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ICBC 于 2018-6-19 10:40 编辑
下面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化学指示物(卡)用于监测灭菌过程的一个或多个关键参数是否达到灭菌要求,它足以证明灭菌过程的有效性。通常的做法是,如果五类指示物显示“pass”,则证明此次灭菌已经达到了“sterile无菌”的要求。
上面的说法是错误的。
请看GT/T 32310-2015 《化学指示物选择、使用和结果判断指南》
总结几点:
1)化学监测和物理监测一样是过程监测,其本身并不能证明灭菌过程的有效性,而可以证明灭菌过程的无效性。也就是说,化学指示物显示“PASS”,并不能证明被灭菌产品“无菌”,只能说明其监测的参数符合灭菌预设的条件而已;而显示“FAIL”时,(为了安全起见)被灭菌物品一定会被认为是“不可以发放的(有菌的)”。
2)从GB/T 32310的8.1条款可以看出,化学指示物是诊断灭菌器的灭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或者说是尽可能避免潜在的有菌物品被发放、使用。
3)无菌保障不能仅仅依赖于无菌保证计划(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灭菌器验证、设备维护、监测仪器的校准等等)中的一部分,而是各种保障计划的综合。
4)被灭菌物品是否无菌,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对被灭菌物品的各个部位取样,并进行微生物学检验”,显然,这种做法是无法实现的,姑且不论灭菌物品庞大的数量和复杂的结构,哪怕是简单的一个器械,只要打开包装后取样,这件物品就被认为是污染了的。因此,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过程控制的方法,尽可能地减少灭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监测这些故障主要是依靠物理监测和化学监测。(这类似与火柴的检验,要想火柴个个能点着,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每一根火柴划一次,划不着的肯定不合格,但能划着的也就失去了火柴的作用了。因此,火柴的质量保证也是通过制造中的过程控制来实现的。这样的示例很多,如导~弹,总不能为了保证在战时100%发射而每一个发射一次来检验其质量吧。)由此可见,灭菌过程的化学监测是一个“只能证伪,不能证实”的判断,即:FAIL时,绝对不可发放的;但PASS时也不能说明其“无菌”,只能说明灭菌过程中被监测的参数是合格的。
文献:
1. GB/T 32310-2015(ISO 15882:2008 IDT) 《化学指示物选择、使用和结果判断指南》
2. GB 18282.1-2015 (ISO 11140-1:2005 IDT)《化学指示物 第一部分 通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