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胡霞
审核:周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药剂科)
在过去的数年中,有关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控制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我国自2011年开展的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项整治工作已逐步深入。今年5月10日卫健委发布的《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8〕9号)中提出加强儿童等重点人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现由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儿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1.氯霉素类
对造血系统有毒副作用,尤其口服剂型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虽发生率仅1/40800~1/24500,但曾用过氯霉素者发生率是未用者的13倍,12岁以下儿童较多见,氯霉素在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可以引起灰婴综合征,因此目前这类药物在儿科使用已很有限。
2.四环素类
选择性沉积在牙和骨骼中,与钙结合引起牙釉质和骨质发育不全,牙齿变黄并影响婴幼儿骨骼正常发育,故不可用于8岁以下患儿。
3.糖肽类抗菌药物
包括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其抗菌谱窄、选择性强,目前在儿科全身使用的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主要针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多重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以及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MDRP)、以及部分肠球菌的治疗或联合治疗。
4.利福霉素类
利福平、利福喷汀均有一定的肝功能损害,儿科限用于结核病、麻风病和MRSA感染时联合用药。
5.磺胺类
其可能引起肝肾损害、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磺胺类在婴幼儿慎用,2月龄以下禁用。
6.氟喹诺酮类
因其在动物实验中对幼年动物负重关节的软骨发育有破坏性改变,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儿童。
7.氨基糖苷类
有明确的耳、肾毒性,在内耳外淋巴液中浓度超过其在其它组织中浓度小儿应尽量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仅在应用指征明确且又无其它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方可选用,但在治疗过程中宜严密观察、有条件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氨基糖苷类不宜作为儿科轻~中度感染和门急诊的一线用药。
8.林可酰胺类
本类药具神经肌肉阻滞作用,并可增强其他神经肌肉阻滞剂的作用,不推荐用于新生儿。
抗微生物治疗除了个人经验外,更重要是他人积累的经验、文献资料(尤其是设计严谨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资料)的总结经验。经验选择应结合感染部位、患儿年龄、疾病严重程度、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细菌耐药的流行病学、原先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全身脏器(肝、肾)功能状况等综合考虑。《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中第三部分可以为儿童感染的防治提供帮助。
参考资料
何礼贤等. 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二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