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2-17 16:11
02-17 16:10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1326|回复: 6

[其他文章] 【官微已推送2018-6-13】感控笔记丨临床医生眼中的感染防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4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官微已推送2018-6-13】感控笔记丨临床医生眼中的感染防控
发布日期:2018-06-13来源:SIFIC感染官微发布人:王小虾收藏举报
主持人: 付强,胡必杰,薛博仁
嘉宾:蒋进皎  王萌  汪志方  严斌  俞杨  张敏
整理:兰乖平
审稿:吴怀英
来源:2018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大会

每一年的感控年会都有让您意想不到的创新,以前的年会邀请过院长谈感控、ICU的专科医生谈感控,与微生物及抗生素专家也经常交流感控。付强所长也一直强调中国的感控要贴近临床、走进临床。

今年首次尝试 “临床医生眼中的感染防控”,作为感控人的您,是不是很想知道临床医生眼中的感染防控是什么样子呢?2018年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大会上,请看六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专业的临床医生眼中的感控。



第一环节
六位专家眼中的感控
山东省立医院内科ICU,蒋进皎主任
蒋主任讲到:在普通科室,医院感染也许只是病人有没有发生的一次感染,但是在ICU,医院感染就可能关系到病人的生与死。蒋主任从ICU医院感染现状、ICU医院感染防控措施、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三个方面对本科室内源性与外源性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做了详细阐述。ICU的医院感染是一个关系到抢救成败、病人安全、医疗质量、医院声誉的问题,和它的斗争是长期的,医、护、保洁工作者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南京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胃肠外科,王萌
王萌医生说道:相较ICU而言,普外科医生对感控工作还是比较被动的,一开始,看到感控部门过来检查,都比较紧张。王医师对于感控观念的转变是通过一例自己亲身经历的手术案例,手术很成功,但是因为感染MRSA导致手术失败。由此感悟临床医护人员是冲在第一线的,同时也是微生物感染的第一受害者,感控科是临床医生的盟友与后盾,有了感控的相伴,手术才会成功。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呼吸危重症科主治医师,主任助理汪志方
汪医师直奔交流的主题,开始吐槽:他说院感条条框框特别多,规定多,培训多,院感的要求让临床医务人员的压力非常大,同时发现,现在每个院长和医务科长非常重视院感,常常还会动用资金杠杆扣奖金促使感染防控的执行。


后来的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改变了他的看法:疥疮感染,竟然通过简单的六步洗手便可幸免感染,后来他查阅文献发现洗手可以避免80%通过接触传播的感染。作为临床医生,想要对一件事情的深入了解,必须不断学习,学习方能意识到不足,光喊口号是没有任何作用的。院感伤了患者毁了医院,再小的概率事件,对患者都是百分之百。做好院感,不光是为了患者,也是为了医院和自己的声誉。治病救人做再大的努力,最后因为院感事件可能会把毕生的信仰、毕生的追求、所有的努力全部毁灭。

感染防控是体现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院感防控需要行政部门以及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多部门合作沟通方能共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主治医师,妇产科医疗干事,严斌
严医师通过与妇产科有关的1998年深圳妇儿医院手术部位感染及2017年浙江省中医生殖中心感染事件的认知,谈到妇产科手术患者围术期感染防控,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分享了本科室对围术期患者的各项感控措施的落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心监护室主治医师,俞杨
俞医师说:几年前医院在接受JCI评审的时候,当时专家组问及医院院感防控人员有多少的?院感科陆主任给出的回答:浙医二院的感控人包括了五千多名的正式员工和两千多名的外来人员在内的每一个人。院感与每个人、每一项工作息息相关,院长是手卫生的形象代言人,感控全过程,人人参与感控工作。

感控不是院感科单独的职责,也不是临床医生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多部门协作,包括微生物交流、临床药师参与的查房、物品消毒、环境清洁,也包括临床、后勤、各个科室的联合及感控软件的使用。感控工作是不断持续改进的工作,感染管理科是临床的良师益友,是临床的合作伙伴。
2.png

