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7-16 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药研发总结:早期新药
耐药菌与抗生素永远处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竞争中。本次会议集结了药物研发领域的相关大牛,为我们介绍了大量处于研发中的新药。
其中既有 odilorhabdins(ODL)这样的新结构、新机制的全新药物,也有 GT-1/GT-55 等威力加强版的头孢菌素、酶抑制剂。各位大牛纷纷剑指耐药细菌,分享了 PK/PD 分析、结构优化等新药研发中的经验。
大量新药表现出了对 CRE、产金属碳青霉烯酶细菌等耐药菌的杀菌活性,让我们觉得耐药菌治疗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
然而这些早期的新药仍然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临床试验,耐药菌也不会停止进化。对于临床医生而言,立足当下,做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院感控制等工作,仍然是对抗耐药菌的重要措施。
抗菌药物 PK/PD 应用
药物的研发应用与 PK/PD 密切相关。那么如何将临床前数据加以利用,帮助我们设计抗菌药物的临床试验呢?
来自威斯康辛大学的 Alex Lepak 教授和佛罗里达大学的 Arnold Louie 教授分别为我们介绍了体内 PK/PD 模型和体外 PK/PD 模型的临床前使用,他们将重点关注如何确定体内和体外 PK/PD 方法,以便成功地将抗菌药物推广到临床。ICPD 的 Justin Bader 也将通过大鼠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模型阐释 PK/PD 目标与 GT-1 疗效的相关性。
本次会议上,演讲者汇报了近期 NIH / FDA 共识会议的结果,讨论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前开发的临床前方法,以期通过 PK/PD 理论加速新的抗菌药物研发。
迫在眉睫的真菌耐药性
真菌作为疑难重症感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病因,其耐药性更是对患者的一个严峻考验。来自吉列德的 J.F. Meis 以及来自荷兰的 Jacques F. Meis 教授为我们分享了相关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曲霉耐药性的监测以及分析发现,世界范围内获得性的唑类耐药正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尽管耐药率仍然不高,但曲霉耐药与死亡率增加显著相关,因而曲霉耐药仍然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与细菌获得性耐药多来源于治疗后的筛选不同的是,真菌获得性耐药主要直接来源于环境。世界范围内都在人工草坪等景观维护中大量使用与治疗用唑类药物相似的抗真菌剂,这成为了耐药性重要的来源。
有趣的是,美国的耐药率低于亚洲及欧洲,这有可能与美国转基因草的使用以及相应的杀真菌剂减少使用有关。
在念珠菌耐药方面,目前的监测工作仍然有待完善。
首先,相当多的念珠菌并没有耐药性判断的折点。其次,现有的统计数据在时间覆盖度和空间覆盖度方面仍然不全面,导致耐药性情况难以外推。目前白念的氟康唑耐药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除了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外,耳念珠菌的耐药率冠绝整个念珠菌属,成为了需要重视的耐药菌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