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1-08 10:3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3 17:36
01-03 09:00
01-02 17:30
查看: 849|回复: 2

[其他文章] 【官微已推送2018-6-25】乔甫: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处理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6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感控笔记丨乔甫《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处理方式》讲者:乔甫
整理:党生文
审稿:雷小航 李若洁
来源:SIFIC2017全国感控年会
微信图片_20180706192226.jpg

前言
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称为医院感染暴发,它是医院感染管理监测的重点内容,也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难点,如何有效地进行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是每一位感控人员头疼的问题。2017年国家卫计委下发了《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WS/T 524-2016),为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调查提供了全面的指南,但是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还有许多疑问,在2017年SIFIC全国感控年会上,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管理部的乔甫老师,通过介绍美国的2例医院感染暴发案例,形象地为我们分享医院感染暴发调查的“正确打开方式”。

案例一:十二指肠镜污染引起的产NDM-1大肠埃希菌感染暴发调查
●  ●  ●
时间:2013年
地点:美国伊利诺斯某650张床的三级教学医院
涉及人群:39例患者
病原体:NDM-1 E.co(产NDM-1大肠埃希菌)

事件经过
  • 2013.3发现一例尿培养中发现CRE的患者,未引起重视
  • 2013.3-2013.7又发现6名有该院住院史的患者感染CRE
  • 2013.8美国CDC介入调查和控制

  如何着手调查  

从病例分析、环境评估等7个方面进行调查:
微信图片_20180706192234.jpg

第一步:病例分析
首先对产NDM-1的疑似菌株在当地的临床实验室进行监测,看是否有金属β内酰胺酶,然后将阳性菌株送CDC进行确证,对证实阳性的患者同时利用“科玛嘉选择培养基”筛查他的同室病友。如果是出院的病人就联系当地卫生部门对与他们有流行病学联系的患者进行筛查,同时回顾患者的电子病历及过去8个月的转诊情况。

回顾结果显示:之前提到的7位患者,C1-C7和新发现一位患者C8,以及S28(定植),发现这9位阳性患者都做了同样的操作“十二指肠镜”,其中C1-C5用了同一个镜子A,C5-C6用了镜B,其余的131人是阴性。
微信图片_20180706192425.jpg
第二步:病例对照
为了找出8为阳性患者C1-C8的病原体来源,做了病例对照实验,即从131位阴性患者中,随机选了27位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原因为: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导致的感染。
微信图片_20180706192552.jpg
第三步:环境评估
开始访谈医务人员、十二指肠镜的清洗消毒流程、自动消毒机功能、使用的消毒剂、刷洗十二指肠的刷子、环境物表等进行评估,均是合格、规范的操作,并且这些内镜从09年就开始用,定期在维护,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微信图片_20180706192759.jpg
第四步:扩大筛查
通知这期间所有做过ERCP的226名患者进行CRE筛查,有102名患者参与了筛查,发现27名患者定植。

结果显示:23名患者做过A内镜,并且C5又做过B镜传给了C6,S21通过C镜传给了C9、10,S25、26、27。
A镜成为“罪魁祸首”
微信图片_20180706192825.jpg
第五步:队列研究
ERCP会增加NDM传播的风险。

但是之前的检查发现“整个十二指肠镜清洗过程”并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十二指肠镜到底清洗干净没有呢?
微信图片_20180706192847.jpg
第六步:内镜调查
于是对环境表面和十二指肠镜进行采用,实验室监测结果显示:内镜A上分离到NDM-1E.co和产KPC的K.pn。说明,内镜经过之前的洗涤流程,并没有清洗“干净”。
微信图片_20180706192912.jpg
第七步:同源分析
PCR结果显示:内镜A上的病原菌跟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相似度>95%“同种同源”
微信图片_20180706192942.jpg
最后找出原因
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就是来源于十二指肠镜A。

改进措施
十二指肠镜经过高水平消毒清洗未达到灭菌效果,2013年10月改为“环氧乙烷灭菌”,之后没有继续发现新的感染病例,暴发事件得到控制。

整个调查过程看似很完美,但在分析的时候还是发现一些缺陷。比如: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配合调查、没有开展多因素分析等。

启示:当自身能力不能展开调查时,请求外部力量(CDC)的帮助,,实验室自身能力建设要加强。

案例二:甲强龙注射剂污染造成真菌感染暴发
●  ●  ●
事件
  • 2012年9月18日纳西州卫生部门接到报告有一名56岁的患者感染曲霉菌性脑膜炎.
  • 25日州卫生部门联合CDC进行调查发现:在同一家日间手术中心接受过治疗的患者中,有7例临床表现相似的脑膜炎患者,他们认为主要问题是都使用了NECC公司生产的“甲强龙注射液”(主要集中在3个批次上),当日就把情况反映给NECC公司。
  • 26日NECC公司开始召回以上3个批次药品,并且回顾到2012年5月21日,共有76家医疗机构使用过这个药,没有用完的都交给了FDA。
  • 27日北卡罗来纳州报告了一起相似病例,使用了同批次药物。
  • 28日州和当地卫生部门联合对暴露病人进行追溯和调查,医疗机构也开始电话\家访\信件联系暴露者。


调查结果
共调查13000人
发现749人感染(截止文章发表)
微信图片_20180706193006.jpg
微信图片_20180706193009.jpg
结果
为了在药品中找到证据,FDA、CDC在2012年10月18日宣布药品中找到真菌,包括嘴突脐孢子菌。

至2013年7月,CDC收到519例患者标本,其中173人证实感染,并且153人就是感染嘴突脐孢子菌。
微信图片_20180706193046.jpg
『分析』

本次事件的不足
缺少使用每个批次病人的具体数据,每家医疗机构是否会按要求退回4天前使用的药品,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存在限制等。

本次事件的优点
反应迅速,从第一个病例报告到厂家启动召回药品只用了8天时间;

反思1
我们发现会不会报告?报告给谁?有没有部门会协助我们?如何让医疗机构自愿地主动报告暴发?

反思2
医院感染暴发的定义?是否一定要强调3例同种同源的患者。
整个事件中美国CDC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给医疗机构很大支持,网站建设也很强大,里面有很多的案例和指南,工具包等,利于医务人员下载学习。

感悟  
对医院感染暴发要有敏感性,在进行调查的时候,要科学、严谨。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和学习,如果自身能力有限,可以找多部门协助,组建MDT共同探讨,多管齐下、联合干预,共同维护医疗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分享,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