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张敏
张医师把新生儿感控喻为钢索工程,始终在做博弈:一方面是高危因素,另一方面是医生自身对于感控工作所做的努力。

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是易感因素多、来源广泛、易聚集流行、变化快,死亡率高、社会影响大。我们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发病率高?为何呈聚集性发作并流行?反思自身,如何改进?防患于未然!感控明于心,形成一种文化,落于实!
感控措施的落实需要感控科的监督检查指导!
第二环节
专家交流、点评
感控专家胡必杰教授

参与本次交流的临床医生都对感染防控有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并能够将国内外感控Bundle和感控指南落实在工作中。不同专业的医生思考的问题角度是不一样的,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他们也有自己的思考与疑惑:
蒋进皎主任:呼吸机外部消毒没有问题,内部消毒如何做?患者心衰治疗好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问题如何解决?
王萌医师:单间隔离措施无法做到、查房时的手卫生、轮转医生、低年资医生及实习医生的带教问题?感控培训宣教不够。
汪志方医师:病区单间隔离的限制,流感暴发时期的重症肺炎如何隔离?肺TB诊断的滞后性、疑似肺结核的内镜诊疗消毒隔离问题?
严斌医师:科室加床泛滥,感控落实有困难。实习医生换药时无菌操作、手卫生落实问题。
俞杨医师:导管血流感染的诊断防控问题?
张敏医师:孕25-26周低体重早产儿上呼吸机,VAP无法避免;不是挑战,而是难题。

薛博仁教授对六位临床医生就抗菌药物使用问题进行了交流。

胡必杰教授还强调如VAP核心防控措施、口腔卫生、手术部位感染防控Bundle 等需要临床医生注意掌握。
最后付强主任总结

目前临床更多关注还是如何把现有的东西执行下去,当然,对自己领域里面医院感染风险也有所涉猎,但是更多还是关注一些病种或者一些特殊操作,我们更希望临床医生不仅仅是把国际上转化过来的Bundle或者指南,或者感控的制度被动执行好,更希望大家结合自己的专业及实际去做规范,每个医院的特点都不一样,不希望感控科去给各个专业如ICU、呼吸科或者新生儿去做感染防控的制度和操作规程,我特别希望呼吸科、ICU、新生儿在做自己专业的标准操作规程或指南时,能够把医院感染防控纳入进去,因为执行的是临床医务人员,医生是患者诊断及治疗的主导者,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风险的主要应对着和后果承担者,如何从执行者和参与者的角度更主动的从临床导向、医生主导去做。

中国抗生素的管理,要从原来的行政主导管理向多学科合作的专业主导管理转变,之前的做法并非不对,在国内有些事情不靠行政推动,不把DDD值强行降到40以下,我们就没有机会去研究DDD结构的调整。我们会把大家的意见带给政策的制定者,政策需要取证,不能单纯的一刀切。

有一位老师讲到一句话,很受启发:今天是临床医生眼中的感控,但是,同时做了感控人眼中的临床医生,他5年前吐槽感控,现在理解了,当背对背评价的时候,感控会给临床医生什么样的评价呢?可能吐槽更多。所以说,感控跟临床的沟通还是不够的,听了临床各位医生的苦衷、需求,我想对改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会有一个更大的助力。

大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医疗护理工作是感控的主体,只有医务人员认可,并渗透在实际工作中,感染才能得以真正的防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4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资料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4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并分享给了临床医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4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为大医院的临床医生,对管理措施的熟悉不亚于专职人员,给他们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9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只有医护人员认可,并渗透在实际工作中,感染才能够得到真正的防控。主要是意识问题,正所谓,员工不拒绝改变,拒绝被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8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护理工作是感控的主体,只有医务人员认可,并渗透在实际工作中,感染才能得以真正的防控。

我们的职责就是如何让医务人员认可感控,并参与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0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控不是院感科单独的职责,也不是临床医生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多部门协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