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唐曼、李志萍
审稿:阎颖
来源:SIFIC2016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
抗菌药物的发明和应用是20世纪医药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但随着人类对抗菌药物的滥用,造成细菌耐药性迅速发展,甚至衍生出几乎能抵抗所有抗菌药物的超级细菌,这将可能把人类带回感染性疾病肆意横行的年代。
故建立一个完善的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体系,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早在2016年的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上,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的王明贵教授为我们阐述了何为完善的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体系。
首先,王教授讲解了目前我国为更好地管理抗菌药物设立的两个项目:
结合美国和华山医院相关经验,介绍了我国ASPs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1、领导层的参与:我国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制。设立抗菌药物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设定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综合目标考核。
存在的问题:被动开展工作,多为应付检查。
结合美国经验,建议建立以临床医师指导的多学科参与的抗菌药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一位临床医师、一位药剂师、一位临床微生物学家、一位感染控制医师。
2、责任制以及参与人员:我国目前医疗机构按要求成立了医院抗菌药管理小组,多学科成员组成,还包括院领导及/或医务处(科)领导。
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为,有些单位按要求设立了感染性疾病科,但人员配备差,不能开展感染病诊治工作,未定期开展活动。
3、措施:通过实施政策以及干预措施来改善抗菌药的使用。
实施支持抗菌药最优化使用的政策:记录剂量、使用时间以及指征;制定并实施具体治疗方案。
具体干预措施,可分为三类:一般性的(抗生素“Time outs”、抗生素使用授权、后续的审查与反馈)、药物使用的以及针对特定的感染和症状的措施。
避免同时实施太多的政策和干预措施;通过评估整体使用效果和其他追踪、报告指标,优先基于医院需求的干预措施。
我国抗菌药合理应用的成绩: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2015年更新;制定了许多感染病诊治相关指南及共识;专业队伍扩大、各类学术会议活跃。
但仍存在以下问题:细菌感染多由各科诊治,感染病会诊后的随访很难做到,因而很难达到“抗菌药最优化使用”及干预。
4、追踪:监测抗菌药物处方以及耐药表型
目前我国已开展的工作:临床药师定期抗菌药处方点评、反馈点评结果、作适当的干预如限制增长过快的抗菌药。
存在的问题:点评的质量及效果有待考察。
5、汇报:定期汇报抗菌药使用以及耐药数据
目前已开展的工作:抗菌药临床应用监测网、细菌耐药监测网(国家、各省市、各医院)定期公布监测结果。
存在的问题:监测数据如何很好地利用(用于指导临床抗菌药应用)?
6、教育:对临床医师进行细菌耐药及如何并具最适处方的教育
目前已开展的工作:各类学术会议的相关教育内容、各类继续教育学习班、医院的定期教育内(百家医院行动计划)。
我国针对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已开展以下培训项目:
存在的问题: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的人员较杂,提高整体水平有一定难度;内涵不足,走形式。
总结
解决目前细菌耐药性问题,不能过多地寄希望于新型抗菌药物上市,而是需要医生合理、规范地应用抗菌药物,从根本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王明贵教授为我们构建了规范的抗菌药物管理体系,让我们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中有了基本的框架和思路,他提出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继续努力,把这项工作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