2.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用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为头孢呋辛。 3.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预防应用应严加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